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鐵水計量裝置,具體是在鐵水車上計量轉爐入爐鐵水的裝置。目前,一般轉爐入爐鐵水的稱重是將鐵水車開到計量站的軌道衡上稱重,或用起重吊車稱重電子稱進行計量,然而,無論采取哪一種方法都只能對入爐鐵水計量,而不能實現對入爐鐵水重量進行可靠的控制。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鐵水車上不僅可以直接對入爐鐵水稱重,還同時可以使入爐鐵水量可靠地控制在設定范圍內的計量鐵水的裝置。本技術的一種鐵水車上計量鐵水的裝置,包括柱塞2、稱重傳感器3、球面體4、鐵水車支座5,它還有一個把稱重傳感器3安裝在柱塞2上,而柱塞2及傳感器3隨液面升降而升降的單作用液壓缸1;在卸荷時球面體4與鐵水車支座5的上表面之間有15—20毫米的距離;柱塞2舉升鐵水罐的距離為10—25毫米。在使用本技術時,將稱重傳感器安裝在單作用液壓缸的柱塞上,然后將其安裝在鐵水車的支座內,在卸荷時液壓缸處于回油狀態,傳感器的球面體與支座上表面有15—20毫米的距離,呈不接觸狀態;稱重時液壓缸將鐵水罐舉升進行稱重,不論是在混鐵爐下出鐵水或利用高爐鐵水折罐,都可以在鐵水車上實現直接計量,并對罐內鐵水量進行可靠的控制,當達到設定的鐵水量后停止出鐵,液壓缸回油卸荷,當鐵水罐回落到鐵水罐支座后,稱重傳感器即與鐵水罐脫離接觸。本技術由于只要對鐵水車的支座上加裝靠液壓升降的并內裝傳感器的柱塞,接通液壓系統油路及有關傳輸、顯示部分,即能可靠地控制鐵水設定重量。改進鐵于實施,并由于入爐鐵水量得到可靠控制,轉爐容積得到有效地利用,所以,降低了鋼鐵料和合金料的消耗,節省了資源與能源。本技術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方式及其附圖給出。附圖說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在鐵水車上計量鐵水的裝置,它包括柱塞(2)、稱重傳感器(3)球面體(4)、鐵水車支座(5),其特征在于它還有一個把稱重傳感器(3)安裝在柱塞(2)上,而柱塞(2)及傳感器(3)隨液面升降而升降的單作用液壓缸(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志敏,于傳家,馬春生,曹國藩,
申請(專利權)人:本溪鋼鐵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