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生成第一終端的固有的識別碼;在第一終端的畫面輸出上述生成的識別碼;用第二終端拍攝上述輸出的識別碼;在第二終端分析上述拍攝的識別碼;在上述第二終端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以使上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相互配對(Pairing)。本發明專利技術在移動通信終端中設置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輸出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從而若第二終端拍攝第一終端所生成的識別碼,則通過分析上述第二終端所拍攝的識別碼自動完成上述第一、第二終端之間的配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尤其涉及在移動通信終端中設置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輸出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從而當第二終端拍攝第一終端所生成的識別碼時,則通過分析上述第二終端所拍攝的識別碼自動完成上述第一、第二終端之間的配對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
技術介紹
近來,在與無線通信相關的
的開發方面,利用低費用、低功率的無線裝置或無線鏈接的技術成為主要的關注對象,與無線通信相關的各種技術得到開發和實現。藍牙(Bluetooth)是基于近距離無線技術的無線通信方式,運行于2. 4GHz的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頻帶,可在半徑IOm的距離內以最高IMbps的速度傳輸語音及數據,消耗功率很小,其應用范圍迅速擴大。尤其是,在移動通信終端中廣泛采用藍牙模塊,而為了在包含藍牙模塊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或移動通信終端和其他藍牙裝置之間進行通信,需要進行配對(Pairing)。在此,上述配對可通過認證(Authentication)、Pin碼、加密(Encryption)等過程完成,其中,認證(Authentication)是設置是否交換用于與其他藍牙裝置連接的PIN碼(傳送鍵)的過程;Pin碼與一種密碼相同,是在藍牙裝置之間統一 Pin碼的過程;而加密是對在藍牙裝置之間交換的數據進行加密的過程。一般而言,在包含藍牙模塊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進行配對時,首先搜索(search)周邊的裝置并在交換PIN碼之后進行連接。另外,若與非當前配對的藍牙裝置的其它藍牙裝置進行配對時,需要經過由用戶輸入PIN碼的過程。 另外,若要在移動通信終端之間進行藍牙通信,則每次都需要由用戶手動完成輸入PIN碼或密碼的過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其在移動通信終端中設置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輸出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從而若第二終端拍攝第一終端所生成的識別碼,則通過分析上述第二終端所拍攝的識別碼自動完成上述第一、第二終端之間的配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生成第一終端的固有的識別碼;在第一終端的畫面輸出上述生成的識別碼;用第二終端拍攝上述輸出的識別碼;在第二終端分析上述拍攝的識別碼;在上述第二終端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以使上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相互配對(Pairing)。在此,在上述第一、第二終端設置用于生成上述固有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用于分析上述拍攝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另外,上述識別碼由QR (Quick Response)碼構成。在此,上述在QR碼中包含相應終端的BD (Bluetooth Device)地址。根據本專利技術,在移動通信終端中設置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輸出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從而當第二終端拍攝第一終端所生成的識別碼時,則通過分析上述第二終端所拍攝的識別碼自動完成上述第一、第二終端之間的配對。附圖說明附圖的目的在于配合上述專利技術的詳細說明更 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思想,但本專利技術下述附圖事項的限制。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順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首先,用于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的術語不受詞典中定義的限制,而在專利技術人可為以最佳方式說明自己的專利技術而適當定義術語的概念的原則上,需解釋為符合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思想的意思和概念。因此,記載于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及表示于附圖中的結構只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非完全變現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思想,因此,在申請本專利技術時,可存在可替代的各種均等物和變形例。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順序圖。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生成第一終端的固有的識別碼(SlO);在第一終端的畫面輸出上述生成的識別碼(S20);用第二終端拍攝上述輸出的識別碼(S30);在第二終端分析上述拍攝的識別碼(S40);在上述第二終端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以使上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相互配對(Pairing) (S50)。在此,為了簡潔明了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重點記載第一、第二終端之間的一對一配對,但非限制,也可實現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一對一連接或一對多連接。首先,在第一終端生成第一終端的固有的識別碼(SIO )。在此,在上述第一、第二終端中,可設置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輸出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而且,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可整合為一個應用程序或設計成個別的應用程序設置于相應終端。接著,在上述第一終端生成的識別碼輸出至第一終端的畫面(S20)。在此,較佳地,上述識別碼由快速反應(QR,Quick Response)碼構成并在相應的終端生成及輸出,但非限制,也可由表示終端固有的信息的各種模式的識別碼構成。另外,上述在QR碼中包含相應終端的藍牙設備(BD,Bluetooth Device)地址以實現上述第一、第二終端的配對,但非限制,也可包括用于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連接的各種方式的地址系統、信息等。接著,用第二終端的攝像頭拍攝輸出至上述第一終端的畫面的第一終端的識別碼(S30)。接著,在第二終端分析所拍攝的第一終端的識別碼(S40)。接著,在上述第二終端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之后,利用上述信息以使上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相互配對(Pairing) (S50)。在此,上述第二終端通過分析上述第一終端的識別碼來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例如第一終端的BD地址,并利用上述BD地址自動嘗試與第一終端的配對,從而在連接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完成上述第一、第二終端的配對。如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在移動通信終端中設置生成固有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和分析輸出的識別碼的應用程序,從而若第二終端拍攝第一終端所生成的識別碼,則通過分析上述第二終端所拍攝的識別碼自動完成上述第一、第二終端之間的配對。 因此,移動通信終端的配對方法容易實現,從而使不能熟練使用的女性、兒童、老人等人群通過簡便的方法實現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通信。上述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而非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修改、變形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生成第一終端的固有的識別碼;在第一終端的畫面輸出上述生成的識別碼;用第二終端拍攝上述輸出的識別碼;在第二終端分析上述拍攝的識別碼;在上述第二終端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以使上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相互配對。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25 KR 10-2011-00737071.一種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配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生成第一終端的固有的識別碼; 在第一終端的畫面輸出上述生成的識別碼; 用第二終端拍攝上述輸出的識別碼; 在第二終端分析上述拍攝的識別碼; 在上述第二終端提取包含于上述識別碼內的信息,以使上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世镕,金桐均,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伊連特,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