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蕙蘭雜交育種的方法,涉及中國蘭花的育種領域,針對蕙蘭不同的生長階段選擇出適合的培養基組分,以達到最高效的培養效果,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成活率,瓶苗的成活率達到94%以上,年生長量達8—10cm,大大降低了產業化生產育苗周期,另外,對于果實采用75%酒精殺毒消菌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污染率低,減少了升汞等其他藥劑對蒴果的藥害作用,操作簡單,有利于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國蘭花的育種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
技術介紹
蕙蘭(Cymbidium faberi)是中國栽培歷史最久和最普及的蘭花之一,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物種。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蘭花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美國、荷蘭、日本、韓國等國家相繼通過各種技術措施大力發展蘭花產業,培育出觀賞價值高的品種,帶動了經濟增長。我國的蕙蘭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以挖掘野生蘭花資源,并依靠傳統的分株方式進行繁殖;我國北方地區蕙蘭資源少,傳統分株方式繁殖慢,新品種的繁育速度大大落后于其他國家。通過人工雜交以及組織培養的方式可以大大加快蕙蘭繁殖速度,是加快蘭花產業化生產的重要途徑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根據蕙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生長條件,分階段解決雜交授粉、果實消毒、原球莖誘導、根狀莖增殖、根狀莖分化、生根壯苗、幼苗移栽等技術問題,簡單高效,易于產業化生產。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通過如下步驟實現 (1)雜交授粉選擇開放4-7天的蕙蘭植株作為母本,取當天開花的蕙蘭植株作為父本,取下父本和母本藥帽中的花粉,將父本的花粉放入母本蕊柱先端下側的蕊腔中,將授粉過的花朵唇瓣從基部除去,掛牌注明授粉組合和授粉時間,授粉后遮光75%,24 26°C條件下生長,待人工授粉5 6個月,子房膨大明顯; (2)無菌播種蒴果尚未完全成熟時,將果實從果柄基部剪下,清洗果實表面,陰涼處晾干果實表面水分后,將其放入冰箱低溫冷藏處理2 3天,處理后的果實用75%的酒精進行表面消毒殺菌10分鐘,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取出其種胚播撒在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上,并將其置于23 27°C下暗培養,種胚開始萌發,所述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為Bn、I. O I. 5mg/LNAA、l. O 2. O mg/L6_BA、100 150mg/L 椰汁、20 30g/L 蔗糖、6 8g/L瓊脂和I. 5 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0. I ; (3)根狀莖增殖將萌發的原球莖轉移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中繼續繁殖,所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為 MS、0.5 I. 5mg/L ΝΑΑ,Ο. I O. 5mg/L 6-BAU. 5 2.0g/L 蛋白胨、20 30g/L蔗糖、6 8g/L瓊脂和I. 5 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0. 1,將處理好的增殖培養基放置在光照1500 20001x、溫度23 27°C、12 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根狀莖快速增殖,繼續將增殖后的根狀莖進行幾次繼代培養,得到一定的規模; (4)不定芽誘導將增殖后得到的根狀莖接到分化培養基上,使其分化出不定芽,所述分化培養基為 H、L0 2. 0mg/LNAA,2. O 5. 0mg/L6-BA,20 30g/L 蔗糖、6 8g/L瓊脂和100 120g/L香蕉泥的混合物,PH=5. 5±0. 1,將處理好的分化培養基放置在光照1500 20001x、溫度23 27°C、12 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 (5)生根壯苗當不定芽高度增長到45cm時將其轉移到生根壯苗培養基中,所述生根壯苗培養基為 1/2MS、0. 5 2.0mg/LNAA、20 30g/L 蔗糖、6 8g/L 瓊脂和 I. 5 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0. 1,將處理好的生根壯苗培養基置于光照1500 20001x、溫度23 27°C、12 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 (6)煉苗移栽當幼苗生長到IOcm以上,根多于3條時,將組培瓶從無菌培養室中取出,封口放置溫室中3 7天,之后將組培瓶打開,讓瓶中的組培苗暴露在空氣中生長2 5天,即可將其從培養瓶中取出移栽,將組培苗取出移栽時,用甲基托布津溶液I. 10% I. 15%浸泡半小時左右,置于營養杯中,用腐殖三年以上的質量比為松針仙土 草炭椰殼麥飯石=15%:15%:15%:25%:30%的混合物作為基質填埋;將幼苗上盆之后,放到溫室大棚中,保證通風、空氣濕度70 80 %、光線1500 20001x的調控,定期噴施抗菌劑咯菌晴、甲基托布津或苯醚甲環唑,預防病蟲害,根據基質的含水量情況來決定噴水量。 優選的,所述的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為Bn、l. Omg/LNAAU. O mg/L6_BA、100mg/L椰汁、20g/L蔗糖、7g/L瓊脂和2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優選的,所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為MS、I. Omg/L ΝΑΑ、0· 5mg/L 6-BA、I. 5g/L蛋白胨、20g/L蔗糖、7g/L瓊脂和2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優選的,所述分化培養基為H、I. 0mg/LNAA、4. 0mg/L6_BA、25g/L蔗糖、7g/L瓊脂和100g/L香蕉泥的混合物,PH=5. 5。優選的,所述生根壯苗培養基為1/2MS、I. 0mg/LNAA、30g/L蔗糖、7g/L瓊脂和2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本專利技術針對蕙蘭不同的生長階段選擇出適合的培養基組分,以達到最高效的培養效果,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成活率,瓶苗的成活率達到94%以上,年生長量達8 — 10cm,大大降低了產業化生產育苗周期,另外,對于果實采用75%酒精殺毒消菌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污染率低,減少了升汞等其他藥劑對蒴果的藥害作用,操作簡單,有利于環保。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 本專利技術所闡述的,通過如下步驟實現 (I)雜交授粉選擇開放4 7天的蕙蘭植株作為母本,取當天開花的蕙蘭植株作為父本,取下父本和母本藥帽中的花粉,將父本的花粉放入母本蕊柱先端下側的蕊腔中。為防止昆蟲的再次授粉,將授粉過的花朵唇瓣從基部除去,掛牌注明授粉組合和授粉時間。授粉后遮光75%,24 26°C條件下生長,待人工授粉5 6個月,子房膨大明顯。(2)無菌播種蒴果尚未完全成熟時,將果實從果柄基部剪下,清洗果實表面,陰涼處晾干果實表面水分后,將其放入冰箱低溫冷藏處理2 3天,處理后的果實用75%的酒精進行表面消毒殺菌10分鐘,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處理好的果實放入已經滅菌處理帶有濾紙的培養皿中,令果實上面的水分被充分吸收。用高溫滅菌過刀片沿著果實的棱將其縱切,用鑷子將其種胚播撒在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上。并將其置于23 27°C下暗培養,種胚開始萌發,出現白色的原球莖,繼續培養。所述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為Bn、l. O I. 5mg/L NAAU. O 2. O mg/L 6-BAU00 150mg/L 椰汁、20 30g/L 蔗糖、6 8g/L 瓊脂和I. 5 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0. I。(3)根狀莖增殖出現大量的白色原球莖之后,將萌發的原球莖轉移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中繼續繁殖,增大品種規模。所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為MS、0. 5 I. 5mg/L NAA,O.I O. 5mg/L 6-BAU. 5 2.0g/L 蛋白胨、20 30g/L蔗糖、6 88/1瓊脂和1.5 3. O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 5±0. 1,將處理好的增殖培養基放置在光照1500 20001x、溫度23 27°C、12 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根狀莖快速增殖,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蕙蘭雜交育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步驟實現:(1)雜交授粉:選擇開放4?7天的蕙蘭植株作為母本,取當天開花的蕙蘭植株作為父本,取下父本和母本藥帽中的花粉,將父本的花粉放入母本蕊柱先端下側的蕊腔中,將授粉過的花朵唇瓣從基部除去,掛牌注明授粉組合和授粉時間,授粉后遮光75%,24~26℃條件下生長,待人工授粉5~6個月,子房膨大明顯;(2)無菌播種:蒴果尚未完全成熟時,將果實從果柄基部剪下,清洗果實表面,陰涼處晾干果實表面水分后,將其放入冰箱低溫冷藏處理2~3天,處理后的果實用75%的酒精進行表面消毒殺菌10分鐘,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取出其種胚播撒在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上,并將其置于23~27℃下暗培養,種胚開始萌發,所述誘導原球莖的培養基為B11、1.0~1.5mg/LNAA、1.0~2.0?mg/L6?BA、100~150mg/L?椰汁、20~30g/L蔗糖、6~8g/L瓊脂和1.5~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5±0.1;?(3)根狀莖增殖:將萌發的原球莖轉移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中繼續繁殖,所述根狀莖增殖培養基為MS、0.5~1.5mg/L?NAA、0.1~0.5mg/L?6?BA、1.5~2.0g/L蛋白胨、20~30g/L蔗糖、6~8g/L瓊脂和1.5~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5±0.1,將處理好的增殖培養基放置在光照1500~2000lx、溫度23~27℃、12~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根狀莖快速增殖,繼續將增殖后的根狀莖進行幾次繼代培養,得到一定的規模;(4)不定芽誘導:將增殖后得到的根狀莖接到分化培養基上,使其分化出不定芽,所述分化培養基為H、1.0~2.0mg/LNAA、2.0~5.0mg/L6?BA、20~30g/L蔗糖、6~8g/L瓊脂和100~120g/L香蕉泥的混合物,PH=5.5±0.1,將處理好的分化培養基放置在光照1500~2000lx、溫度23~27℃、12~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5)生根壯苗:當不定芽高度增長到4~5cm時將其轉移到生根壯苗培養基中,所述生根壯苗培養基為1/2MS、0.5~?2.0mg/LNAA、20~30g/L蔗糖、6~8g/L瓊脂和1.5~3g/L活性炭的混合物,PH=5.5±0.1,將處理好的生根壯苗培養基置于光照1500~2000lx、溫度23~27℃、12~14h/d光照的無菌室中培養;(6)煉苗移栽:當幼苗生長到10cm以上,根多于3條時,將組培瓶從無菌培養室中取出,封口放置溫室中3~7天,之后將組培瓶打開,讓瓶中的組培苗暴露在空氣中生長2~5天,即可將其從培養瓶中取出移栽,將組培苗取出移栽時,用甲基托布津溶液1.10%~1.15%浸泡20~40分鐘,置于營養杯中,用腐殖三年以上的質量比為松針:仙土:草炭:椰殼:麥飯石=15%:15%:15%:25%:30%的混合物作為基質填埋;將幼苗上盆之后,放到溫室大棚中,保證通風、空氣濕度?70~80?%、光線1500~2000lx的調控,定期噴施抗菌劑咯菌晴、甲基托布津或苯醚甲環唑,預防病蟲害,根據基質的含水量情況來決定噴水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長憲,李承秀,王厚新,王峰,孫忠奎,孫芳,王鄭昊,張林,杜輝,王傳光,
申請(專利權)人:泰安市泰山林業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