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包括進氣管、支撐管、分布環(huán)和出氣口。其中,所述進氣管為無縫鋼管,頂部密封;上端連通支撐管,進氣管下端與氣體管線相連通;支撐管向心端焊接并連通到進氣管上,另一端與分布環(huán)相連并連通;分布環(huán)上開有多個出氣口,出氣口的大小與數(shù)量依據(jù)反應器的進氣量與所需氣體流速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內循環(huán)流化床氣體分布器的氣體擴散和分布性能較好,壓力降較小,反應器死區(qū)小,不易堵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內循環(huán)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
技術介紹
內循環(huán)生物流化床是將化工技術、生物技術及水處理技術有機結合并應用于有機廢水生化降解的一種新型裝置。它實現(xiàn)了氣相、液相、固相之間的混合傳質與傳熱,使反應更加均勻。生物膜附著在以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小顆粒固相載體的表面,這些表面具有生物膜的載體在動力作用下均勻流化,使廢水、空氣和生物膜間得到充分接觸,使生物膜表面不斷更新,微生物始終處于生長旺盛階段,從而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使反應器的處理效果明顯增強?!怏w分布器是內循環(huán)生物流化床的重要內構件,內循環(huán)生物流化床的主要動力消耗是氣體,因此氣體分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反應器的生產效率。中國專利CN2791027Y公開了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應器,屬于氣液固三相內循環(huán)流化床反應器。它具有單位體積負荷大、抗沖擊能力強、運行成本低及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反應器筒體內設有導流筒,導流筒底部設有氣體分布器,底部分布器種類較多,傳統(tǒng)曝氣池使用的成型的產品,通常是橡膠膜盤式的氣體分布器,該分布器阻力大,由于流化床反應器高度約是曝氣池的3倍,橡膠膜盤式的氣體分布器承受的壓力大,容易損壞,且由于工況的改變,橡膠膜盤式的氣體分布器用于流化床中,氧氣利用率大大降低,影響反應器的傳質效率。常用的直管式分布器存在分布面積小,分布不均勻,容易堵塞等弊端。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目前內循環(huán)流化床氣體分布器的情況,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體分布器,以解決現(xiàn)有分布器分布面積小,分布不均勻,容易堵塞等問題,同時減少反應死區(qū)等優(yōu)點。結合生物流化床污水處理的工藝、針對微氣泡的形成機理和氣體的流動特性,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全可靠的三相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既可以保證氣體破碎為微氣泡,均勻分布,又能有效地解決工業(yè)上流化床反應器死區(qū)大,反應器效率低,易堵塞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包括進氣管、支撐管、分布環(huán)和出氣口。其中所述進氣管頂部密封,下端與氣體管線相連通,上端與支撐管相連通;支撐管向心端連通到進氣管上,另一端與分布環(huán)相連通;分布環(huán)上向外開有多個出氣口。所述進氣管為無縫鋼管,進氣管下端可直接焊接并連通到主路或支路氣體管線上。所述支撐管的長度可以根據(jù)實際反應器的導流筒大小而變化,所述支撐管為三根,三個支撐管最好成120度均布。所述出氣口的大小與數(shù)量依據(jù)反應器的進氣量與所需氣體流速決定,最好沿分布環(huán)水平向下45度角開口。該氣體分布器安裝在三相流化床導流筒的底部30 30cm處,所述氣體分布器分布環(huán)的直徑約是導流筒直徑的40% 80%,氣體分布器進氣管焊接并連通到主或支路氣體管線上。該氣體分布器工作時,氣體通過氣體管線首先進入氣體分布器的進氣管中,氣體經過進氣管分三股進入支撐管中,支撐管中的三股氣體再流入氣體分布器的分布環(huán),最后氣體因自身壓力通過分布環(huán)的出氣口逸出,進而達到氣體均勻分布的目的。本技術內循環(huán)流化床氣體分布器的氣體擴散和分布性能較好,壓力降較小,反應器死區(qū)小,不易堵塞,應用價值明顯。I.壓力降較小本技術主要用于氣體的分配,采用管式環(huán)狀分布的方式,在增加分布面積的同時,避免壓力降增加;同時分布環(huán)上開有較多小孔,增加了物料的流通空間,在保證分配器功能時大大降低了壓力降。2.不易堵塞本技術進氣管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出氣口位于側向下方,不易產生固體顆粒堵塞現(xiàn)象。3.分布面積大本技術與傳統(tǒng)直管式氣體分布器相比,分布面積增大很多,使氣體分布更均勻,提高氣體分布效果,反應器流化性能更優(yōu)越。4.反應器死區(qū)小本技術的氣體分布器氣體出口為外沿水平向下45度角,使得氣體分布器中流出的氣體剛開斜向下射出,增加對反應器底部的擾動,減少反應器死區(qū),氣體在流體向上運行的動力以及氣體本身向上的浮力的共同作用下,折返向上流動。附圖說明圖I三相流化床環(huán)狀氣體分布器結構圖正面圖圖2三相流化床環(huán)狀氣體分布器結構圖俯視圖圖中所示附圖標記I為進氣口,2為進氣管,3為分布環(huán),5為支撐管,9為出氣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的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氣體分布器的結構如圖I所示,主要由進氣管2、支撐管5、分布環(huán)3和出氣口 9組成。進氣管2為無縫鋼管,進氣管2下端為進氣口 1,進氣口 I可直接焊接并連通到主或支路氣體管線上,進氣管2上端連通三根支撐管5,頂部密封;三個支撐管成120度均布,長度根據(jù)實際反應器的導流筒大小,三個支撐管5向心端焊接并連通到進氣管2上,三個支撐管5的另一端與分布環(huán)3相連并連通;分布環(huán)3上外沿水平向下45度角開出氣口 9。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氣體經由氣體主管線進入分布器的進氣管2中,氣體經由進氣管2分三股進入分別流入三根支撐管5中,之后氣體經由支撐管5流入分布環(huán)3中,分布環(huán)3中的氣體通過眾多出氣口 9流出,最終達到氣體的均勻分布。本技術的安裝方式該氣體分布器安裝在三相流化床導流筒的底部30 30cm處,氣體分布器分布環(huán)的直徑約是導流筒直徑的40% 80%,氣體分布器進氣管焊接并連通到主或支路氣體管線上?!嗬?.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包括進氣管、支撐管、分布環(huán)和出氣口,其中所述進氣管頂部密封,下端與氣體管線相連通,上端與支撐管相連通;支撐管向心端連通到進氣管上,另一端與分布環(huán)相連通;分布環(huán)上向外開有多個出氣口。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為無縫鋼管,進氣管下端直接焊接并連通到氣體管線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管為三根,三個支撐管最好成120度均布。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口的大小與數(shù)量依據(jù)反應器的進氣量與所需氣體流速決定。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口沿分布環(huán)水平向下45度角開口。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分布器安裝在流化床導流筒的底部30 30cm處。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分布器分布環(huán)的直徑是導流筒直徑的40% 80%。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包括進氣管、支撐管、分布環(huán)和出氣口。其中,所述進氣管為無縫鋼管,頂部密封;上端連通支撐管,進氣管下端與氣體管線相連通;支撐管向心端焊接并連通到進氣管上,另一端與分布環(huán)相連并連通;分布環(huán)上開有多個出氣口,出氣口的大小與數(shù)量依據(jù)反應器的進氣量與所需氣體流速決定。本技術內循環(huán)流化床氣體分布器的氣體擴散和分布性能較好,壓力降較小,反應器死區(qū)小,不易堵塞。文檔編號C02F3/08GK202688078SQ20122034260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9日專利技術者何慶生, 劉獻玲, 張建成, 曹玉紅, 田小峰, 王貴賓, 范景福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氣體分布器,包括進氣管、支撐管、分布環(huán)和出氣口,其中:所述進氣管頂部密封,下端與氣體管線相連通,上端與支撐管相連通;支撐管向心端連通到進氣管上,另一端與分布環(huán)相連通;分布環(huán)上向外開有多個出氣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何慶生,劉獻玲,張建成,曹玉紅,田小峰,王貴賓,范景福,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