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包括磚座,磚座外壁與外包襯緊密配合,磚座下部內腔安裝上水口,上水口內安裝水口芯,上水口與水口芯為一體,磚座內腔上部安裝圓錐型加長水口,圓錐型加長水口內腔上部安裝鋯碗,鋯碗上部安裝塞棒,上水口底端安裝下水口,下水口底部安裝浸入式加長水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在連鑄澆注生產時通過調整塞棒底端與鋯碗內腔相配合的間隙達到控制澆注流量的目的,保證了鑄機能夠穩定在一個最佳拉速下進行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澆注質量。(*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冶煉設備,是一種專用于鋼鐵企業中連鑄生產中 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技術背景在鋼鐵企業煉鋼生產中使用的定徑水口快換裝置,雖然經過十年 左右時間的改進有了較大的進步,但其不足還是較為突出連鑄生產 時澆注的鋼水速度需要采用下水口進行調整,否則不能使鑄機穩定在 最佳拉速下工作。而這種調整不能實現多級無限調整,只適用于某一 段流量的調整,而且當下水口尚未到使用壽命時,由于需要調整流量 則必須廢掉下水口,使生產成本相對提高。另外,目前各種結構的定 徑水口快換裝置在使用中 一旦出現事故需切斷鋼流時,只能通過快換 機構打入盲塊在澆注通道的末端切斷鋼流,這種切斷鋼流的方法,如 果是澆注通道的上水口出現問題,則很難切斷鋼流,或需要采取更復 雜的操作方法,這也是本領域一直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它 主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使其在連鑄生產時澆注鋼水的流量能夠達到無限調整,并在需要切斷鋼流時能達到快速準確、便于操作的 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塞棒式定徑水口 快換澆注裝置,包括磚座,磚座外壁與外包襯緊密配合,磚座下部內 腔安裝上水口,上水口內安裝水口芯,上水口與水口芯為一體,磚座 內腔上部安裝圓錐型加長水口,圓錐型加長水口內腔上部安裝鋯碗, 鋯碗上部安裝塞棒,上水口底端安裝下水口,下水口底部安裝浸入式 加長水口。浸入式加長水口上部內腔是球面外壁是柱狀,下部是錐形 圓管。浸入式加長水口上部的球面內壁安裝球面玻璃纖維墊。圓錐型 加長水口上部內腔呈圓錐狀,下部內腔是圓柱狀,在圓柱狀內腔安裝 鋯芯。圓錐型加長水口上部圓錐狀內腔安裝鋯碗,鋯碗的內腔上部呈 敞開式圓錐狀,下部是圓柱狀。塞棒中部開設盲孔,盲孔壁上開設定 位通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在連鑄澆注生產時通過調整塞棒底端與鋯碗內腔相配合的間隙達到控制澆注流量的目的,保證了鑄機能夠穩定在一個最佳拉速下進行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澆注質量。并在需要切斷鋼流時能夠做到快速準確無誤,不會出現任何質量問題及生產事故,并由于改進了浸入式 長水口與下水口之間的密封狀況,避免了空氣進入鋼水中,進一步提高了澆注產品的質量等。附圖說明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對照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1中所示狀態是澆注生產時所用,塞棒1與鋯碗3內腔之間配 合間隙根據需要調整,塞棒1的頂部與升降機構連接,可以是機械結 構,也可以是液壓結構,升降機構主要完成控制塞棒1上下移動的距 離。本技術所述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的結構,包括磚座14,磚座14外壁與外包襯16緊密配合,磚座14下部內腔安裝上 水口7,上水口7內安裝水口芯6,上水口 7與水口芯6為一體,磚 座14內腔上部安裝圓錐型加長水口 4,圓錐型加長水口 4內腔上部 安裝鋯碗3,圓錐形加長水口 4可以與鋯碗3制成一體,也可以是分 體, 一體結構和分體結構的功能相同,只有制造方法不同。鋯碗3上 部安裝塞棒1,上水口 7底端安裝下水口 9,下水口 9底部安裝浸入 式加長水口 11。本技術所述的浸入式加長水口 11上部內腔是球 面外壁是柱狀,下部是錐形圓管,浸入式加長水口 11上部的內腔球 面狀便于與下水口 9相緊密配合,解決現有技術中空氣易進入鋼水中 的不足,為了進一步使密封更加嚴密,更好的提高產品質量,浸入式 加長水口 ll上部的球面內壁安裝球面玻璃纖維墊lO。為了進一步使 塞棒1能與鋯碗3更好的配合,并使圓錐型加長水口 4與鋯碗3更好 的配合,增加使用壽命,可使圓錐型加長水口4上部內腔呈圓錐狀, 下部內腔是圓柱狀,在圓柱狀內腔安裝鋯芯5。本技術所述的在 圓錐型加長水口 4上部圓錐狀內腔安裝鋯碗3,為了進一步使鋯碗3 能夠更好的與上水口 7及塞棒1配合,保證澆注質量,鋯碗3的內腔 上部呈敞開式圓錐狀,下部是圓柱狀。為了減輕塞棒l重量,便于升 降機構操作,在塞棒1中部開設盲孔2,盲孔2壁上開設定位通孔22。 圖中8是保護層,12是下水口鋯芯,13是快換機構,15是底座, 17是襯圈,18是包襯,19是襯層,20是支撐板,21是包襯。權利要求1、 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包括磚座(14),磚座(14) 外壁與外包襯(16)緊密配合,其特征在于磚座(14)下部內腔安 裝上水口 (7),上水口 (7)內安裝水口芯(6),上水口 (7)與水口 芯(6)為一體,磚座(14)內腔上部安裝圓錐型加長水口 (4),圓 錐型加長水口 (4)內腔上部安裝鋯碗(3),鋯碗(3)上部安裝塞棒(1),上水口 (7)底端安裝下水口 (9),下水口 (9)底部安裝浸入 式加長水口 (1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其特 征在于浸入式加長水口 (11)上部內腔是球面外壁是柱狀,下部是 錐形圓管。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其特 征在于浸入式加長水口 (11)上部的球面內壁安裝球面玻璃纖維墊(10)。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其特 征在于圓錐型加長水口 (4)上部內腔呈圓錐狀,下部內腔是圓柱 狀,在圓柱狀內腔安裝鋯芯(5)。5、 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 其特征在于圓錐型加長水口 (4)上部圓錐狀內腔安裝鋯碗(3), 鋯碗(3)的內腔上部呈敞開式圓錐狀,下部是圓柱狀。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其特 征在于塞棒(1)中部開設盲孔(2),盲孔(2)壁上開設定位通孔(22)。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包括磚座,磚座外壁與外包襯緊密配合,磚座下部內腔安裝上水口,上水口內安裝水口芯,上水口與水口芯為一體,磚座內腔上部安裝圓錐型加長水口,圓錐型加長水口內腔上部安裝鋯碗,鋯碗上部安裝塞棒,上水口底端安裝下水口,下水口底部安裝浸入式加長水口。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在連鑄澆注生產時通過調整塞棒底端與鋯碗內腔相配合的間隙達到控制澆注流量的目的,保證了鑄機能夠穩定在一個最佳拉速下進行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澆注質量。文檔編號B22D41/50GK201020531SQ20072001985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3日專利技術者苑希平, 巍 靳 申請人:濟南麥哈勃冶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塞棒式定徑水口快換澆注裝置,包括磚座(14),磚座(14)外壁與外包襯(16)緊密配合,其特征在于:磚座(14)下部內腔安裝上水口(7),上水口(7)內安裝水口芯(6),上水口(7)與水口芯(6)為一體,磚座(14)內腔上部安裝圓錐型加長水口(4),圓錐型加長水口(4)內腔上部安裝鋯碗(3),鋯碗(3)上部安裝塞棒(1),上水口(7)底端安裝下水口(9),下水口(9)底部安裝浸入式加長水口(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靳巍,苑希平,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麥哈勃冶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8[中國|濟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