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成型效率高、機械加工量小及成本低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根據中包透氣上水口各部位使用性能的差異,將其分割成多個部件,并采用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以及澆注料振動成型,成為一個整體;其中包括的主要部件為控流碗部件(1)、透氣部件(2)、澆注件(3)等,所述透氣部件(2)位于所述上水口的內側,并同分別位于所述上水口上側及外側的所述控流碗部件(1)及澆注件(3)密封聯結;這種結構還可以有效地提高控流碗部的強度,從而提高其抗鋼水的沖刷性能。(*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冶金連鑄設備所用輔助材料,特別涉及一種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
技術介紹
中包透氣上水口位于中間包包底,與浸入式水口相連,連鑄時向上水口通以高壓氣體,可防非金屬夾雜沉積,從而確保連鑄順利進行。文獻號為CN1726106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名為用于透氣上水口的透氣耐火材料,該文獻描述的透氣上水口的結構如圖1所示,該結構是通過將標準的樹脂結合的組合物在這種透氣的樹脂結合的組合物周圍共同壓制而成;現有技術中傳統的透氣上水口多為整體等靜壓成型的結構,這種結構的缺點是結構的成型效率低、模具費用高、機械加工量大以及產品成本高;而且等靜壓制品的強度也較低,致使產品壽命較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型效率高、機械加工量小及成本低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描述了一種復合成型式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包括控流碗部件、透氣部件、澆注件;所述透氣部件位于所述上水口的內側,并同分別位于所述上水口上側及外側的所述控流碗部件及澆注件密封聯結,其中所述透氣部件與所述澆注件之間預留氣室;所述澆注件設置有氣封槽。所述控流碗部件可以為機壓不燒件;所述透氣部件可以為機壓燒成件;所述澆注件可以為不燒澆注件。上述各機壓部件可以為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成型部件,上述澆注件可以為澆注料振動成型部件。優選的,所述控流碗部件、透氣部件可以通過子母扣或火泥等密封聯結,并采用澆注成型將其連接為整體。優選的,所述澆注件外部還可以包括鋼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技術中采用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成型以及澆注料振動成型的各組成部件,成型效率較高;壓制或振動成型后的各部件無需進行過多的后期機械加工,且產生的廢料較少;生產各部件的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以及澆注所用模具的成本很低,且本技術的上水口只有部分部件進行高溫處理,因此本技術所述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的整體成本較低且具有節能的作用;根據中包透氣上水口各部位使用性能的差異,將其分割成多個部件,并采用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以及澆注料振動成型,成為一個整體,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強度,從而提高其抗鋼水的沖刷性能。而且,本技術由于采用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成型,產品碗部強度明顯高于等靜壓產品,所以本技術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的使用壽命較長。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2,本技術所述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包括控流碗部件1,透氣部件2,澆注件3,所述控流碗部件1可以為機壓不燒件,所述透氣部件2可以為機壓燒成件,所述澆注件3可以為不燒澆注件。所述控流碗部件1位于圖2所示上水口的上部,與對鋼流進行控制的塞棒相接觸,其采用機壓成型,具有較高致密度及強度,充分滿足了塞棒對鋼流的控制。優選的,所述機壓成型可以為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成型。所述透氣部件2位于圖2所示上水口的內側,并與所述控流碗部件1的下部聯結;所述透氣部件2采用機壓成型,經過熱處理后,滿足了澆鋼過程中透氣的需求,其背部3由于為澆注成型的高致密化不燒件,有效地降低了水口內部氣體背壓的損失。優選的,所述機壓成型可以為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成型。所述澆注件3位于圖2所示上水口的外側,并與所述控流碗部件1的下部及所述透氣部件2的外部聯結;所述澆注件3采用澆注成型。優選的,所述澆注成型可以為澆注料振動成型。所述控流碗部件1、透氣部件2、澆注件3之間可以通過子母扣、火泥等進行密封聯結以構成完整的所述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中所述透氣部件2與所述澆注件3之間預留氣室4,所述氣室可以為一定的間隙;所述澆注件3進一步包括氣封槽6;所述澆注件3外部還包括鋼殼5。以上對本技術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技術的構思,在具體實施方式上均可做出改進,綜都不會超出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流碗部件(1)、透氣部件(2)、澆注件(3);所述透氣部件(2)位于所述上水口的內側,并同分別位于所述上水口上側及外側的所述控流碗部件(1)及澆注件(3)密封聯結,其中所述透氣部件(2)與所述澆注件(3)之間預留氣室(4);所述澆注件(3)設置有氣封槽(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碗部件(1)為機壓不燒件;所述透氣部件(2)為機壓燒成件;所述澆注件(3)為不燒澆注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件(3)為澆注料振動成型部件。4.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聯結為子母扣或火泥聯結。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件(3)外部還包括鋼殼(5)。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成型效率高、機械加工量小及成本低的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根據中包透氣上水口各部位使用性能的差異,將其分割成多個部件,并采用摩擦壓磚機或液壓機以及澆注料振動成型,成為一個整體;其中包括的主要部件為控流碗部件(1)、透氣部件(2)、澆注件(3)等,所述透氣部件(2)位于所述上水口的內側,并同分別位于所述上水口上側及外側的所述控流碗部件(1)及澆注件(3)密封聯結;這種結構還可以有效地提高控流碗部的強度,從而提高其抗鋼水的沖刷性能。文檔編號B22D41/58GK2928316SQ200620115250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2日專利技術者彭德江, 賀中央, 童則明, 徐威, 張金龍, 孫榮海, 王鵬, 黃江文, 王成 申請人:濮陽濮耐高溫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鑄中包透氣上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控流碗部件(1)、透氣部件(2)、澆注件(3);所述透氣部件(2)位于所述上水口的內側,并同分別位于所述上水口上側及外側的所述控流碗部件(1)及澆注件(3)密封聯結,其中所述透氣部件(2)與所述澆注件(3)之間預留氣室(4);所述澆注件(3)設置有氣封槽(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德江,賀中央,童則明,徐威,張金龍,孫榮海,王鵬,黃江文,王成,
申請(專利權)人:濮陽濮耐高溫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