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包括轎廂箱體和電梯井,所述轎廂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磁體單元,其中相鄰的磁體單元極性相反,在電梯井井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懸浮導向繞組,還包括磁懸浮控制器,所述懸浮導向繞組與磁懸浮控制器連接,相鄰的懸浮導向繞組極性相反;通過磁體單元及懸浮導向繞組的相互作用力控制電梯在井道的運行,不需要線纜及對重對電梯進行操作,克服了傳統轎廂的對重平衡,減少了材料的損害,能延長電梯的使用壽命,降低電梯的維護價格,而且磁懸浮動力電梯的速度更高、能耗更低且噪音少,十分適合在高樓層的建筑中使用,對于推動我國高樓層智能電梯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梯,特別是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
技術介紹
目前,電梯一般是通過控制電機轉動線纜使電梯轎廂上下移動,線纜的一端與電梯轎廂連接,另一端還連接有與電梯轎廂匹配的對重,隨著樓宇樓層的不斷升高,對于傳統的電梯需要較長的線纜,導致電梯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通過線纜拉動電梯轎廂,其速度慢,在上升的時候需要較多的時間,而且隨著其長度的增加線纜的重量也大大增加,使線纜所受到的拉力更大,如果線纜發生斷裂,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現有的懸浮技術以氣墊懸浮和磁懸浮為主,磁懸浮技術不僅無接觸、無磨損、速度高,無須潤滑和密封、無環境污染,功耗低、節能環保,精度高、抗振動、無噪音改善設備的運行條件,而且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磁懸浮技術被大量應用于磁懸浮列車上,若能將磁懸浮技術應用于電梯中,就可解決傳統電梯安全性差、速度慢、能耗高、器件材料容易損耗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速度快、能耗低、噪音少的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本技術解決其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包括轎廂箱體和電梯井,所述轎廂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磁體單元,其中相鄰的磁體單元極性相反,在電梯井井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懸浮導向繞組,還包括用于控制多個懸浮導向繞組極性的磁懸浮控制器,所述懸浮導向繞組與磁懸浮控制器連接,磁懸浮控制器輸出電流控制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相鄰的懸浮導向繞組極性相反。轎廂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磁體單元,電梯井井壁上間隔設置多個懸浮導向繞組,當轎廂箱體在電梯井井道中運行時,磁懸浮控制器控制電梯井側壁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及其磁性強度,使處于磁體單元下方或與其平行的最接近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與之相同,處于磁體單元上方最接近的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與之相反;處于磁體單元下方最接近的懸浮導向繞組對磁體單元產生向上的排斥力,處于磁體單元上方最接近的懸浮導向繞組對磁體單元產生向上的吸引力,從而使轎廂箱體向上運動,當磁體單元上升后,磁懸浮控制器適時通過控制懸浮導向繞組的電流流向改變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從而確保處于磁體單元下方或與其平行的最接近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與之相同,處于磁體單元上方最接近的懸浮導向繞組的極性與之相反,使轎廂箱體能一直向上運動,完成電梯的功能。進一步,相鄰磁體單元磁極的間距與相鄰懸浮導向繞組磁極的間距相同。該設置使磁體單元與懸浮導向繞組間的作用力更好,而且能減少系統的復雜性。進一步,電梯井井壁極性相同的多個懸浮導向繞組相互串聯成單極懸浮導向組,所述單極懸浮導向組的一端與磁懸浮控制器相連。極性相同的懸浮導向繞組以串聯的方式與磁懸浮控制器相連,能確保懸浮導向繞組的磁極呈交錯分布,不僅能降低系統電路及布線的復雜性,而且能提高磁懸浮動力電梯的穩定性。進一步,轎廂箱體的兩側設有導靴,電梯井井壁設有與導靴相匹配的導軌。導靴能提高本將轎廂固定在導軌上,讓轎廂只可以上下移動,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進一步,所述相鄰極性相反的磁體單元縱向設置在導靴上。磁體單元設置在導靴上,不僅其受力方式更好,而且能使電梯的運行更加平穩。進一步地,所述導靴的兩個內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一導向線圈和第二導向線圈,導軌與導靴內側壁相對的兩個外壁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導向線圈磁極相對應的第一導向磁極和與第二導向線圈磁極相對應的第二導向磁極,所述第一導向線圈、第二導向線圈的極性分別與第一導向磁極、第二導向磁極的極性相反。第一導向線圈與第一導向磁極產生吸引力,在導靴另一邊的第二導向線圈與第二導向磁極產生相同的吸引力,既限定了導靴在導軌上的位置,又能防止導靴與導軌接觸,從而減少導靴與導軌間的摩擦力,使電梯運行的速 度更快、噪聲更少。進一步地,作為上述的另一種改進,所述導靴的兩個內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一導向線圈和第二導向線圈,導軌與導靴內側壁相對的兩個外壁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導向線圈磁極相對應的第一導向磁極和與第二導向線圈磁極相對應的第二導向磁極,所述第一導向線圈、第二導向線圈的極性分別與第一導向磁極、第二導向磁極的極性相同。第一導向線圈與第一導向磁極產生排斥力,在導靴另一邊的第二導向線圈與第二導向磁極產生相同的排斥力,既限定了導靴在導軌上的位置,又能防止導靴與導軌接觸,從而減少導靴與導軌間的摩擦力,使電梯運行的速度更快、噪聲更少。進一步,所述導靴的兩個內側壁上分別設有兩個第一導向線圈和兩個第二導向線圈。兩個導向線圈分別與其對應的導向磁極產生具有一定角度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不僅能防止導靴在前后方向上與導軌接觸,而且能防止導靴在左右方向上與導軌接觸。優選地,根據實際的需要,所述磁體單元為電磁體或永磁體或超導磁體。優選地,根據實際的需要,所述第一導向磁極和第二導向磁極為電磁體或永磁體或超導磁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采用的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本技術在轎廂箱體的左右側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磁體單元,在電梯井井壁上間隔設置多個懸浮導向繞組,通過磁體單元及懸浮導向繞組的相互作用力控制電梯在井道的運行,不需要線纜及對重對電梯進行操作,克服了傳統轎廂的對重平衡,減少了材料的損害,能延長電梯的使用壽命,降低電梯的維護價格,而且磁懸浮動力電梯的速度更高、能耗更低且噪音少,不需要傳統的線纜帶動其運動,十分適合在高樓層的建筑中使用,對于推動我國高樓層智能電梯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磁懸浮動力電梯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磁懸浮動力電梯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磁體單元及懸浮導向繞組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導靴和導軌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導靴和導軌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磁懸浮動力電梯的運行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包括轎廂箱體I和電梯井,所述轎廂箱體I的左右兩側設有導靴12,電梯井井壁2設有與導靴12相匹配的導軌22,導靴12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磁體單元11,相鄰的磁體單元11極性相反,如圖3所示, S極磁體單元和N極磁體單元交錯排布,相應地,在電梯井井壁2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懸 浮導向繞組21,相鄰磁體單元11磁極的間距與相鄰懸浮導向繞組21磁極的間距相同,其中相鄰的懸浮導向繞組21的極性相反,如圖3所示排列的S極懸浮導向繞組和N極懸浮導向繞組,S極懸浮導向繞組和N極懸浮導向繞組分別互相串聯且分別與磁懸浮控制器3相連,磁懸浮控制器3通過控制懸浮導向繞組21的電流流向的改變懸浮導向繞組21的磁極極性,使其呈交錯分布。電梯導靴上的磁極單元與懸浮導向繞組21之間產生向上的相互作用力使轎廂箱體I在電梯井井道中升降,具體工作過程參照圖6所示,由于導靴上的各個磁體單元11的受力情況相同,在此主要針對導靴上的一個S極磁體單元15來說明轎廂箱體I的運行過程,當轎廂箱體I在電梯井井道中上升時,磁懸浮控制器3控制電梯井側壁懸浮導向繞組21的極性及其磁性強度,使與S極磁體單元15下方或與其平衡最接近的懸浮導向繞組21為S極,與S極磁體單元15上方最接近的懸浮導向繞組21的極性為N極,處于S極磁體單元15下方的S極懸浮導向繞組與S極磁體單元15相互排斥產生傾斜向上的排斥力,處于S極磁體單元15上方的N極懸浮導向繞組與S極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磁懸浮動力電梯,包括轎廂箱體(1)和電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轎廂箱體(1)的左右側壁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磁體單元(11),其中相鄰的磁體單元(11)極性相反,在電梯井井壁(2)上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懸浮導向繞組(21),還包括用于控制多個懸浮導向繞組(21)極性的磁懸浮控制器(3),所述懸浮導向繞組(21)與磁懸浮控制器(3)連接,磁懸浮控制器(3)輸出電流控制懸浮導向繞組(21)的極性,相鄰的懸浮導向繞組(21)極性相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溫俊輝,馮肇輝,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珠江中富電梯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