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涉及冶金工業系統的無耐火磚臥式鋼錠澆注機,由分流器、底盤、傳動機構、壓模裝置、切分機構、泡沫陶瓷鋼液凈化器構成。分流器兩側對稱臥置鋼錠模,鋼錠模坐落在與水平線成15°夾角的八字形底盤的仿模V形槽中,取代立式鋼水罐、中注管、下湯道等設施,以下澆注法改為上澆注工藝,且消除了耐火磚的消耗,提高鋼錠質量和成材率及生產效率,具有較高的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技術在200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屬于治金工業系統澆注鋼錠的設備。鋼錠澆注的工藝直接影響到鋼錠質量及生產效率,我國長期以來用于鋼錠澆注的工藝方法具有二種其一,為上注法,就是將鋼液通過鋼水罐,由鋼錠模上帽口直接注入模內而形成鋼錠;其二為下注法,即鋼液通過鋼水罐注入澆注系統的中注管,再經由底部湯道分流到各鋼錠模內,形成鋼錠。各鋼廠多采取下注法,下注法的澆注系統包括鋼水罐、中注管、湯道、底盤、鋼錠模。且鋼水罐、中注管及湯道要用各種耐火磚,如棒芯磚、棒芯頭磚、水口磚、座磚、花盆磚、中注管磚和湯道磚等。下澆注鋼錠工藝存在下述問題1、工藝層次多,操作技術復雜,又需配置較多的設備(如需備吊車、鋼水罐、中注管等),耐火磚僅能一次性使用,建廠投資大。這些因素影響生產效率,使成材率降低,成本消耗加大;2、鋼液通過鋼水罐、中注管、湯道澆注系統,對0.5噸的中頻感應爐而言,每煉一爐鋼要消耗各種耐火磚80公斤以上。另外還需提高鋼液溫度50~80℃,造成熔煉時間延長,浪費能源,降低生產效率,鋼的成材率低,加大了成本消耗;3、下注工藝溫度偏高,容易造成焊模,影響鋼錠模壽命,勞動強度大;4、下注鋼液經過湯道,如果對各種耐火磚的泥口接縫操作不慎,在澆注過程中易帶入耐火材料,致使鋼中產生非金屬夾雜,影響鋼的質量,有時也可能出現漏鋼事故。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下注鋼錠工藝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無耐火磚臥式鋼錠澆注機”。它以對角線開式鋼錠模,對稱臥置排列在分流器及無耐火磚八字形鋼錠模底盤上,取代立式鋼水罐、中注管、下湯道等設施,以下澆注法改為上澆注工藝,且消除了耐火磚的消耗,提高鋼錠的質量和鋼錠的成材率及生產效率,具有較高的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1、減少了建廠投資,因不用吊車、鋼水罐、中注管及下湯道,采用該設備最少可減少20萬元的投資;2、經實驗證明以0.5噸中頻感應爐為例,每煉一噸鋼錠計算,年產1500噸,合計效益為53.19萬元,如下述(1)、可減少一次性耐火磚消耗169公斤,價值為182520元。720元/噸×0.169噸=121.68元121.68元×1500=182520元;(2)、每澆注一噸鋼錠,可節約80公斤鋼水,即提高成材率8%,其效益為342000(元/年)1500噸×8%=120噸。按2850元/噸計算,則為2850元/噸×120噸=342000(元/年);(3)、節約80公斤鋼水,對應節約的重熔電能為120度,(降低出鋼溫度50~60℃,節約的電能未計),其效益為7380元0.41元/度×120度×1500=7380元合計效益為53.19萬元。3、采用本設備,可簡化工藝程序,降低操作難度,杜絕操作不慎而產生的漏鋼事故,同時改善了勞動強度,促進安全生產;4、提高了鋼錠的澆注質量。且采用對角線開式鋼錠模結構,合模前可均勻涂刷石墨涂料,改善鋼錠內部質量和表面質量;5、本技術由于鋼錠模下模上端頭具有凹槽,可涂耐火材料,防止焊模,從而提高鋼錠模使用壽命;6、本技術由于采用切分傳動機構和對角線開式鋼錠模,脫模容易,改善了勞動強度;7、本技術由于采用底盤升降和水平位移傳動機構,確保鋼液始終注入帽口內,減少了澆注工藝層次,投資少,成本低,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8、本技術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無耐火磚裝置進行澆注,因此節省大量的耐火磚,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技術的具體構造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分流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底盤示意圖;圖4為底盤K向示意圖;圖5為鋼錠模示意圖。以下結合附圖詳述本技術的具體構造及工作細節。參照附圖1~5所示。“無耐火磚臥式鋼錠澆注機”由分流器7、底盤9、傳動機構11、壓模裝置10、鋼錠與分流湯道中凝固棒的切分機構1、泡沫陶瓷鋼液凈化器8等構成,如圖1所示。“無耐火磚臥式鋼錠澆注機”具有鋼液流分流器7,在分流器7的超大帽口25底部具有鋼液凈化器8,其目的是為了凈化鋼液。分流器7座落在底盤9的分流器槽30中。分流器7的兩側對稱臥置四個鋼錠模6,其座落在與水平線成15°夾角的八字形底盤9的仿模∨型槽31中,鋼錠模6的大頭端面與分流器7側面的每個分流湯道28通過鋼錠模6小端頭處的頂模機構13對接,頂模機構13通過螺栓緊固在底盤9的仿模∨型槽31下端部。每個鋼錠模6通過底盤9上方的壓模裝置10壓緊定位。鋼錠模6由上模33、底模34、分流器7側面和底板12形成密封空腔。在底盤9左端具有旋轉切分機構1,其用螺栓緊固在底盤9上。旋轉切分機構1的絲杠2,由分流器7左端的掛勾拖板3帶動分流器7移動,使分流器7與底盤9產生相對位移,實現切斷分流器7的分流湯道28內與鋼錠相連結的鋼棒,以便於脫模。底盤9座落在能夠升降和水平位移傳動機構11的上橫梁24上,傳動機構11的升降運動依靠電機16、傳動皮帶18、減速機19、聯軸器20、傳動絲杠21帶動外股桿14E處進行水平移動,從而改變內股桿15與外股桿14的夾角,來實現上橫梁24的升降運動。水平運動由人工移動傳動機構11的下橫梁22,靠車輪17的滾動來實現水平運動,從而達到鋼錠澆注的要求。分流器7是一個成倒梯形臺的長方體,由耐火材料29人工搗制成形的超大帽口25、主湯道27、8個分流湯道28和澆注時用的排氣孔26構成。超大帽口25搗制在長方體的一個端頭上,分流湯道28均勻分布在主湯道27的兩側,耐火材料29填充在超大帽口25、主湯道27、分流湯道28的四周。整個分流器7座落在底盤9中央的分流器槽30中,如圖2所示。底盤9的中央處為分流器槽30,其兩側為與水平線成15°角的八字形對稱排列的8個仿模∨型槽31,仿模∨型槽31的下端頭具有頂緊鋼錠模6的頂模傳動機構13,其通過螺栓緊固在仿模∨型槽31的下端頭,它的作用是確保鋼錠模6與分流器7和底板12形成密封空腔,如圖4、5所示。鋼錠模6是帶有止口36對角線兩開模,分為上模33和底模34。每個鋼錠模6的大頭端面與分流器7的每個分流湯道28對接,每個鋼錠模6的小頭端面與底板12封口,鋼錠模6座落在底盤仿模∨型槽31和頂模機構10上,為防止澆注過程中鋼液焊模,特在底模34上設計凹槽35,凹槽35內填充耐火材料29,如圖5所示。耐火材料利用拆出坩堝的廢石英砂料經破碎篩選的混合料,耐火粘土粉,硼酸粘結劑,并與適量的水均勻混合而成。傳動機構11是使底盤升降和水平位移的傳動機構11,具有外股桿14和內股桿15,其股桿一端分別在A、B處鉸接,另一端D、E具有滾輪23,分別可在上橫梁24和下橫梁22上滾動,內外股桿15、14在C處鉸聯接,由電機16通過傳動皮帶18傳到減速機19上,再由聯軸器20傳到絲杠21上,按著固定速度進行正反方向運轉,拖動外股桿14E端,以改變內外股桿15、14的夾角,從而實現座落在上橫梁24上的底盤9在高度方向上的720毫米升降運動,并通過人工移動傳動機構11的下橫梁22,實現水平位移,滿足鋼錠澆注工藝的技術要求,如圖1所示。壓模裝置10由吊環橫梁5和頂絲4構成,吊環掛在底盤耳子32上,旋轉頂絲4可壓住上模33,從而達到固定鋼錠模6的位置。鋼錠與分流湯道28中凝固棒的切分機構1裝配在底盤分流槽30的一端,與分流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涉及冶金工業系統的“無耐火磚臥式鋼錠澆注機”,其特征是由分流器(7)、底盤(9)、傳動機構(11)、壓模裝置(10)、鋼錠與分流湯道中凝固棒的切分機構(1)、泡沫陶瓷鋼液凈化器(8)構成;在分流器(7)的超大帽口(25)底部具有鋼液凈化器(8),分流器(7)座落在底盤(9)的分流器槽(30)中,分流器(7)的兩側對稱臥置四個鋼錠模(6),鋼錠模(6)座落在與水平線成15°夾角的八字形底盤(9)的仿模V型槽(31)中,鋼錠模(6)的大頭端面與分流器(7)側面的每個分流湯道(28)通過鋼錠模(6)小端頭處的頂模機構(13)對接,頂模機構(13)通過螺栓緊固在底盤(9)的仿模V形型槽(31)下端部,每個鋼錠模(6)通過底盤(9)上方的壓模裝置(10)壓緊定位;在底盤(9)左端具有旋轉切分機構(1),其用螺栓緊固在盤(9)上,底盤(9)座落在能夠升降和水平位移傳動機構(11)的上橫梁(24)上。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德喜,胡嘉第,漆德虎,于福昌,薄顯祿,
申請(專利權)人:呂德喜,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