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它涉及一種內開實木窗。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的實木窗保溫性差,造成熱能浪費的問題。制成所述第一窗框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一腔室,多個第一腔室沿第一窗框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第二窗框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二腔室,多個第二腔室沿第二窗框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窗扇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三腔室,第三腔室沿窗扇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內均設置有擠塑板。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內開實木窗用于建筑門窗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內開實木窗,屬于建筑門窗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建筑門窗上主要使用的保溫、隔音采光門窗是以塑鋼窗、斷熱鋁合金窗、實木窗、鋁包木窗等為主,其中實木窗的保溫性能K值在1.2w/m2 · k以上,即現有的實木窗保溫性差,造成熱能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的實木窗保溫性差,造成熱能浪費的問題,進而提供了一種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包括第一窗框、窗扇、第二窗框和多根木扣條,窗扇通過鉸鏈安裝在第一窗框內,第二窗框內安裝有固定玻璃,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沿長度方向拼接為一體,位于室內側的窗扇和第二窗框上均固裝有木扣條,制成所述第一窗框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一腔室,多個第一腔室沿第一窗框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第二窗框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二腔室,多個第二腔室沿第二窗框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窗扇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三腔室,第三腔室沿窗扇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內均設置有擠塑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的窗框和窗扇的型材上沿長度方向加工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內設置有擠塑板,由于擠塑板的傳熱系數遠遠低于木材的傳熱系數,使得本專利技術的內開實木窗的保溫性能K值在O. 8w/m2 · k以下,與現有的實木窗的保溫性能K值在I. 2w/m2 -k以上相比,大大提高了保溫性能,保溫性能提高了 30%以上,節(jié)約了大量的熱倉泛。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的主視圖(從室內看),圖2是圖I的A-A剖面圖,圖3是圖I的B-B剖面圖,圖4是圖I的C-C剖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如圖I 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包括第一窗框I、窗扇2、第二窗框4和多根木扣條3,窗扇2通過鉸鏈安裝在第一窗框I內,第二窗框4內安裝有固定玻璃,第一窗框I和第二窗框4沿長度方向拼接為一體,位于室內側的窗扇2和第二窗框4上均固裝有木扣條3,制成所述第一窗框I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一腔室1-1,多個第一腔室1-1沿第一窗框I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第二窗框4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二腔室4-1,多個第二腔室4-1沿第二窗框4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窗扇2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三腔室2-1,第三腔室2-1沿窗扇2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4-1和第三腔室2-1內均設置有擠塑板。所述擠塑板為擠塑板型材。具體實施方式二 如圖2或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多個第一腔室1-1寬度不等設置。如此設計,可以根據第一窗框I設計不同位置的第一腔室1-1的寬度。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如圖2或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多個第一腔室1-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如此設計,易于加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四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多個第二腔室4-1寬度相等設 置。如此設計,保證第二腔室4-1的寬度盡可能大,進一步提高保溫性能好。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五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多個第二腔室4-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如此設計,易于加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四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六如圖2或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多個第三腔室2-1的寬度不等設置。如此設計,可以根據窗扇2設計不同位置的第三腔室2-1的寬度。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四或五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七如圖2或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多個第三腔室2-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如此設計,易于加工。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六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八如圖2 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4-1和第三腔室2-1的數量均為3 6個。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四、五或七相同。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所述內開實木窗包括第一窗框(I)、窗扇(2)、第二窗框(4)和多根木扣條(3),窗扇(2)通過鉸鏈安裝在第一窗框(I)內,第二窗框(4)內安裝有固定玻璃,第一窗框(I)和第二窗框(4)沿長度方向拼接為一體,位于室內側的窗扇(2)和第二窗框(4)上均固裝有木扣條(3),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第一窗框(I)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一腔室(1-1),多個第一腔室(1-1)沿第一窗框(I)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第二窗框(4)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二腔室(4-1),多個第二腔室(4-1)沿第二窗框(4)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窗扇(2)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三腔室(2-1),第三腔室(2-1)沿窗扇(2)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4-1)和第三腔室(2-1)內均設置有擠塑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一腔室(1-1)寬度不等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一腔室(1-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二腔室(4-1)寬度不等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二腔室(4-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6.根據權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三腔室(2-1)的寬度相等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多個第三腔室(2-1)的橫截面均為矩形。8.根據權利要求1、2、4、5或7所述的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4-1)和第三腔室(2-1)的數量均為3 6個。全文摘要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它涉及一種內開實木窗。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的實木窗保溫性差,造成熱能浪費的問題。制成所述第一窗框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一腔室,多個第一腔室沿第一窗框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第二窗框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二腔室,多個第二腔室沿第二窗框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窗扇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三腔室,第三腔室沿窗扇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內均設置有擠塑板。本專利技術的內開實木窗用于建筑門窗領域。文檔編號E06B3/10GK102900331SQ20121044366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專利技術者孫春海, 王勇, 劉濤 申請人:哈爾濱森鷹窗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擠塑板的內開實木窗,所述內開實木窗包括第一窗框(1)、窗扇(2)、第二窗框(4)和多根木扣條(3),窗扇(2)通過鉸鏈安裝在第一窗框(1)內,第二窗框(4)內安裝有固定玻璃,第一窗框(1)和第二窗框(4)沿長度方向拼接為一體,位于室內側的窗扇(2)和第二窗框(4)上均固裝有木扣條(3),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第一窗框(1)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一腔室(1?1),多個第一腔室(1?1)沿第一窗框(1)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第二窗框(4)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二腔室(4?1),多個第二腔室(4?1)沿第二窗框(4)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制成所述窗扇(2)的型材沿長度方向上加工有多個第三腔室(2?1),第三腔室(2?1)沿窗扇(2)的型材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4?1)和第三腔室(2?1)內均設置有擠塑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孫春海,王勇,劉濤,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森鷹窗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