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橋梁施工
,具體地指一種橋面吊索桁車。
技術介紹
斜拉橋施工時,對于短索,其重量較小,一般可通過塔吊吊裝上橋。對于超過塔吊起重能力的長索,傳統(tǒng)做法為通過大噸位吊車吊裝上橋,但長斜拉索數(shù)量一般較少,施工工期較長,配備吊車很不經(jīng)濟。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提供一種橋面吊索桁車。·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橋面吊索桁車,包括設置在鋼箱梁上方的主承重梁,所述的主承重梁上方設有滑動軌道,滑動軌道上方設有與滑動軌道配合使用的主動平車,主動平車上固定設有卷揚機。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主承重梁由直立柱和斜立柱結構支撐,由立柱將荷載傳遞至鋼箱梁上。所述的主動平車和卷揚機之間設有起吊橫梁,起吊橫梁作為卷揚機的擺放平臺并將斜拉索重量及其他機具等荷載傳遞至主承重梁。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首先把運索駁船或汽車就位于吊索桁車的正下方;隨后啟動卷揚機,將卷揚機上的鋼絲繩下放至索盤后安裝吊具;吊具安裝好后,繼續(xù)啟動卷揚機,起吊索盤至設置在橋面上的放索機上方約O. 5米處時卷揚機停止工作,啟動主動平車,使主動平車在滑動軌道上向橋面內移,直至將索盤放置于放索機上,即完成斜拉索的上橋工作。本技術結構簡單,材料用量少,操作快捷,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術,但它們不對本技術構成限定。如圖I所示,一種橋面吊索桁車,包括設置在鋼箱梁(混凝土梁)1上方的主承重梁2,在鋼箱梁(混凝土梁)1和主承重梁2之間設有支撐結構3,支撐結構3由直立柱4和斜立柱5構成;在主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橋面吊索桁車,包括設置在鋼箱梁(1)上方的主承重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承重梁(2)上方設有滑動軌道(6),滑動軌道(6)上方設有與滑動軌道(6)配合使用的主動平車(7),主動平車(7)上固定設有卷揚機(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孫鵬,丁海建,李新形,趙軍科,田新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