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司機腳踏,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涉及具有該腳踏的混合動力車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司機在無極變速模式下駕駛車輛時,司機平時用于踏離合器踏板的腳可以踏在踏面板上,以符合司機的駕駛習慣,增加舒適感,當車輛需要使用傳統方式駕駛的時候,將腳踏本體繞合頁轉軸向后翻轉,然后腳踩離合器,使用傳統方式駕駛車輛,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司機駕駛混合動力車輛不習慣,容易疲勞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能源混合動力車輛,特別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司機腳踏。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的新一代新能源混合動力離合器踏板下方是平平的地板,由于司機駕駛傳統車輛時,腳幾乎不離開離合器腳踏,而新能源車輛的駕駛為無極變速和傳統駕駛雙重模式,在使用無級變速模式駕駛新能源汽車時,駕駛員原來踩在離合器上的腳,只能踏在平平的底板上,很不習慣,進而造成不舒服,容易產生駕駛疲勞,引發不必要的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司機腳踏,提高駕駛舒適度,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司機駕車不習慣,容易疲勞的問題,同時,本技術還提供具有該腳踏的混合動力車輛。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一種司機腳踏,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所述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所述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所述腳踏本體橫截面為三角形,所述支撐體為L形支撐體,包括支撐板和底板,所述底板與所述踏面板在鄰近所述合頁軸的一端形成開口,對應的所述合頁片由該開口處插入所述腳踏本體中并固定在所述踏面板的內表面。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包括車體,該車輛還包括設于車體內駕駛區的司機腳踏,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所述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所述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且所述踏面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所述腳踏本體橫截面為三角形,所述支撐體為L形支撐體,包括支撐板和底板,所述底板與所述踏面板在鄰近所述合頁軸的一端形成開口,對應的所述合頁片由該開口處插入所述腳踏本體中并固定在所述踏面板的內表面。該踏面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夾角的角度為30°,所述腳踏繞所述合頁轉軸的轉動角度范圍為大于或等于141°。本技術腳踏的踏面板的底部與合頁的一個合頁片固連,合頁的另一合頁片用于固定在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上,司機在無極變速模式下駕駛車輛時,司機平時用于踏離合器踏板的腳可以踏在踏面板上,以符合司機的駕駛習慣,增加舒適感,當車輛需要使用傳統方式駕駛的時候,將腳踏本體繞合頁轉軸向后翻轉,然后腳踩離合器,使用傳統方式駕駛車輛,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司機駕駛混合動力車輛不習慣,容易疲勞的問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中腳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車輛駕駛區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車輛駕駛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做詳細描述一種司機腳踏實施例,如圖I所示,包括合頁4和腳踏本體,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2及與該踏面板2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2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6夾角為30°銳角的塊狀支撐體I合頁4包括合頁軸和兩個合頁片,合頁4的另一個合頁片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3固連。 本技術腳踏的踏面板的底部與合頁的一個合頁片固連,合頁的另一合頁片用于固定在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上,司機在無極變速模式下駕駛車輛時,該踏面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夾角為銳角,司機平時用于踏離合器踏板的腳可以踏在踏面板上,以符合司機的駕駛習慣,增加舒適感,當車輛需要使用傳統方式駕駛的時候,將腳踏本體繞合頁轉軸向后翻轉,然后腳踩離合器,使用傳統方式駕駛車輛,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司機駕駛混合動力車輛不習慣,容易疲勞的問題。在本技術司機腳踏安裝結構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支撐體為L形支撐體,該支撐體包括支撐板和底板,該支撐體與踏面板構成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腳踏本體,底板與踏面板在鄰近合頁軸的一端形成開口,合頁4的一個合頁片由該開口處插入腳踏本體中并固定在踏面板的內表面;在本技術司機腳踏安裝結構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支撐體還可以為柱狀、圓臺等形狀;在本技術司機腳踏安裝結構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固定在踏板內表面的合頁片,還可以改為固定在踏板的外表面。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實施例,如圖1-3所示,包括車體5,該車輛還包括設于車體5內駕駛區的司機腳踏6,該腳踏包括合頁4和腳踏本體,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2及與該踏面板2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2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6夾角為30°銳角的塊狀支撐體I合頁4包括合頁軸和兩個合頁片,合頁4的另一個合頁片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3固連。腳踏本體繞合頁軸轉動角度等于141°。在本技術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支撐體為L形支撐體,該支撐體包括支撐板和底板,該支撐體與踏面板構成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腳踏本體,底板與踏面板在鄰近合頁軸的一端形成開口,合頁4的一個合頁片由該開口處插入腳踏本體中并固定在踏面板的內表面;在本技術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支撐體還可以為柱狀、圓臺等形狀;在本技術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固定在踏板內表面的合頁片,還可以改為固定在踏板的外表面;在本技術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其他實施例中,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腳踏翻轉角度還可以為145°、150°等。權利要求1.一種司機腳踏,其特征在于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所述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所述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司機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本體橫截面為三角形,所述支撐體為L形支撐體,包括支撐板和底板,所述底板與所述踏面板在鄰近所述合頁軸的一端形成開口,對應的所述合頁片由該開口處插入所述腳踏本體中并固定在所述踏面板的內表面。3.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包括車體,其特征在于該車輛還包括設于車體內駕駛區的司機腳踏,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所述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所述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其特征在于且所述踏面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本體橫截面為三角形,所述支撐體為L形支撐體,包括支撐板和底板,所述底板與所述踏面板在鄰近所述合頁軸的一端形成開口,對應的所述合頁片由該開口處插入所述腳踏本體中并固定在所述踏面板的內表面。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其特征在于該踏面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夾角的角度為30°,所述腳踏繞所述合頁轉軸的轉動角度范圍為大于或等于141°。專利摘要本技術的一種司機腳踏,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司機腳踏,其特征在于:該腳踏包括腳踏本體和合頁,所述腳踏本體包括踏面板以及與該踏面板固連的用于支撐該踏面板使得該踏板在司機踩踏時與所述地板夾角為銳角的支撐體,所述合頁包括合頁軸、與該踏面板底部固連的合頁片以及另一個用于與車輛離合器踏板下方的地板固連合頁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衛鋒,趙剛,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