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所述極片供料機構包括極片固定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的極片放料支撐軸、極片張力檢測部、極片張力調節部、極片接帶部、極片除塵部、極片測長部、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位于所述極片放料支撐軸的右側,所述極片張力檢測部位于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的下方,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通過一組直線導軌垂直設置或水平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并通過氣缸或電機實現其張力平衡控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通過設置極片張力檢測部和極片張力調節部來實現對極片張力的精確控制,以維持極片張力的一致性,藉此,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品質。(*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池卷繞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卷繞機上的極片供料機構。
技術介紹
電池卷繞機通常包括用以放置正極片卷料的正極片供料機構、用以放置負極片卷料的負極片供料機構、用以放置隔膜卷料的極片供料機構以及卷繞機構,正、負極片以及隔膜卷料經卷繞機構卷成電池電芯。一般的,極片供料機構還包括極片張力機構,但現有的極片張力機構不能有效地控制極片的張力,造成極片張力不均,影響電池的品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所存在的極片張力不均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所述極片供料機構包括極片固定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的極片放料支撐軸、極片張力檢測部、極片張力調節部、極片接帶部、極片除塵部、極片測長部、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位于所述極片放料支撐軸的右側,所述極片張力檢測部位于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的下方,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通過一組直線導軌垂直設置或水平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并通過氣缸或電機實現其張力平衡控制。所述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中,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包括第一過渡輪、第二過渡輪、滑動塊和直線導軌,所述第一過渡輪和第二過渡輪分別設置于所述滑動塊的兩端,所述滑動塊位于該直線導軌上并可在所述直線導軌上垂直或水平滑動。所述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中,所述極片供料機構還包括極片糾偏感應部,所述極片糾偏感應部則設置于該極片固定板的外側。所述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中,所述極片除塵部具有毛刷、主輥筒、輔助輥筒和主輔集塵槽,主輥筒、輔助輥筒和一主輔集塵槽形成一封閉空間。所述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中,所述極片測長部包括測長輥筒及與測長輥筒相連的編碼器。所述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中,所述極片供料機構還包括驅動馬達部和糾正馬達部,所述驅動馬達部和所述糾正馬達部位于所述極片固定板異于所述極片放料支撐軸的另一側,所述驅動馬達部驅動所述極片放料支撐軸旋轉,所述糾偏馬達部驅動所述極片固定板前后移動。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通過設置極片張力檢測部和極片張力調節部來實現對極片張力的精確控制,以維持極片張力的一致性,藉此,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品質。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圖I所示,其為本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11包括極片放料支撐軸110、極片接帶部111、極片除塵部112、極片張力檢測部114、極片張力調節部115、極片測長部116以及極片糾偏感應部119。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114位于所述極片放料支撐軸110的右側,所述極片張力檢測部112位于所述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114的下方。極片放料支撐軸110、極片接帶部111、極片除塵部112、極片張力檢測部114、極片張力調節部115以及極片測長部116固定于極片固定板1110的豎直平面上,極片固定板1110通過導桿17固定在基體100上,極片糾偏感應部119則設置于該極片固定板1110的外側,其中,極片張力調節部114垂直設置 在極片固定板1110上。極片供料機構11還包括驅動馬達部117和糾正馬達部118,其位于固定板1110異于極片放料支撐軸110的另一側,驅動馬達部117驅動極片放料支撐軸110旋轉,以進行放卷作業,糾偏馬達部118驅動極片固定板1110前后移動,以進行糾偏作業。極片放料支撐軸110為一圓柱形滾輪,其上可放置多層極片30,極片30圍繞極片放料支撐軸110卷成圈狀。極片接帶部111為垂直工作,其包括2個按壓手柄1111和2個與按壓手柄相對的壓塊1113,壓塊1113設置于所述按壓手柄1111的下方。當需更換新的極片卷料時,撥動2個按壓手柄1111,使壓塊1113壓住極片30,然后切斷極片30,接著,再撥動其中一個按壓手柄1111,使其相對的壓塊1113松開,然后更換新的極片卷料,再撥動該壓塊手柄1111,壓塊1113壓住新更換的極片卷料,最后,再將新的極片卷料與舊的極片卷料相接合,完成新舊極片卷料的接合。極片供料機構11包括兩個極片除塵部112,每一極片除塵部112都具有一毛刷、主輥筒、輔助輥筒和一主輔集塵槽,主輥筒、輔助輥筒和一主輔集塵槽形成一封閉空間。毛刷用于刷除極片30上的粉塵,主輔集塵槽用于裝刷落的粉塵,在外部驅動下,落入主輔集塵槽中的粉塵被吸塵部113吸走。本技術設置兩個極片除塵部112的目的在于能夠對極片30的正反面進行除塵,以提高極片30的除塵效果。極片張力檢測部114部用于檢測極片30在輸送工程中極片張力變化范圍是否超過指定范圍。極片張力調節部115通過一組直線導軌1154垂直或水平設置在極片固定板1110上,并并通過氣缸或電機實現其張力平衡控制。極片張力調節部115包括滑動塊1151、第一過渡輪1153、第二過渡輪1152以及直線導軌1154,第一過渡輪1153和第二過渡輪1152安裝在滑動塊1151的上下端部,所述滑動塊1151位于支撐軸1154的上方并可在直線導軌1154上垂直或水平滑動,當極片張力檢測部114檢測到極片30的張力變化范圍超過指定范圍時,驅動滑動塊1151在直線導軌1154上移動,以實現對極片張力的調節,進而對極片張力進行精確的控制,提高極片張力的一致性。極片測長部116用于測量極片30經過極片測長部116的長度,極片測長部116模塊式地安裝在極片固定板1110上,其包括測長輥筒及與測長輥筒相連的編碼器,其通過記錄測長輥筒旋轉的圈數來控制極片30的放卷長度。當極片30經過上述各功能部件處理后將輸送至卷繞機構卷繞成電池電芯,在卷繞前,為了防止極片30跑偏移位,造成極片30與隔膜不能按一定的順序卷繞,在卷繞機構與極片供料機構11之間設有一極片糾偏感應部119,極片糾偏感應部119具有檢測系統和測量系統,當極片糾偏感應部119的檢測系統檢測到極片30發生偏移時,其測量系統測量出極片30偏移的位移量,并觸發相應的糾偏馬達部118動作,糾偏馬達部118驅動極片固定板1110相對于基體100前后移動,從而將發生偏移的極片糾正到設定位置上,實現對極片30的整體糾偏。綜上所述,本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通過設置極片張力檢測部和 極片張力調節部來實現對極片張力的精確控制,以維持極片張力的一致性,另外,本技術的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設置還設置極片除塵部、極片張力檢測部及極片糾偏感應部等功能部件對極片進行處理,以提高極片的品質,并且本技術采用極片供料機構吸塵效果好,糾偏效果佳,藉此,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品質。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運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極片供料機構包括極片固定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的極片放料支撐軸、極片張力檢測部、極片張力調節部、極片接帶部、極片除塵部、極片測長部、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卷繞機的極片供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極片供料機構包括極片固定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的極片放料支撐軸、極片張力檢測部、極片張力調節部、極片接帶部、極片除塵部、極片測長部、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位于所述極片放料支撐軸的右側,所述極片張力檢測部位于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的下方,所述極片張力調節部通過一組直線導軌垂直設置或水平設置在所述極片固定板上,并通過氣缸或電機實現其張力平衡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鴻俊,趙偉,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雅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