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包括料筒本體,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料筒本體中或附著在所述料筒表面的冷卻介質循環裝置。冷卻介質循環裝置是一種開在料筒本體側壁中的冷卻介質循環孔,冷卻介質循環孔的設置方式如下:從料筒本體的端部對稱開有兩個向料筒中段延伸的盲孔,在料筒本體中段的壁上設有將兩個盲孔連通的環形孔道。通過直接在料筒的本體上開設冷卻介質流動孔,或在其外表面套設冷卻套筒,在冷卻套筒中設置冷卻介質循環,從冷卻介質進口進入的冷卻介質流過料筒外表面后再從冷卻介質出口流出,流走的冷卻介質可直接將料筒上的熱量帶走,可避免合金液的熱量傳遞到頭板,防止頭板在頻繁的冷熱變化中斷裂,延長了料筒和錘頭的壽命。(*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冷室壓鑄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冷室壓鑄機中的料筒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有一種冷室壓鑄機,在進行射料壓鑄時,需要對料筒進行冷卻,通過對料筒的冷卻,可有效防止合金料液粘附在料筒的內表面上,避免損傷料筒表面和錘頭表面,為防止上述問題發生,通常都是采取在頭板中開設冷卻水循環進行冷卻,冷卻水循環與料筒有一段距離,是一種間接冷卻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的冷卻效果較差,有的則不進行冷卻,使得料筒和錘頭的壽命短,需經常更換,影響生產和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這種裝置的冷卻效果好,可延長料筒和錘頭的使用壽命。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構造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包括料筒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料筒本體中或附著在所述料筒表面的冷卻介質循環裝置。在上述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中,所述冷卻介質循環裝置是一種開在所述料筒本體側壁中的冷卻介質循環孔,冷卻介質循環孔的設置方式如下從料筒本體的端部開有兩個向料筒中段延伸的盲孔,在料筒本體中段的壁上設有將兩個盲孔連通的環形孔道。在上述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中,冷卻介質循環裝置是一種套設在所述料筒本體外圓表面的的冷卻套筒,在所述冷卻套筒的內孔中設有冷卻介質循環,在套筒的壁上開有與冷卻介質循環兩端相連通的冷卻介質進出接口。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通過直接在料筒的本體上開設冷卻介質流動孔,或在其外表面套設冷卻套筒,在冷卻套筒中設置冷卻介質循環,從冷卻介質進口進入的冷卻介質流過料筒外表面后再從冷卻介質出口流出,流走的冷卻介質可直接將料筒上的熱量帶走,可避免合金液的熱量傳遞到頭板,防止頭板在頻繁的冷熱變化中斷裂,延長了料筒和錘頭的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實施例一的主視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實施例二的主視剖視圖;圖3是圖1所示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中冷卻套筒的內孔構造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參照圖1,提供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在料筒本體1側壁中開設有冷卻介質循環孔8、9,冷卻介質循環孔8、9的設置方式如下從料筒本體1的端部對稱開有兩個或4個向料筒中段延伸的盲孔8、9,在料筒本體1中段的壁上設有將兩個盲孔連通的環形孔道10。在需要冷卻時,可將冷卻介質進出管分別與料筒本體端部的進出接口相連接,在冷卻介質的進管中加入冷卻介質(可以是冷卻水),冷卻介質流經至該盲孔底部后,再流過與其相連通的環形孔道從另一個盲孔流出,水流可直接將料筒上的熱量帶走,可以對料筒表面進行冷卻,避免合金液粘附在料筒表面,防止錘頭與料筒在相對運動中損壞料筒和錘頭表面,可避免合金液的熱量傳遞到頭板,防止頭板在頻繁的冷熱變化中斷裂,延長料筒和錘頭的壽命。實施例二,參照圖3、圖4,提供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設有料筒1,在料筒1出口端的外圓周上的設有一冷卻套筒2,在冷卻套筒2的內孔中設有水流循環7,水流循環7的兩端開有環形的進水槽和出水槽,在冷卻套筒2的壁上開有與水流循環7的相連通的進、出水接口4、5。水流循環7可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來實現可以是一種可供水流直接從進水槽的一端流向出水槽端的環形槽。這種方式的冷卻效果不是很好。另一種方式如圖2所示,是一種制作在冷卻套筒2的內孔上的螺旋槽201,這種結構的優點在于,螺旋槽201的結構相當于延長了水流流過料筒1表面的長度,冷卻水可充分冷卻料筒1的表面。水流循環的結構也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兩種結構,還可以采用其它有結構來實現。參照圖1,為防止水從套筒2的兩端泄漏,在套筒2的內孔的進出水口的外側各設有一個密封圈3、6,密封圈3、6可設置冷卻套筒2的密封圈槽中。進、出水接口3、6可采用螺紋接口。在需要冷卻時,可將進出水管與冷卻套筒的進出水接口3、6相連接,在進水管中加入冷卻水,水流流經套筒的螺旋內孔時,水流可直接將料筒上的熱量帶走,再從出水口6流出,可避免合金液的熱量傳遞到頭板,防止頭板在頻繁的冷熱變化中斷裂,延長了料筒和錘頭的壽命。權利要求1.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包括料筒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料筒本體中或附著在所述料筒表面的冷卻介質循環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介質循環裝置是一種開在所述料筒本體側壁中的冷卻介質循環孔,冷卻介質循環孔的設置方式如下從料筒本體的端部對稱開有兩個或4個向料筒中段延伸向料筒中段延伸的盲孔,在料筒本體中段的壁上設有將兩個盲孔連通的環形孔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冷卻介質循環裝置是一種套設在所述料筒本體外圓表面的的冷卻套筒,在所述冷卻套筒的內孔中設有冷卻介質循環,在套筒的壁上開有與冷卻介質循環兩端相連通的冷卻介質進出接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介質循環兩端的外側還設有密封圈。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介質循環是一種可供冷卻介質直接從冷卻介質進口端流向冷卻介質出口端的環形槽。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介質循環是一種制作在冷卻套筒內孔上的螺旋槽。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介質進出接口是一種螺紋接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包括料筒本體,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料筒本體中或附著在所述料筒表面的冷卻介質循環裝置。冷卻介質循環裝置是一種開在料筒本體側壁中的冷卻介質循環孔,冷卻介質循環孔的設置方式如下從料筒本體的端部對稱開有兩個向料筒中段延伸的盲孔,在料筒本體中段的壁上設有將兩個盲孔連通的環形孔道。通過直接在料筒的本體上開設冷卻介質流動孔,或在其外表面套設冷卻套筒,在冷卻套筒中設置冷卻介質循環,從冷卻介質進口進入的冷卻介質流過料筒外表面后再從冷卻介質出口流出,流走的冷卻介質可直接將料筒上的熱量帶走,可避免合金液的熱量傳遞到頭板,防止頭板在頻繁的冷熱變化中斷裂,延長了料筒和錘頭的壽命。文檔編號B22D17/22GK2805990SQ20052006100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2日專利技術者陳勇 申請人:陳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室壓鑄機料筒冷卻裝置,包括料筒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料筒本體中或附著在所述料筒表面的冷卻介質循環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勇,
申請(專利權)人:陳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