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屬于縫紉機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產生撞針現象導致的工作不連貫、影響生產效率等問題。本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包括可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定刀、連桿及剪線電磁鐵,定刀固定在縫紉機機座上,動刀及連桿的一端固定在剪線刀架上,剪線刀架套裝在下軸上,連桿的另一端與傳動桿的一端鉸接,傳動桿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連接,抬牙軸上安裝有剪線凸輪,剪線凸輪位于傳動桿的一側,傳動桿上固定有與剪線凸輪配合帶動傳動桿移動的圓柱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剪線精度高、操作簡便、結構簡單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縫紉機
,特別是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縫紉機技術的日益發展,具有自動剪線功能的縫紉機因其減少了工作量,保證了工序的連貫性,深受縫制業廠家的喜愛。目前,縫紉機的自動剪線裝置通常是通過動刀、定刀相配合剪線,其中動刀是通過下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動刀刀架,動刀刀架帶動動刀的位移,簡而言之即是通過下軸驅動動刀,這種結構往往因為下軸與上軸的轉速不同,所以設置了強制復位機構進行調整,但仍存在一定幾率的撞針現象,同時增加了機構零件,增加成本,還使得噪音也增加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了縫紉機的剪線精度高、避免撞針現象的自動剪線裝置。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包括可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定刀、連桿及剪線電磁鐵,所述的定刀固定在縫紉機機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刀及連桿的一端固定在剪線刀架上,剪線刀架套裝在下軸上,連桿的另一端與傳動桿的一端鉸接,傳動桿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連接,抬牙軸上安裝有剪線凸輪,剪線凸輪位于傳動桿的一側,傳動桿上固定有與剪線凸輪配合帶動傳動桿移動的滾柱,剪線電磁鐵的動作帶動動刀處于待剪線狀態后,剪線凸輪的轉動通過滾柱帶動動刀轉動,動刀轉動與定刀配合剪線。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抬牙軸與上軸的同轉速現象,當機針往復運動一次回到抬起的針位時,抬牙軸轉動一周同時剪線凸輪帶動動刀轉動,配合定刀完成剪線過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者發出剪線指令或是縫制完畢時,剪線電磁鐵的動作帶動動刀處于待剪線狀態,即使滾柱位于可與剪線凸輪相碰撞的位置,完成剪線過程后,剪線電磁鐵帶動動刀復位,本剪線裝置剪線的精度較高,避免了撞針現象,適用范圍廣。在上述的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中,所述的傳動桿設于抬牙軸的下方。在上述的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中,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連接的具體結構是傳動桿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平行設置,傳動桿的另一端垂直連接一連接銷,連接銷與動鐵的外端部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I、本技術的抬牙軸上設有剪線凸輪與傳動桿上的滾柱撞塊相配合帶動剪線刀架,抬牙軸與主軸的轉速是相同的,因此在機針抬起的同時,剪線刀架上的動刀配合定刀剪線,即避免了撞針現象,使得工作過程流暢,提高了剪線精度且保證了生產效率。2、本技術的結構簡單,構思新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I一3 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包括可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I、定刀2、連桿3及剪線電磁鐵,所述的定刀2固定在縫紉機機座上,所述的動刀I及連桿3的一端固定在剪線刀架4上,剪線刀架4套裝在下軸5上,連桿3的另一端與傳動桿6的一端鉸接,傳動桿6的另一端與 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連接,抬牙軸7上安裝有剪線凸輪8,剪線凸輪位于傳動桿6的一側,傳動桿6上固定有與剪線凸輪配合帶動傳動桿6移動的滾柱9,剪線電磁鐵10的動作帶動動刀I處于待剪線狀態后,剪線凸輪8的轉動通過滾柱9帶動動刀I轉動,動刀I轉動與定刀2配合剪線。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抬牙軸7與縫紉機上軸的同轉速現象,當機針往復運動一次回到抬起的針位時,抬牙軸7轉動一周同時剪線凸輪8帶動動刀I轉動,配合定刀2完成剪線過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者發出剪線指令或是縫制完畢時,剪線電磁鐵10的動作帶動動刀I處于待剪線狀態,即滾柱9位于可與剪線凸輪8相碰撞的位置,完成剪線過程后,剪線電磁鐵10帶動動刀I復位,本剪線裝置剪線的精度較高,避免了撞針現象,適用范圍廣。在上述的傳動桿6設于抬牙軸5的下方。縫紉機機座的結構零件較多,因此在考慮結構設計的空間合理性,將傳動桿6設于抬牙軸5的下方較為恰當,同時安裝位置滿足凸輪8轉動可撞擊滾柱9。在上述傳動桿6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連接的具體結構是傳動桿6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平行設置,傳動桿6的另一端垂直連接一連接銷12,連接銷與動鐵的外端部通過連接板13固定連接。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是與剪線電磁鐵內芯一體成型。上述實施例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技術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包括可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I)、定刀(2)、連桿(3)及剪線電磁鐵,所述的定刀(2)固定在縫紉機機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刀(I)及連桿(3)的一端固定在剪線刀架(4)上,剪線刀架(4)套裝在下軸(5)上,連桿(3)的另一端與傳動桿(6)的一端鉸接,傳動桿(6)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連接,抬壓軸(7)上安裝有剪線凸輪(8),剪線凸輪位于傳動桿(6)的一側,傳動桿(6)上固定有與剪線凸輪配合帶動傳動桿(6 )移動的滾柱(9 ),剪線電磁鐵(10 )的動作帶動動刀(I)處于待剪線狀態后,剪線凸輪(8)的轉動通過滾柱(9)帶動動刀(I)轉動,動刀(I)轉動與定刀(2)配合剪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桿(6)設于抬牙軸(5)的下方。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6)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連接的具體結構是傳動桿(6)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平行設置,傳動桿(6)的另一端垂直連接一連接銷(12),連接銷與動鐵的外端部通過連接板(13)固定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屬于縫紉機
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產生撞針現象導致的工作不連貫、影響生產效率等問題。本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包括可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定刀、連桿及剪線電磁鐵,定刀固定在縫紉機機座上,動刀及連桿的一端固定在剪線刀架上,剪線刀架套裝在下軸上,連桿的另一端與傳動桿的一端鉸接,傳動桿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連接,抬牙軸上安裝有剪線凸輪,剪線凸輪位于傳動桿的一側,傳動桿上固定有與剪線凸輪配合帶動傳動桿移動的圓柱銷。本技術具有剪線精度高、操作簡便、結構簡單等優點。文檔編號D05B65/02GK202705688SQ20122028947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專利技術者祝書偉, 應振華, 李創 申請人: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縫紉機自動剪線裝置,包括可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1)、定刀(2)、連桿(3)及剪線電磁鐵,所述的定刀(2)固定在縫紉機機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刀(1)及連桿(3)的一端固定在剪線刀架(4)上,剪線刀架(4)套裝在下軸(5)上,連桿(3)的另一端與傳動桿(6)的一端鉸接,傳動桿(6)的另一端與剪線電磁鐵的動鐵(11)連接,抬壓軸(7)上安裝有剪線凸輪(8),剪線凸輪位于傳動桿(6)的一側,傳動桿(6)上固定有與剪線凸輪配合帶動傳動桿(6)移動的滾柱(9),剪線電磁鐵(10)的動作帶動動刀(1)處于待剪線狀態后,剪線凸輪(8)的轉動通過滾柱(9)帶動動刀(1)轉動,動刀(1)轉動與定刀(2)配合剪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祝書偉,應振華,李創,
申請(專利權)人: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