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鐵行業中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它包括有大包、大包回轉平臺、稱臺,稱臺內安裝了測力傳感器,大包兩側設有耳軸;大包回轉平臺的兩側設有回轉臂,稱臺設置在回轉臂上,大包通過耳軸擱置在稱臺上,并將重量傳遞到測力傳感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傳感器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傳力端與稱臺表面間以平面接觸。由于面接觸是穩定的,因此在兩個傳感器之間不需要另外裝置“穩定”裝置。由于取消了穩定裝置,稱臺上的力就能全部作用在測力傳感器上。這種結構提高了鋼水稱重系統的精度,也消除了因穩定裝置產生的稱重故障,提高了稱重系統的穩定性。(*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鐵行業中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
技術介紹
為了保證連鑄鋼坯的質量,需要控制大包內鋼水的流出速度,因此要對大包內的鋼水通過稱重傳感器進行重量測量。在以往的技術中已經有將柱式測力傳感器12固定在稱臺內,稱臺設置在大包回轉臺的轉臂上。由于柱式傳感器與稱臺上臺面的接觸是球面10接觸方式(見圖1),由于大包轉臂的寬度有限,因此稱臺內只能裝置一個傳感器;但在長度上有足夠的尺寸,因此可以安裝兩個傳感器,這樣的結構使稱臺的上臺面不穩定。為了使稱臺上臺面穩定,在以往的技術中采用了在兩個傳感器之間裝置一個“穩定裝置”13,穩定裝置一般是采用“活塞”方式。由于活塞在使用中除經受垂直方向力作用外,還要經受側向力的作用,這樣使活塞受到損壞;另外由于現場環境惡劣,高溫和粉塵使活塞動作不靈活。由于活塞產生“故障”使稱臺上的鋼水重量不但作用在測力傳感器上,同時還作用在活塞上。結果鋼水重量測量誤差加大,有時使鋼水稱重系統失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提高鋼水稱重系統的精度和稱重系統的穩定性的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它包括有大包、大包回轉平臺、稱臺,稱臺內安裝了測力傳感器,大包兩側設有耳軸;大包回轉平臺的兩側設有回轉臂,稱臺設置在回轉臂上,大包通過耳軸擱置在稱臺上,并將重量傳遞到測力傳感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傳感器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傳力端與稱臺表面間以平面接觸。本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其中所述的橫橋式測力傳感器之間為兩個無隔斷設置。前述的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其中所述的橫橋式測力傳感器包括有外殼、傳力端、測力敏感片、電阻式應變片,其傳力端為一平面傳力端與稱臺之間平面觸接、所述的測力敏感片的周邊與外殼內表面過盈配合連接,所述的電阻應變片粘接在測力敏感片上。本技術是針對上述柱式傳感器的缺陷而設計的一種新型結構方式。這種橫橋式傳感器與稱臺的上臺面的接觸是“面”接觸方式。由于面接觸是穩定的,因此在兩個傳感器之間不需要另外裝置“穩定”裝置。由于取消了穩定裝置,稱臺上的力就能全部作用在測力傳感器上。這種結構提高了鋼水稱重系統的精度,也消除了因穩定裝置產生的稱重故障,提高了稱重系統的穩定性。本技術的目的、優點等,將通過下面優先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柱式傳感器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圖2為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橫橋式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橫橋式傳感器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圖3所示,本技術它包括有大包1、大包回轉平臺6、測力傳感器4、稱臺5,大包兩側設有耳軸3,大包回轉平臺的周邊設有回轉臂2,回轉臂2的上方設有稱臺5,大包的耳軸3擱置在稱臺5上,測力傳感器4設在稱臺5內。所述的測力傳感器4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傳力端與稱臺表面間以平面11接觸。如圖4所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包括有外殼7、測力敏感片8、電阻式應變片9,其傳力端為一平面傳力端與稱臺之間平面觸接、所述的測力敏感片8的周邊與外殼內表面過盈配合連接,所述的電阻應變片9粘接在測力敏感片上。當鋼水大包的重量傳遞到橫橋式傳感器的上方時,此力被傳感器的鋼性外殼傳遞到兩側的測力敏感器上,并造成電阻應變片產生與受力大小成比例的電阻變化。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特征是上下端面是平面型,因此,在兩個橫橋式測力傳感器之間無需增加穩定器為無隔斷設置。本技術在實際使用中,經過冶煉處理后的鋼水倒入連鑄工藝過程的大包(如圖2所示,又稱作盛鋼桶、鋼包、鋼水包)1內,大包通過耳軸3放置在位于大包回轉臺轉臂2的稱臺5上。在大包回轉臺上放置2臺大包,一臺用于澆鑄,另一臺處于待澆狀態。大包內的鋼水經過大包下部的水口流入中間包再流入結晶器進行連續鑄鋼。本技術是將安裝了橫橋式測力傳感器4的稱臺固定在大包回轉臺的轉臂上,大包的耳軸擱置在稱臺上,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4的上方有重力時,傳力端產生形變。形變通過傳遞到測力敏感片8,測力敏感片8的形變又造成電阻式應變片9的電阻變化。電阻的變化率與施加的重力有關。測量電阻的變化就可以測量重力值。由此來測量大包內的鋼水重量。實施例如圖5所示,是用于某鋼廠的大包稱重裝置。位于大包回轉臺6上的兩臺大包稱是各自獨立的鋼水稱重裝置。一側的大包稱由傳感器4、和算箱、信號變換器等組成。由于大包回轉臺有時是處于旋轉狀態,因此位于大包回轉臺上的稱重裝置的電源和變換以后的重量信號,是通過大包回轉臺的信號滑環進行的。除上述實施例外,本技術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它包括有大包、大包回轉平臺、稱臺,稱臺內安裝了測力傳感器,大包兩側設有耳軸;大包回轉平臺的兩側設有回轉臂,稱臺設置在回轉臂上,大包通過耳軸擱置在稱臺上,并將重量傳遞到測力傳感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傳感器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傳力端與稱臺表面間以平面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橫橋式測力傳感器之間為無隔斷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橋式測力傳感器包括有外殼、傳力端、測力敏感片、電阻式應變片,其傳力端為一平面傳力端與稱臺之間平面觸接、所述的測力敏感片的周邊與外殼內表面過盈配合連接,所述的電阻應變片粘接在測力敏感片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鋼鐵行業中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它包括有大包、大包回轉平臺、稱臺,稱臺內安裝了測力傳感器,大包兩側設有耳軸;大包回轉平臺的兩側設有回轉臂,稱臺設置在回轉臂上,大包通過耳軸擱置在稱臺上,并將重量傳遞到測力傳感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傳感器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傳力端與稱臺表面間以平面接觸。由于面接觸是穩定的,因此在兩個傳感器之間不需要另外裝置“穩定”裝置。由于取消了穩定裝置,稱臺上的力就能全部作用在測力傳感器上。這種結構提高了鋼水稱重系統的精度,也消除了因穩定裝置產生的稱重故障,提高了稱重系統的穩定性。文檔編號B22D2/00GK2868502SQ20062006936公開日2007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7日專利技術者趙陽基, 張揚林, 彭涼 申請人:鹽城阿薩諾稱重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鑄大包鋼水稱重裝置,它包括有大包、大包回轉平臺、稱臺,稱臺內安裝了測力傳感器,大包兩側設有耳軸;大包回轉平臺的兩側設有回轉臂,稱臺設置在回轉臂上,大包通過耳軸擱置在稱臺上,并將重量傳遞到測力傳感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力傳感器為橫橋式測力傳感器,橫橋式測力傳感器的傳力端與稱臺表面間以平面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陽基,張揚林,彭涼,
申請(專利權)人:鹽城阿薩諾稱重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