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戶體驗效果好的、結合上下文分析的智能終端上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包括用戶和智能終端,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與用戶進行具有上下文邏輯的對話。所述智能終端設有狀態存儲器和有限狀態機知識庫,智能終端將用戶輸入的自然語言轉化為字符串,智能終端在有限狀態機知識庫里檢索所述字符串代表的狀態,返回相應的應答,并且根據應答以及當前的狀態,參照有限狀態機知識庫內的規則,改變狀態儲存器內的狀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
技術介紹
很長時間以來,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交互方式大都停留在鼠標點擊圖標菜單、鍵盤輸入命令,最近發展到觸摸屏幕等。但顯然,這些交互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選擇,人機直接對話是非常有前景的交互方式。最近出現了許多基于經驗的對話系統,人通過語音或鍵盤等方式輸入自然語言以后,系統能夠返回相應的自然語言應答并執行相應的操作。但實際中,現有的對話系統只能對用戶當前輸入的話給出應答,并不能根據上下文給出更準確的應答,同時用戶需要時刻關注外部設備的工作狀態,對設備作出合理調度,這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大大降低了用戶體驗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戶體驗效果好的、結合上下文分析的智能終端上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智能終端上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包括用戶和智能終端,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與用戶進行具有上下文邏輯的對話,按照正確時序完成用戶安排執行的程序。進一步地,所述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和程序處理系統,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包括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和人工智能標記語言解釋器。智能終端內運行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由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和程序處理系統組成。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通過智能終端各種使用輸入輸出設備與人進行交互。程序處理系統在系統內部與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通訊交換信息,程序處理系統通過有線或無線傳感器網絡與外部設備連接,達到控制和獲取外部設備反饋的目的。進一步地,所述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包括應答規則。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內,狀態儲存器儲存當前狀態,對用戶的自然語言輸入除了給出應答外,還向程序處理系統傳送相關程序,讓外部設備執行相應的操作,最后根據當前狀態儲存器的狀態以及用戶輸入、程序處理系統反饋和系統應答參照知識庫內的規則做出狀態儲存器狀態的跳轉,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讓系統具有上下文邏輯,并且能夠按照正確的時序完成用戶安排執行的程序。進一步地,所述程序處理系統包括程序存儲器和程序運行控制器。程序處理系統通過與外部設備交互,控制外部設備以及收集外部設備的反饋。程序處理系統通過與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交互獲取新的程序同時將程序的運行狀態反饋給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進一步地,所述用戶的輸入信息經智能終端處理后轉換為字符串。更進一步地,所述輸入信息是語音或字符。進一步地,所述智能終端設有狀態存儲器和有限狀態機知識庫,智能終端將用戶輸入的自然語言轉化為字符串,智能終端在有限狀態機知識庫里檢索所述字符串代表的狀態,返回相應的應答,并且根據應答以及當前的狀態,參照有限狀態機知識庫內的規則,改變狀態儲存器內的狀態。進一步地,所述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的實現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初始化,加載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 步驟2,經過智能終端的預處理后,用于將用戶的輸入、程序處理系統反饋轉換成使用字符串記錄的自然語言表達; 步驟3,將字符串正規化,即將諸如“神馬”等不規范用語轉換為“什么”等規范用語;步驟4,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查詢相應的知識,當前狀態存儲器里的狀態與知識上標識的狀態匹配一致; 步驟5,根據查詢到的知識應答模版給出應答,根據當前狀態儲存器的狀態以及有限狀 態機知識庫內的規則做出狀態的跳轉,修改狀態儲存器里的內容; 步驟6,返回步驟2。更進一步地,所述智能終端是服務器、個人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更進一步地,所述智能終端和用戶有多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使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及智能終端,配合以批處理、循環處理的方式,使人機對話系統更加完善,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內設立狀態儲存器,使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編寫構造了有限狀態機(DFA)的知識庫,從而實現基于經驗的上下文推理,將用戶輸入的自然語言轉化為批處理的命令交由處理系統處理,近似于將自然語言轉化為計算機可分析執行的一段程序,處理系統對聯網內的各智能家電進行相關操作后,家電返回信號傳給智能體并最終應答用戶,進而大大提高了人管理、調度設備的效率,從而實現智能交互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智能終端自然語言運行系統結構示意 圖2為實施例中有限狀態機(DFA)的狀態轉換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的結構圖,該系統至少包含一個用戶和一個智能終端。智能終端內運行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由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和程序處理系統組成。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通過智能硬件終端各種使用輸入輸出設備與人進行交互。程序處理系統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內部與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通訊交換信息,程序處理系統通過有線或無線傳感器網絡與外部設備連接,達到控制和獲取外部設備反饋的目的。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由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和人工智能標記語言解釋器組成。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使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編寫,由解析器解釋執行。人工智能標記語言是一種擴展的XML語言。下面是人工智能標記語言使用到的標簽 I. category標簽用于標識一條知識。2. pattern是pattern子標簽,用于標識匹配輸入的正則表達式。3. template是pattern的子標簽,用于標識知識的應答模版。 4. random標簽用于從多個應答模版中抽取一個作為應答。5. Ii標簽用于標識random標簽內的每一個應答模版。6. srai標簽將標簽內的內容作為輸入重新處理。7. set標簽用于改變變量的值。·8. topic標簽,只有當前topic變量的值等于topic標簽里標注的值,系統才會匹配topic標簽里的知識,而且會優先匹配。9. think標簽內的內容不顯式返回給用戶。在匹配知識輸入模版的過程中,按照優先匹配文字,后匹配星號的原則進行。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體的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內,狀態儲存器儲存當前狀態,對用戶的自然語言輸入除了給出應答,并給程序處理系統發送程序,讓外部設備執行相應的操作,最后根據當前狀態儲存器的狀態以及用戶輸入或者程序處理系統反饋和系統應答參照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內的規則做出狀態的跳轉,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讓系統具有上下文邏輯,并且能夠按照正確的時序完成用戶安排執行的程序。在使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進行編寫知識庫的時候,使用topic變量作為狀態儲存器。以下是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的運作流程 步驟I,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初始化,加載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 步驟2,經過智能終端的預處理后,用于將用戶的輸入、程序處理系統反饋轉換成使用字符串記錄的自然語言表達; 步驟3,將字符串正規化,即將諸如“神馬”等不規范用語轉換為“什么”等規范用語;步驟4,在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查詢相應的知識,當前狀態存儲器里的狀態與知識上標識的狀態匹配一致; 步驟5,根據匹配到的知識應答模版給出應答,同時返回給計算機一段程序交由系統分析執行,如a、燒水;b、燒水完成后煮飯;c、煮飯完成后炒菜。之后根據當前狀態儲存器的狀態以及用戶輸入、外部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終端上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包括用戶和智能終端,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與用戶進行具有上下文邏輯的對話,按照正確時序完成用戶安排執行的程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終端上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包括用戶和智能終端,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與用戶進行具有上下文邏輯的對話,按照正確時序完成用戶安排執行的程序。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和程序處理系統,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智能體包括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和人工智能標記語言解釋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智能標記語言知識庫包括應答規則。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程序處理系統包括程序存儲器和程序運行控制器。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用戶的輸入信息經智能終端處理后轉換為字符串。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輸入信息是語音或字符。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運行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設有狀態存儲器和有限狀態機知識庫,智能終端將用戶輸入的自然語言轉化為字符串,智能終端在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展飛,吳賀俊,劉偉偉,趙勇健,葉浩榮,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