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碎料輸送及提升轉運系統,包括設置在導軌上的移動架,還設有秸稈碎料輸送裝置、物料轉運裝置、用于支撐物料轉運裝置的支撐架、用于整體對物料轉運裝置和支撐架進行升降操作的升降機構,物料轉運裝置連接在支撐架并與支撐架組成一體結構,物料轉運裝置、支撐架和升降機構均設置在移動架上隨移動架沿導軌方向往復移動,物料轉運裝置的排料管位于秸稈碎料輸送裝置的正上方,物料轉運裝置將提升的物料通過其排料口落至秸稈碎料輸送裝置輸送;該系統通過設置秸稈碎料輸送裝置和物料轉運裝置,能夠實現輸送過程中的下料及控制、發酵完成后的物料轉運等步驟的自動化操作,而且輸送效率高,提高該系統的整體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從發酵池內提升秸桿碎料并輸送的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秸桿碎料輸送及提升轉運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采用秸桿料發酵制備酒精系統中,首先將秸桿初步打碎后經設備加入菌種,然后通過輸送設備送入各個發酵池內發酵,發酵完成時,由提升設備將發酵池內的物料輸送至下一步工序,常規的輸送及提升裝置具有以下缺點其一、常規的輸送設備僅僅具備輸送功能,而該系統中要求在輸送過程中要求可隨時往發酵池內下料,而且還要在輸送中切斷較長桿料,因此,常規的輸送設備無法完成該工作,因此在使用中具有諸多不便;其二、常規的提升機構設計不盡合理,將發酵池內秸桿料轉運到輸送機中時,經常卡料,往往因為效率太低而無法得到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秸桿碎料輸送及提升轉運系統,該系統能夠實現輸送過程中的下料及控制、發酵完成后的物料轉運等步驟的自動化操作,而且輸送效率高。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秸桿碎料輸送及提升轉運系統,包括設置在導軌上的移動架,還設有秸桿碎料輸送裝置、物料轉運裝置、用于支撐物料轉運裝置的支撐架、用于整體對物料轉運裝置和支撐架進行升降操作的升降機構,物料轉運裝置連接在支撐架并與支撐架組成一體結構,物料轉運裝置、支撐架和升降機構均設置在移動架上隨移動架沿導軌方向往復移動,物料轉運裝置的排料管位于秸桿碎料輸送裝置的正上方,物料轉運裝置將提升的物料通過其排料口落至秸桿碎料輸送裝置輸送; 所述的秸桿碎料輸送裝置包括驅動電機、輸送料筒、設置在輸送料筒內設有傳動軸和用于支撐傳動軸的支撐部件,驅動電機為傳動軸提供動力,在傳動軸上設有螺旋狀葉片,輸送料筒的上端為放料口,在輸送料筒的底部兩側對稱設有排料口,在每一個排料口處均設有擋板,擋板的形狀為弧形板,在每一個擋板和輸送料筒的外壁之間均設有排料口調整機構,通過排料口調整機構控制擋板開啟、關閉排料口或者調整排料口的大小,位于排料口處的螺旋狀葉片的邊緣上均勻設有槽口,帶有槽口的螺旋狀葉片之間的傳動軸上固定設有撥料桿; 所述的物料轉運裝置由由水平輸送機構、垂直輸送機構和動力機構組成,水平輸送機構沿水平方向設置,垂直輸送機構沿豎直方向設置,垂直輸送機構的下端與水平輸送機構連接,其上端設有排料管,動力機構為水平輸送機構和垂直輸送機構提供動力; 所述的水平輸送機構由水平輸送料筒和設置在水平輸送料筒內的螺旋輸送軸組成,水平輸送料筒的底部設有進料口,水平輸送料筒的一端與垂直輸送機構的垂直輸送料筒相連通,秸桿碎料通過水平輸送料筒的底部的進料口進入水平輸送料筒內,經螺旋輸送軸傳送至垂直輸送料筒內; 所述的垂直輸送機構由垂直輸送料筒和設置在垂直輸送料筒內的傳動鏈條組成,在傳動鏈條上均勻設有托料板。所述的排料管內設有螺旋輸送葉片,螺旋輸送葉片的一端通過傳動軸與動力機構連接。所述的升降機構由電機、傳動齒輪、設置在支撐架上的齒條和導向桿組成,電機將動力傳遞給傳動齒輪,通過傳動齒輪與設置在支撐架上的齒條的嚙合帶動支撐架沿導向桿方向往復移動。所述的移動架還設有導向套筒,升降機構中的導向桿設置在導向套筒內。所述的排料口調整機構由氣缸和拉桿組成,擋板的一端與輸送料筒的外壁呈鉸鏈連接,氣缸一端固定在筒體外壁上,另一端通過拉桿與擋板以鉸鏈連接。 所述的撥料桿垂直于傳動軸的軸線,撥料桿的長度為螺旋狀葉片寬度的1/3—2/3。所述撥料桿的長度為螺旋狀葉片寬度的1/2。位于排料口處,在每繞傳動軸一周的螺旋狀葉片上均勻設置多個槽口,沿螺旋線方向槽口的寬度逐漸減小,槽口( 2031)的形狀為弧形槽。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該系統通過設置秸桿碎料輸送裝置和物料轉運裝置,能夠實現輸送過程中的下料及控制、發酵完成后的物料轉運等步驟的自動化操作,而且輸送效率高,提高該系統的整體性能。其二、秸桿碎料輸送裝置中,該輸送料筒底部設有排料口和可調整式擋板,并設有排料口調整裝置,通過排料口調整裝置控制擋板開啟、關閉排料口或者調整排料口的大小,因此,可通過調整排料口大小,一邊輸送一邊下料,關閉排料口時可實現完全的輸送功能,滿足該行業中秸桿碎料輸送機的全部功能。其三,秸桿碎料輸送裝置中,在位于排料口處的螺旋狀葉片的邊緣上均勻設有槽口,因此在輸送過程中,較長桿料可隨輸送過程中再次經葉片邊緣槽口切斷,通過試驗發現最佳設置是沿螺旋葉片螺旋線方向上槽口的寬度逐漸減小,在該結構下,使用效果達到最佳,由于槽口寬度沿著同一方向逐漸縮小,不僅邊緣不會卡物料,而且切斷效果最好,螺旋葉片是一片完整的,此時,我們認為螺旋葉片每環繞傳動軸一周可稱只為一個獨立葉片,每一個獨立葉片沿螺旋線方向均勻設有多個槽口,且槽口的寬度沿同一方向是逐漸縮小的,到達下一個獨立葉片也是同樣,此結構效果最佳,可實現邊碎料邊輸送,同時還可以實現下料控制,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其他輸送機構無法實現該性能。其四、秸桿碎料輸送裝置中,位于排料口處的螺旋狀葉片之間的傳動軸上固定設有撥料桿,也就是說僅僅在排料口處的葉片之間設置撥料桿,其他位置不設置撥料桿,通過設置撥料桿,有助于將秸桿碎料通過排料口下落至發酵池內,因為試驗發現,當不設置撥料桿時,由于秸桿碎料即使切的很短,在輸送過程中由于其內纖維絲的多次纏繞,即使到達排料口處,他們也會隨著螺旋葉片往前輸送,很難掉落下去,而設置撥料桿時,通過連續對比兩周時間發現,設置撥料桿后下料效率提高了 55%以上,最佳方式為撥料桿的長度為螺旋葉片寬度的1/2,此時效果達到最佳。其五、該物料轉運裝置中通過設置水平輸送機構和垂直輸送機構,能夠一次性完成水平輸送和垂直輸送的轉運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其六、在移動架上設置升降機構,用于整體對物料轉運裝置和支撐架進行升降操作,當物料轉運裝置將一個發酵池內的秸桿碎料轉運完成時,可通過升降機構將其提升至一定高度,龍門架帶動整體移動一定距離,然后對下一個發酵池內的物料進行轉運,提高該設備的整體實用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物料轉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秸桿碎料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沿圖3中A— A線的結構剖視圖。附圖標記I、移動架,101、導軌,2、秸桿碎料輸送裝置,201、輸送料筒,2011、放料口,2012、排料口,202、傳動軸,203、螺旋狀葉片,2031、槽口,204、檔桿,205、撥料桿,206、氣缸,207、拉桿,3、物料轉運裝置,301、水平輸送機構,3011、水平輸送料筒,3012、螺旋輸送軸,3013、進料口,302、垂直輸送機構,3021、垂直輸送料筒,3022、傳動鏈條,3023、托料板,303、排料管,3031、螺旋輸送葉片,4、支撐架,5、電機,6、傳動齒輪,7、齒條,8、導向桿,9、導向套筒,10、發酵池。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秸桿碎料輸送及提升轉運系統,包括設置在導軌101上的移動架1,還設有秸桿碎料輸送裝置2、物料轉運裝置3、用于支撐物料轉運裝置的支撐架4、用于整體對物料轉運裝置和支撐架進行升降操作的升降機構,物料轉運裝置3連接在支撐架I并與支撐架組成一體結構,物料轉運裝置3、支撐架4和升降機構均設置在移動架I上隨移動架沿導軌方向往復移動,物料轉運裝置3的排料管303位于秸桿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秸稈碎料輸送及提升轉運系統,包括設置在導軌(101)上的移動架(1),其特征在于:還設有秸稈碎料輸送裝置(2)、物料轉運裝置(3)、用于支撐物料轉運裝置的支撐架(4)、用于整體對物料轉運裝置和支撐架進行升降操作的升降機構,物料轉運裝置(3)連接在支撐架(1)并與支撐架組成一體結構,物料轉運裝置(3)、支撐架(4)和升降機構均設置在移動架(1)上隨移動架沿導軌方向往復移動,物料轉運裝置(3)的排料管(303)位于秸稈碎料輸送裝置(2)的正上方,物料轉運裝置將提升的物料通過其排料口落至秸稈碎料輸送裝置輸送;所述的秸稈碎料輸送裝置(2)包括驅動電機、輸送料筒(201)、設置在輸送料筒(201)內設有傳動軸(202)和用于支撐傳動軸的支撐部件,驅動電機為傳動軸(202)提供動力,在傳動軸(202)上設有螺旋狀葉片(203),輸送料筒(201)的上端為放料口(2011),在輸送料筒(201)的底部兩側對稱設有排料口(2012),在每一個排料口處均設有擋板(204),擋板(204)的形狀為弧形板,在每一個擋板(204)和輸送料筒(201)的外壁之間均設有排料口調整機構,通過排料口調整機構控制擋板開啟、關閉排料口或者調整排料口的大小,位于排料口(2012)處的螺旋狀葉片的邊緣上均勻設有槽口(2031),帶有槽口(2031)的螺旋狀葉片之間的傳動軸(202)上固定設有撥料桿(205);所述的物料轉運裝置(3)由水平輸送機構(301)、垂直輸送機構(302)和動力機構組成,水平輸送機構(301)沿水平方向設置,垂直輸送機構(302)沿豎直方向設置,垂直輸送機構(302)的下端與水平輸送機構連接,其上端設有排料管(303),動力機構為水平輸送機構和垂直輸送機構提供動力;所述的水平輸送機構(301)由水平輸送料筒(3011)和設置在水平輸送料筒內的螺旋輸送軸(3012)組成,水平輸送料筒(3011)的底部設有進料口(3013),水平輸送料筒(3011)的一端與垂直輸送機構(302)的垂直輸送料筒(3021)相連通,秸稈碎料通過水平輸送料筒的底部的進料口進入水平輸送料筒內,經螺旋輸送軸傳送至垂直輸送料筒內;所述的垂直輸送機構(302)由垂直輸送料筒(3021)和設置在垂直輸送料筒內的傳動鏈條(3022)組成,在傳動鏈條(3022)上均勻設有托料板(102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超鋒,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市光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