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鑄造生產線裝置,確切地說是一種鑄球生產線裝置。該裝置包括機用金屬模具、環鏈式平車組、制芯機構、驅動機構等十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芯機構包括機架2、進料斗1、射沙機構和頂升機構;進料斗1和射砂機構位于機架2上部,頂升機構位于機架2底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緊湊,整體布置節約空間;上下模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調整和維修方便,制造和運行成本低;整線機動性好,可連續運行,定點澆注,也可間斷生產。(*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鑄造生產線裝置。目前,國內鑄造磨球一般都是采用金屬模手工生產,其存在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成型工序中的質量不穩定等缺點,因而綜合效益不高。國內現有的鑄球生產線,都是以砂型鑄造為主,金屬模機械化生產線均不成熟。如上、下模澆口部分的局部覆砂均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操作不僅用砂量多、工作量大,而且按此工藝在生產線上會形成機械設備或機構大量增加,導致運行及制造成本上升,工作可靠性下降。另一方面,手工生產模具覆砂采用手工搗制,其型砂配比在機械化生產上不能適用,還需研制專用型砂配方和制芯工藝。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金屬模機械化生產線的具有機械覆砂制芯機構的金屬模機械化鑄球生產線裝置。實現其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金屬模機械化鑄球生產線裝置,包括機用金屬模具、環鏈式平車組、開模機構、脫模機構、冷卻機構、制芯機構、噴涂機構、合模機構、清掃機構、振動機構、氣動機構、PLC控制機構、驅動機構十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制芯機構包括機架2、進料斗1、射沙機構和頂升機構;進料斗1位于機架2的頂部,與其對應的下方機架2上設有儲沙筒3,儲沙筒3的底面周邊均布著二個以上的射沙嘴5;芯模8對應設于儲沙筒3的下方;B、機架2的中部兩側分別對應設有邊滾托輪10;C、機架2的底面上設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型板12、壓緊缸13和頂升氣缸14;型板12正中底部為壓緊缸13,壓緊缸13的下部為連動的頂升氣缸14。芯模8的頂面上對應設有旋動閘板機構;所述機構包括旋動閘板6和旋閘氣缸7,旋動閘板6上與儲沙筒3上的射沙嘴5對應設有二個以上的射沙孔;旋閘氣缸7設于旋動閘板6的一側。本技術具有幾方面的優點一、本技術的金屬模鑄球生產線通過改進,減少了50%的用砂量,大大節約了砂處理成本,降低了物耗,減少工業廢料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使產品的出品率提高了四個百分點,提高了生產線工作的可靠性,這是砂型鑄球所無法達到的。二、采用金屬模生產鑄球,由于采用了激冷工藝使鑄球內部組織致密細化、表面光潔、性能優越。三、該生產線裝置采用的制芯機構,解決了手工操作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模比設計系數受人力限制不能選擇太大的問題;同時解決了模具重量不能太重而影響澆注激冷效果的問題。四、本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緊湊,整體布置節約空間;上下模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調整和維修方便,制造和運行成本低;整線機動性好,可連續運行,定點澆注,也可間斷生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制芯機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A-A剖視圖,圖3為圖2K向視圖,圖4為制芯機構射砂狀態圖。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說明。該金屬模機械化鑄球生產線裝置,包括機用金屬模具、環鏈式平車組、開模機構、脫模機構、冷卻機構、制芯機構、噴涂機構、合模機構、清掃機構、振動機構、氣動機構、PLC控制機構、驅動機構十三部分組成。由圖1可見,所述的制芯機構包括機架2、進料斗1、射沙機構和頂升機構。進料斗1位于機架2的頂部,與其對應的下方機架2上安裝著儲沙筒3,儲沙筒3的底面周邊均布著四個射沙嘴5;芯模8對應安裝在儲沙筒3的下方。芯模8的頂面上對應安裝著旋動閘板機構。所述旋動閘板機構包括旋動閘板6和旋閘氣缸7;旋動閘板6上與儲沙筒3上的射沙嘴5對應開有四個射沙孔;旋閘氣缸7安裝在旋動閘板6的一側,見圖2。機架2的中部兩側分別對應安裝著邊滾托輪10;機架2的底面上固定安裝著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型板12、壓緊缸13和頂升氣缸14;由圖3可見,型板12正中底部安裝著壓緊缸13,壓緊缸13的下部安裝著連動的頂升氣缸14。工作時,當配比好的砂料由進料斗1進入到儲砂筒3,同時上模9進入到制芯工位時,頂升氣缸14連同型板12上升托起上模具9直至上模具9同芯模8及射砂嘴5緊密結合,回位彈簧4壓縮,此時旋動閘板6處在打開位置,隨即射砂機構將儲砂筒3中型砂利用壓縮空氣將型砂由射砂嘴5排向模具芯腔。接著由壓緊缸13對已成型的砂芯加以壓實后回位,頂升氣缸14下降一段距離停止;使射砂嘴和旋動閘板6形成空隙后旋閘氣缸7工作使旋動閘板6關閉,頂升氣缸14再次上升到位,CO吹氣閥15打開吹氣,吹氣結束,頂升氣缸14再次下降使上模具落到邊滾托輪10上,繼續下降到位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權利要求1.金屬模機械化鑄球生產線裝置,包括機用金屬模具、環鏈式平車組、開模機構、脫模機構、冷卻機構、制芯機構、噴涂機構、合模機構、清掃機構、振動機構、氣動機構、PLC控制機構、驅動機構十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制芯機構包括機架2、進料斗1、射沙機構和頂升機構;進料斗1位于機架2的頂部,與其對應的下方機架2上設有儲沙筒3,儲沙筒3的底面周邊均布著二個以上的射沙嘴5;芯模8對應設于儲沙筒3的下方;B、機架2的中部兩側分別對應設有邊滾托輪10;C、機架2的底面上設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型板12、壓緊缸13和頂升氣缸14;型板12正中底部為壓緊缸13,壓緊缸13的下部為連動的頂升氣缸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模機械化鑄球生產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芯模8的頂面上對應設有旋動閘板機構;所述機構包括旋動閘板6和旋閘氣缸7,旋動閘板6上與儲沙筒3上的射沙嘴5對應設有二個以上的射沙孔;旋閘氣缸7設于旋動閘板6的一側。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鑄造生產線裝置,確切地說是一種鑄球生產線裝置。該裝置包括機用金屬模具、環鏈式平車組、制芯機構、驅動機構等十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芯機構包括機架2、進料斗1、射沙機構和頂升機構;進料斗1和射砂機構位于機架2上部,頂升機構位于機架2底部。本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緊湊,整體布置節約空間;上下模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調整和維修方便,制造和運行成本低;整線機動性好,可連續運行,定點澆注,也可間斷生產。文檔編號B22D47/00GK2489900SQ01237700公開日2002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4日專利技術者陳宗明, 周利生 申請人:安徽省寧國市耐磨材料總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金屬模機械化鑄球生產線裝置,包括機用金屬模具、環鏈式平車組、開模機構、脫模機構、冷卻機構、制芯機構、噴涂機構、合模機構、清掃機構、振動機構、氣動機構、PLC控制機構、驅動機構十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制芯機構包括機架2、進料斗1、射沙機構和頂升機構;進料斗1位于機架2的頂部,與其對應的下方機架2上設有儲沙筒3,儲沙筒3的底面周邊均布著二個以上的射沙嘴5;芯模8對應設于儲沙筒3的下方; B、機架2的中部兩側分別對應設有邊滾托輪10; C、機架2的底面上設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型板12、壓緊缸13和頂升氣缸14;型板12正中底部為壓緊缸13,壓緊缸13的下部為連動的頂升氣缸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宗明,周利生,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寧國市耐磨材料總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4[中國|安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