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自動上料器、破料桶、動刀盤及動刀盤驅動部件、螺桿、螺桿筒及螺桿驅動部件,所述的自動上料器的末端連接破料桶,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動刀盤,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側邊連接有螺桿筒,所述的螺桿筒上設有一進料口,進料口貫穿破料桶的側壁及螺桿筒,所述的進料口與動刀盤處于對應的同一高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采用在破料桶的側邊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并通過出料口直接輸出到螺桿筒中的結構,直接將破碎后的料輸出,破件供料效率明顯高于較常規(guī)的先破件后收、再螺旋供料的供料模式,生產(chǎn)能力是常規(guī)供注模式的2倍,具有生產(chǎn)效率高的優(yōu)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塑料回收再生領域中的再生機械,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技術背景普通的塑料回收擠出造粒機組,在生產(chǎn)過程中采用人力直接投料生產(chǎn),這種方式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通過人工投料產(chǎn)量低,單位產(chǎn)品的能耗高、效率底,難以通過其它途徑來增加設備產(chǎn)量;人工投料不穩(wěn)定,導致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厚薄不一,質(zhì)量下降;由于薄膜料具有纏繞性,在某些條件下,如不按操作規(guī)程的疲勞作業(yè),可能導致操作者手臂卷入機器內(nèi).針對上述缺陷,市面上也有部分機型針對上述手工下料的弊端進行講述,采用螺 旋強制供料可解決人工下料存在的效率低、不安全的問題,但也存在以下問題由于采用螺旋下料,對原料的外形要求比較高,必須經(jīng)過破件如破件機濾網(wǎng)孔徑小于35mm,將原料破件成合適大小方可供料,否則容易卡死供料設備;產(chǎn)量最高約在每小時300Kg左右,已不能適用市場和客戶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供料機構具有自動上料、破碎、輸送的功能,可適用于各類廢薄膜、無需破碎即可整塊下料、的回收造粒的高效破碎供料機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關鍵在于所述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自動上料器、破料桶、動刀盤及動刀盤驅動部件、螺桿、螺桿筒及螺桿驅動部件,所述的自動上料器的末端連接破料桶,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動刀盤,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側邊連接有螺桿筒,所述的螺桿筒上設有一進料口,進料口貫穿破料桶的側壁及螺桿筒,所述的進料口與動刀盤處于對應的同一高度。所述的動刀盤驅動部件中設有一飛輪。所述的破料桶上還設置有的側壁底部設置有固定刀片。所述的固定刀片為多個,呈圓形排列,優(yōu)選的地為四個至十二個,呈兩層或者三層或者四層的圓形排列排列。本技術的采用在破料桶的側邊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并通過出料口直接輸出到螺桿筒中的結構,直接將破碎后的料輸出,破碎供料效率明顯高于較常規(guī)的先破碎后收、再螺旋供料的供料模式,生產(chǎn)能力是常規(guī)供料模式的2倍,具有生產(chǎn)效率高的優(yōu)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圖4所示,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所述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9上的自動上料器I、破料桶5、動刀盤3及動刀盤驅動部件6、螺桿7、螺桿筒8及螺桿驅動部件2,所述的自動上料器的末端連接破料桶,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動刀盤,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側邊連接有螺桿筒8,所述的螺桿筒上設有一進料口 4,進料口 4貫穿破料桶的側壁及螺桿筒,所述的進料口與動刀盤處于對應的同一高度。本技術采用“輸送帶自動上料、自動破碎、自動供料”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整個生產(chǎn)過程通過電氣控制自動運行,只需操作工作將原料放置輸送帶上即可。工人勞動強度大幅度減輕、機組運行穩(wěn)定、產(chǎn)品質(zhì)量好。其中的現(xiàn)有電氣控制為現(xiàn)有技術中,此處不再詳述。所述的動刀盤驅動部件中設有一飛輪。破件的動刀盤的主軸上安裝配重的飛輪結構,在飛輪的慣性力作用下,該破件供料機構可破碎大塊原料如PE/PA復合膜,BOPP等高·韌性物料,而不會卡死停車。在破碎常規(guī)物料時負荷更穩(wěn)定,電機更節(jié)能。所述的破料桶5上還設置有的側壁底部設置有固定刀片31。所述的固定刀片31為多個,呈圓形排列,優(yōu)選的地為四個至十二個,呈兩層或者三層或者四層的圓形排列排列。當物料從輸送帶上落下時被高速運轉的動刀盤和桶壁的固定刀片切削,破件并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快速輸送至進料口,由于進料口尺寸較大(長度300mm、寬度120mm)且緊靠破碎桶壁,物料無需破碎很細就可進料。整套供料系統(tǒng)還可配置有桶壁風冷卻功能、軸承座獨立潤滑裝置、桶體軸承座水冷結構、及開蓋自動停車等安全輔助系統(tǒng),確保設備能適用長時間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輸送帶部分可根據(jù)破碎供料電機的負荷自動控制輸送帶的啟停。負荷超出時自動停止供料,負荷降低時自動運行,確保機組的可靠運行及生產(chǎn)效率。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9)上的自動上料器(I)、破料桶(5)、動刀盤(3)及動刀盤驅動部件¢)、螺桿(7)、螺桿筒(8)及螺桿驅動部件(2),所述的自動上料器的末端連接破料桶,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動刀盤,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側邊連接有螺桿筒(8),所述的螺桿筒上設有一進料口(4),進料口(4)貫穿破料桶的側壁及螺桿筒,所述的進料口與動刀盤處于對應的同一高度。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刀盤驅動部件中設有一飛輪。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料桶(5)上還設置有的側壁底部設置有固定刀片(31)。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刀片(31)為多個,呈圓形排列,為四個至十二個,呈兩層或者三層或者四層的圓形排列。專利摘要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自動上料器、破料桶、動刀盤及動刀盤驅動部件、螺桿、螺桿筒及螺桿驅動部件,所述的自動上料器的末端連接破料桶,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動刀盤,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側邊連接有螺桿筒,所述的螺桿筒上設有一進料口,進料口貫穿破料桶的側壁及螺桿筒,所述的進料口與動刀盤處于對應的同一高度。本技術的采用在破料桶的側邊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并通過出料口直接輸出到螺桿筒中的結構,直接將破碎后的料輸出,破件供料效率明顯高于較常規(guī)的先破件后收、再螺旋供料的供料模式,生產(chǎn)能力是常規(guī)供注模式的2倍,具有生產(chǎn)效率高的優(yōu)點。文檔編號B29C47/10GK202685264SQ20122022216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專利技術者林達潮 申請人:林達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破碎供料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9)上的自動上料器(1)、破料桶(5)、動刀盤(3)及動刀盤驅動部件(6)、螺桿(7)、螺桿筒(8)及螺桿驅動部件(2),所述的自動上料器的末端連接破料桶,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動刀盤,所述的破料桶的底部側邊連接有螺桿筒(8),所述的螺桿筒上設有一進料口(4),進料口(4)貫穿破料桶的側壁及螺桿筒,所述的進料口與動刀盤處于對應的同一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林達潮,
申請(專利權)人:林達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