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立交橋,特別是涉及一種便于左、右轉向通行的多功能立交橋。
技術介紹
中所周知,目前,在道路交叉口處設立立交橋來解決車輛安全轉向問題,現有的立交橋層次多,造價高,占地面積龐大。且轉向車道為右轉車道,如果從橋下車道左轉到橋上車道時,必須向右轉一個苜蓿葉狀的爬坡彎道,才能到橋上車道;如果從橋上車道左轉道掉橋下車道時,也需要過橋后右轉一個苜蓿葉狀的下坡彎道,才能到橋下車道。同時,當左轉車輛在左轉后進入直行道時,恰好有車輛右轉,很容易在車輛合流處出現堵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層次少,建設坡度小,耗資少,動力消耗少,綜合利用的便于左、右轉向通行的多功能立交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東、西、南、北各向直行車道、左、右轉車道和立交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東、西方向的直行車道,和南、北方向的直行車道設置在地面,左轉及右轉車道與立交橋的二層相連接,所述的立交橋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環形車道,立交橋的上方設置有樓宇,立交橋的二層外圍設置有八角形的人行天橋。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層次少,空間利用合理,車流合流處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占地面積小,成本低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去掉樓宇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去掉樓宇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圖I 圖2為本技術的優選方式,其顯示了便于左、右轉向通行的多功能立交橋,它包括東、西、南、北各向直行車道,左、右轉車道3、4和立交橋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東、西方向的直行車道I,和南、北方向的直行車道2設置 ...
【技術保護點】
便于左、右轉向通行的多功能立交橋,它包括東、西、南、北各向直行車道,左、右轉車道(3、4)和立交橋(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東、西方向的直行車道(1),和南、北方向的直行車道(2)設置在地面,左轉(3)及右轉車道(4)與立交橋(5)的二層相連接,所述的立交橋(5)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環形車道(6),立交橋(5)的上方設置有樓宇(7),立交橋(5)的二層外圍設置有八角形的人行天橋(8)。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