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制冷壓縮機,該制冷壓縮機包括殼體(10)和氣缸體(11),所述殼體帶有抽吸-入口管(15),該抽吸-入口管具有通向該殼體(10)內部的出口噴嘴(15a),與設置有入口噴嘴(22)的進入管(21)結合的抽吸消音器(20)安裝到該氣缸體上。進入管(21)的入口噴嘴(22)可以與抽吸-入口管(15)的出口噴嘴(15a)相鄰設置。在入口噴嘴內部存在負壓或者該殼體(10)內部的制冷劑流體流偏轉的至少一個情況下,該入口噴嘴(22)允許氣相進入并將液相引向殼體(10)的、位于該入口噴嘴(22)之外的區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總體上涉及一種可應用于封閉式制冷壓縮機的抽吸裝置的結構性裝置。該裝置尤其是指用在舉例來說例如冰塊制造機的商業用途的制冷系統中的封閉式壓縮機的抽吸裝置。
技術介紹
例如普遍用于家用制冷家電中的(小型或中型)封閉式制冷壓縮機也可用于其他制冷系統中,舉例來說例如冰塊制造機中。在這種系統中,制冷系統中蒸發器的周期性除霜是通過從壓縮機排出的、加熱氣體形式的制冷流體本身進行的。在(小型或中型)制冷系統中,由于液體制冷劑的不完全汽化,液體制冷劑在吸入系統中的回流是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未在制冷回路中設置液體分離裝置,壓縮機可 能會損壞。液體回流的最常見原因有制冷系統中過量制冷劑負荷;蒸發器的不充分制冷;和膨脹裝置的錯誤調整。液體回流現象在大容量和低蒸發溫度的商用壓縮機中更為強烈。某些壓縮機(參見圖I和1A)具有開放式抽吸裝置,即通向殼體內部的、穿過殼體2的壁布置的抽吸一入口管I。利用這種結構,允許到達抽吸一入口管I的、氣體形式的制冷劑流體進入壓縮機的封閉式殼體2的內部,并且使制冷劑流體從殼體2的內部環境吸到抽吸消音器3的內部,進而吸到壓縮機的壓縮室內部。在這些已知的壓縮機中,抽吸聲消音器3設在封閉式殼體2的內部,與上述抽吸一入口管I間隔開并位于抽吸一入口管I上方。該抽吸裝置允許氣體形式的制冷劑流體在被吸入抽吸消音器3內部隨后被吸入壓縮室內部之前、存留在殼體2內部期間由于接觸壓縮機的熱元件而被加熱。殼體2內部的制冷劑流體的加熱不利于降低容積泵送能力以及因此降低壓縮機的能效。在JP2008-267365中給出這種結構的實施例,其中通過抽吸一入口管I的出口噴嘴Ia進入殼體2內部的流體流在到達抽吸消音器3的進入管5的入口噴嘴4之前被氣缸蓋偏轉,該入口噴嘴與抽吸一入口管I的出口噴嘴Ia間隔設置。此外還有已知的直吸式壓縮機(參見圖1B),其中將通過抽吸一入口管I返回壓縮機的氣體形式的制冷劑流被整體引向抽吸消音器3內部,而不允許進入封閉式殼體2的內部。在這類抽吸裝置中,通過抽吸一入口管I和抽吸消音器3使制冷劑流體吸入壓縮室,而未受到開放式抽吸裝置中壓縮機熱元件的影響,因此得到壓縮機的較高能效。然而,直吸式裝置(圖1B)只可用于不存在液態制冷劑流體進入壓縮機的壓縮室內的風險的應用中。然而,在例如用在冰塊制造機中的某些制冷系統中,應當通過壓縮機操作周期性地進行去除積聚在蒸發器區域中的冰的除霜操作。在這類除霜操作中,在制冷系統中的制冷劑流體的回路進行反向,因此通過壓縮機壓縮并加熱的制冷劑氣體被引向蒸發器進口而不是冷凝器的入口,就像其在常規制冷循環的正常操作期間一樣。在制冷系統已經進行循環反向的除霜操作期間,制冷劑流體在蒸發器內至少部分地凝結、轉為液相并返回壓縮機。該制冷系統在一段時間周期內保持在反向循環中工作,直到已經達到要求的除霜程度。一旦達到除霜程度,該制冷系統以常規方式工作,使通過壓縮機壓縮的氣相制冷劑流體引向冷凝器入口。在除霜操作期間離開蒸發器并且返回壓縮機的液相制冷劑流體必須使正常吸氣路徑轉向,以防止制冷液被壓縮機氣缸壓縮進而形成高內壓和對閥門、墊圈及壓縮機的其他部件的必然損壞。因此,在這些應用上不可能使用直吸。為了防止液體制冷劑流體進入抽吸室,某些壓縮機結構(特別是那些用于商業應用并且在操作期間經受液體回流的)具有抽吸消音器3,該消音器配有與抽吸一入口管I的出口噴嘴Ia間隔的制冷劑流體入口噴嘴4,該出口噴嘴Ia通向壓縮機殼體2內部。在JP2005-133707給出的方案中,抽吸聲消音器提供與抽吸一入口管內端間隔設置的制冷劑流體進入管。進入管提供大體上與抽吸一入口管內端對齊并且一致的制冷劑流體入口噴嘴,以包括限定為使通過抽吸一入口管接收的氣體制冷劑流體更好地進入的偏轉件。然而,在吸氣期間,抽吸一入口管內端和抽吸聲消音器的進入管的入口噴嘴之間的間距不足以防止液相的油或制冷劑流體被進一步吸入壓縮機內部,因而損壞壓縮機。 在冰塊制造機或存在液體制冷劑流體回流到壓縮室的風險的其它應用中使用的眾多封閉式壓縮機結構(參見圖I)中,根據開放式抽吸裝置,抽吸一入口管I與抽吸消音器3中的制冷劑氣體入口噴嘴4間隔設置,在殼體2內部大體上彼此對置。在這類安裝裝置中,盡管消除了液體制冷劑流體回流至壓縮室內部的風險,但是由于制冷劑流體的熱量,壓縮機的能效損失不可避免,因為制冷劑流體在被吸入抽吸消音器3內部以及由此吸入壓縮室內部之前進入封閉式殼體2內部。此外在本領域中已知的還有某些抽吸裝置,其旨在最小化或者排除液體制冷劑流體(乃至油)回流至抽吸消音器的風險,而不使封閉式殼體內部的制冷劑流體受到不希望的加熱。這些裝置的實施例可在專利JP2007-255245中查看。在JP2007-255245中給出的方案中,抽吸一入口管包括位于壓縮機殼體內部并由下部和上部形成的延伸部,下部與抽吸一入口管對齊用來臨時積聚抽吸流中偶然存在的液態制冷劑流體,上部相對于抽吸一入口管抬高從而僅僅引導氣態制冷劑流體并且具有相對于抽吸消音器的入口噴嘴軸向間隔的出口噴嘴。該噴嘴包括限定為使通過抽吸一入口管接收的氣態制冷劑流體更好地進入的偏轉件。應該注意到,設置偏轉件是合乎需要的,因為抽吸消音器的入口噴嘴具有與抽吸一入口管的內延伸部的上部出口噴嘴的軸線共面的軸線,但是后者由于空間原因形成有大約直角的二面角以防止到達內延伸部上部的所有液態制冷劑供給到抽吸消音器。在上述方案中,存在半直吸,據此偶然到達液體積聚器的液態制冷劑流體存放于此,直至達到能夠觸發閥門元件的確定體積,所述閥門元件例如在允許液體在殼體內部排出而不是引向壓縮室的積聚液體的壓力下打開的鉸接蓋(articulated cover)。雖然以上討論的上述方案最小化乃至減少液態制冷劑流體進入壓縮機的壓縮室,實施也是復雜和艱巨的,要求對一般情況下為具有兩個不同出口的輔助件形式的抽吸一入口管結構進行改變。
技術實現思路
取決于以上討論的不便之處以及已知結構性方案中的其它缺陷,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標是提供一種具有安裝在封閉式殼體內部的抽吸消音器類型的制冷壓縮機,帶有最小化乃至阻止液相制冷劑流體進入壓縮機的壓縮室內的抽吸裝置,而不會使通過壓縮機吸入的氣相制冷劑流體在封閉式殼體內部受到不希望的加熱,這種加熱會在正常冷卻操作中損害壓縮機的能效。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標是提供一種抽吸裝置,該裝置降低了成本并且不需要在壓縮機內部提供輔助件。本專利技術的抽吸裝置可用于制冷壓縮機中,這類制冷壓縮機包括帶有抽吸一入口管的封閉式殼體,該抽吸一入口管具有通向殼體內部的出口噴嘴,包括氣相和液相中至少一個的制冷劑流體流通過該出口噴嘴排到該殼體的內部;氣缸體,安裝在該殼體內部并且限定出具有由閥板封閉的一端的壓縮室;抽吸消音器,安裝到氣缸體上并且在外部包括進入管,具有轉向抽吸一入口管的入口噴嘴;和用于制冷劑流體流的出口管,具有通過該閥板與該壓縮室保持連通的端部噴嘴。在本專利技術的裝置中,進入管的入口噴嘴可與抽吸一入口管的出口噴嘴相鄰設置并設在抽吸一入口管的出口噴嘴的輪廓的軸向投影外部并轉向位于出口噴嘴和入口噴嘴之間的殼體區域。在入口噴嘴內部負壓或者殼體內部流體流偏轉的至少一種情況下,該入口 噴嘴允許氣相(如果制冷劑流體流中存在)進入而將液相(如果制冷劑流體流中存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M·西爾維里拉,M·皮羅瓦諾,C·克尼斯,E·R·伯格曼,
申請(專利權)人: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