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它涉及一種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膜生物反應器對微污染水的除污染效果差,自身膜污染嚴重,且膜組件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裝填在反應容器內,進水泵通過管路與配水箱連接,進水泵還通過管路與反應容器連接,空氣泵的輸出端與進水泵和反應容器之間的管路連通,膜組件安裝在反應容器內,且膜組件浸沒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內,膜組件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出水泵的輸入端連接,出水泵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處理污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污水、廢水處理領域,膜生物反應器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已經成為備受歡迎的高效污水處理技術之一,但是由于微污染水源水的有機負荷比較低,以及膜生物反應器的本身所存在的膜污染等問題,使得膜生物反應器在微污染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還受到限制。現有膜生物反應器對微污染水的除污染效果差,自身膜污染嚴重,且膜組件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膜生物反應器對微污染水的除污染效果差,自身膜污染嚴重,且膜組件使用壽命短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包括反應容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配水箱、空氣泵、膜組件、進水泵、出水泵和清水箱,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裝填在反應容器內,進水泵通過管路與配水箱連接,進水泵還通過管路與反應容器連接,空氣泵的輸出端與進水泵和反應容器之間的管路連通,膜組件安裝在反應容器內,且膜組件浸沒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內,膜組件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出水泵的輸入端連接,出水泵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中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加入使得活性污泥的粒徑更趨均勻,污泥絮體的凝聚力增強,污泥活性增強,而且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具有離子交換作用,能夠快速吸附水中的氨氮和其他微污染物質,吸附的氨氮進一步被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表面和孔隙內的微生物降解,使系統的除污染能力得到提高;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質輕、吸附能力強、不會向水中釋放有毒物質,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與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水流和曝氣的作用下充分混合且處于流化狀態,其剪切力使得水中污染物質不易在膜表面粘附,尤其是中空纖維膜,在混合液中不停的擺動,具有很好的自凈效果,膜表面形成的濾餅層也比較疏松,減輕了膜清洗強度。該膜生物反應器選擇在底部進水,這種進水方式一方面可有效減輕進水中的顆粒污染物對膜組件造成的污染或破壞,另一方面也可減輕進水對膜組件的水流沖擊所造成的機械磨損,從而有效地延長了膜組件的使用壽命。采用間歇反沖洗的運行方式,可有效減緩膜污染速率和膜通量衰減速率,使得膜通量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本專利技術適用于受氨氮污染的微污染水源水的處理。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包括反應容器I、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配水箱3、空氣泵4、膜組件5、進水泵6、出水泵7和清水箱8,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裝填在反應容器I內,進水泵6通過管路與配水箱3連接,進水泵6還通過管路與反應容器I連接,空氣泵4的輸出端與進水泵6和反應容器I之間的管路連通,膜組件5安裝在反應容器I內,且膜組件5浸沒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內,膜組件5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出水泵7的輸入端連接,出水泵7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8連接。本實施方式的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中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加入改變了反應器中活性污泥的性質,使得污泥絮體的凝聚力增強,污泥活性增強,而且利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離子交換作用快速吸附水中的氨氮和水中的其他微污染物質,并進一步 利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表面和孔隙內的微生物降解,使系統的除污染能力得到提高;反應器中的混合液在處于流化狀態,其剪切力使得水中污染物質不易在膜表面粘附,尤其是中空纖維膜,在混合液中不停的擺動,具有很好的自凈效果,膜表面形成的濾餅層也比較疏松,減輕了膜清洗強度。該膜生物反應器選擇在底部進水,這種進水方式一方面可有效減輕進水中的顆粒污染物對膜組件造成的污染或破壞,另一方面也可減輕進水對膜組件的水流沖擊所造成的機械磨損,從而有效地延長了膜組件的使用壽命。具體實施方式二 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還包括反沖洗泵9、電磁閥10和時間繼電器11,電磁閥10安裝在出水泵7與膜組件5之間的管路上,反沖洗泵9的輸入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8連接,反沖洗泵9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電磁閥10連接,時間繼電器11的兩個控制端分別與出水泵7和反沖洗泵9連接。本實施方式中,時間繼電器11控制出水和反沖洗時間,每出水28分鐘,進行反沖洗3分鐘。本實施方式的技術效果是通過時間繼電器和電磁閥的控制,實現進水泵進水和反沖洗泵進水的切換,使得膜生物反應器采用間歇反沖洗的運行方式,可有效減緩膜污染速率和膜通量衰減速率,使得膜通量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還包括水位控制器12,水位控制器12安裝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中,水位控制器12用于控制進水泵6的開啟與閉合狀態。本實施方式中當反應容器I內的水位達到最低水位時,水位控制器12開啟進水泵6,反應容器I內開始進水,當水位達到最高水位時,水位控制器12關閉進水泵6。本實施方式的技術效果是通過水位控制器對膜生物反應器按照設定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進行運行控制,在高水位時實現進水泵的自動關閉,可以避免由于膜通量降低造成的反應器外溢;在低水位時實現進水泵的自動開啟,可以避免反應器內水位過低而影響混合溶液的活性。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工作原理本專利技術使用時,先將馴化后的活性污泥和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從反應容器I上端投入,待處理的水樣和空氣泵4輸出的氣體回合后一同進入反應容器I內,進水泵6的啟停由水位控制器12控制,預先設定好反應容器I內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當反應 容器I內的水位達到最低水位時,水位控制器12開啟進水泵6,反應容器I內開始進水,當水位達到最高水位時,水位控制器12關閉進水泵6,反應容器I內停止進水,系統的出水由出水泵7的抽吸作用所產生的跨膜壓差進行出水,出水和反沖洗的時間由時間繼電器11控制。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包括反應容器(I)、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配水箱(3)、空氣泵(4)、膜組件(5)、進水泵(6)、出水泵(7)和清水箱(8),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裝填在反應容器(I)內,進水泵(6)通過管路與配水箱(3)連接,進水泵(6)還通過管路與反應容器(I)連接,空氣泵(4)的輸出端與進水泵(6)和反應容器(I)之間的管路連通,膜組件(5)安裝在反應容器(I)內,且膜組件(5)浸沒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⑵內,膜組件(5)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出水泵(7)的輸入端連接,出水泵(7)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8)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還包括反沖洗泵(9)、電磁閥(10)和時間繼電器(11),電磁閥(10)安裝在出水泵(7)與膜組件(5)之間的管路上,反沖洗泵(9)的輸入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8)連接,反沖洗泵(9)的輸出端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種用于微污染水源水處理的復合式膜生物反應裝置包括反應容器(1)、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配水箱(3)、空氣泵(4)、膜組件(5)、進水泵(6)、出水泵(7)和清水箱(8),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裝填在反應容器(1)內,進水泵(6)通過管路與配水箱(3)連接,進水泵(6)還通過管路與反應容器(1)連接,空氣泵(4)的輸出端與進水泵(6)和反應容器(1)之間的管路連通,膜組件(5)安裝在反應容器(1)內,且膜組件(5)浸沒在凹凸棒土和活性污泥混合液(2)內,膜組件(5)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出水泵(7)的輸入端連接,出水泵(7)的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清水箱(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義忠,魏艷,羅麗春,
申請(專利權)人: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