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0~15份,雄黃25~35份,黃芩7~12份,威靈仙10~20份,當歸10~15份,知母10~15份,升麻7~13份,金銀花15~25份,川牛膝6~12份,徐長卿10~20份,黃芪3~8份,白芷6~12份,藁本6~12份,炒牛蒡子6~12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中藥湯劑可用于治療牙痛,包括牙髓炎、牙根尖周圍炎、牙周病等所引起的牙痛。使用:口服,每天2次,每次10ml左右。7天一個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后疼痛明顯減輕,兩個療程后疼痛基本消失,牙齦紅腫消失,治愈。治愈后,可再繼續服用一到三個療程鞏固療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
技術介紹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癥狀之一,可見于西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范疇。牙痛以牙齒及牙齦紅腫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多因平素口腔不潔或過食膏粱厚味、胃腑積熱、胃火上沖,或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齒、或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齦等引起。牙痛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生于青中年。由于反復發作,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有的經數月、數年或十余年之久不易治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其治療效果好,見效快,治愈后不易復發。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0 15份,雄黃25 35份,黃芩7 12份,威靈仙10 20份,當歸10 15份,知母10 15份,升麻7 13份,金銀花15 25份,川牛膝6 12份,徐長卿10 20份,黃芪3 8份,白芷6 12份,藁本6 12份,炒牛蒡子6 12份。優選的,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2克,雄黃30克,黃芩10克,威靈仙15克,當歸12克,知母12克,升麻10克,金銀花20克,川牛膝9克,徐長卿15克,黃芪6克,藁本9克,白芷9克,炒牛蒡子9克。所述中藥湯劑的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放入砂鍋內,加水,浸沒即可,浸泡I小時,然后常規文火煮沸,煮沸后再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除去藥渣、沉淀,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0 I. 24 (20°C測),即得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本專利技術的中藥湯劑可用于治療牙痛,包括牙髓炎、牙根尖周圍炎、牙周病等所引起的牙痛。使用口服,每天2次,每次IOml左右,可根據醫囑略微調整藥物的總用量。7天一個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后疼痛明顯減輕,兩個療程后疼痛基本消失,牙齦紅腫消失,治愈。治愈后,可再繼續服用一到三個療程鞏固療效。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臨床數據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配制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配方為黃連10克,雄黃35克,黃芩7克,威靈仙20克,當歸10克,知母15克,升麻7克,金銀花20克,川牛膝6克,徐長卿20克,黃芪3克,白芷6克,藁本12克,炒牛蒡子9克。制備方法為將各原料放入砂鍋內,加水,浸沒即可,浸泡I小時,然后常規文火煮沸,煮沸后再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除去藥渣、沉淀,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2(20°C測),即得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實施例2配制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配方為黃連12克,雄黃30克,黃芩10克,威靈仙15克,當歸12克,知母12克,升麻10克,金銀花20克,川牛膝9克,徐長卿15克,黃芪6克,藁本9克,白芷9克,炒牛蒡子9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實施例3配制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配方為黃連12克,雄黃30克,黃芩10克,威靈仙15克,當歸12克,知母12克,升麻10克,金銀花20克,川牛膝9克,徐長卿15克,黃芪6克,白£ 7克,藁本7克,炒牛蒡子 9克。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臨床資料患者資料患者95例,其中,男53例,女42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55歲,以30歲左右最多;病史最短的一個月,最長的兩個月;接受本專利技術的湯劑治療前都曾采用過其它治療方法而無效果。治療方案患者服用實施例3制備的湯劑,每日2次,每次10ml,服用15天后然后觀察療效。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經治療后六個月內未發作或僅偶然發作I 2次而癥狀很輕。有效經治療后雖有發作,但較治療前發作次數減少,間歇期延長,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結果95例患者中,顯效83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5. 8%。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0 15份,雄黃25 35份,黃芩7 12份,威靈仙10 20份,當歸10 15份,知母10 15份,升麻7 13份,金銀花15 25份,川牛膝6 12份,徐長卿10 20份,黃芪3 8份,白6 12份,藁本6 12份,炒牛蒡子6 12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 牙痛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2克,雄黃30克,黃芩10克,威靈仙15克,當歸12克,知母12克,升麻10克,金銀花20克,川牛膝9克,徐長卿15克,黃芪6克,藁本9克,白£ 9克,炒牛蒡子9克。3.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各原料放入砂鍋內,加水,浸沒即可,浸泡I小時,然后常規文火煮沸,煮沸后再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除去藥渣、沉淀,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20 I. 24(20°C測),即得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0~15份,雄黃25~35份,黃芩7~12份,威靈仙10~20份,當歸10~15份,知母10~15份,升麻7~13份,金銀花15~25份,川牛膝6~12份,徐長卿10~20份,黃芪3~8份,白芷6~12份,藁本6~12份,炒牛蒡子6~12份。本專利技術的中藥湯劑可用于治療牙痛,包括牙髓炎、牙根尖周圍炎、牙周病等所引起的牙痛。使用口服,每天2次,每次10ml左右。7天一個療程,一般一個療程后疼痛明顯減輕,兩個療程后疼痛基本消失,牙齦紅腫消失,治愈。治愈后,可再繼續服用一到三個療程鞏固療效。文檔編號A61K36/8964GK102895486SQ2012104227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專利技術者唐雯 申請人:唐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黃連10~15份,雄黃25~35份,黃芩7~12份,威靈仙10~20份,當歸10~15份,知母10~15份,升麻7~13份,金銀花15~25份,川牛膝6~12份,徐長卿10~20份,黃芪3~8份,白芷6~12份,藁本6~12份,炒牛蒡子6~12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雯,
申請(專利權)人:唐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