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的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是由袋體(1)、牽引繩(2)、前控制桿(3)、進水口(5)、出水口(6)、后控制桿(7)、固定繩(9)、排氣孔(10)、固定樁(11)九部分構(gòu)成,牽引繩(2)裝在進水口(5)上;前控制桿(3)裝在袋體(1)的進水口(5)上,后控制桿(7)裝在出水口(6)上;固定繩(9)分別裝在袋體(1)的一側(cè)面;排氣孔(10)在袋體(1)上面;固定樁(11)固定在堤壩上,牽引繩(2)、固定繩(9)連接固定樁(11)。在高速流動的水中,筑起一道水堤,這道水堤隨水位的變化而變化,水升袋體升,水落袋體落,而且和堤壩相互依存的,這道水堤以堤壩為支撐點,給水堤起到了支撐作用,反過來,水堤以自身的結(jié)構(gòu),起到把水流和堤壩阻斷隔離作用,因而起到了防沖刷和防垮塌作用。(*該技術(shù)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shù)涉及一種以水治水堤壩防垮的用具,是一種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
技術(shù)介紹
現(xiàn)在當江河堤壩發(fā)生洪水,堤壩遭到?jīng)_刷發(fā)生垮塌時,一般向江河堤壩內(nèi)拋沙袋或者石塊,以此來保護堤壩,速度慢,用人多,花費大,而且不好控制洪水,堤壩還有被洪水沖垮的可能,如果堤壩被沖垮,那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chǎn)造成巨大損失。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shù)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解決了洪水沖垮堤壩的問題,以水治水防止堤壩被洪水沖垮,治水速度快,用人少、容易控制洪水。本技術(shù)的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是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是由袋體、牽引繩、前控制桿、固定繩、進水口、出水口、排氣孔、后控制桿、固定樁九部分構(gòu)成,其中前控制桿上裝有前控制桿手抓桿,后控制桿上裝有后控制桿手抓桿;牽引繩裝在進水口上;前控制桿裝在袋體的進水口上,后控制桿裝在袋體的出水口上;固定繩分別裝在袋體的一側(cè)面;排氣孔在袋體上面;固定樁固定在堤壩上,牽引繩、固定繩分別系在固定樁上。使用的時候,將袋體拉到堤壩的洪水沖擊點上,在沖擊點前20米左右的地方,打一個深的固定樁,作為牽引繩的固定點;再在河堤上每隔8米左右打固定樁,作為固定繩的固定點;先把進水口的牽引繩系在固定樁上,之后將進水口控制點慢慢下水,直到全部進水,最后將袋體上的固定繩系到河堤上的固定樁上,最后將出水口控制點方向搞好就行,這樣就把一道防沖刷和防垮塌的一道水堤布置完成了。本技術(shù)的優(yōu)點是在高速流動的水中,筑起一道水堤,這道水堤隨水位的變化而變化,水升袋體升,水落袋體落,而且和堤壩相互依存的,這道水堤以堤壩為支撐點,給水堤起到了支撐作用,反過來,水堤以自身的結(jié)構(gòu),起到把水流和堤壩阻斷隔離作用,因而對堤壩起到了防沖刷和防垮塌作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shù)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I.袋體,2.牽引繩,3.前控制桿,4.前控制桿手抓桿,5.進水口,6.出水口,7.后控制桿,8.后控制桿手抓桿,9.固定繩,10.排氣孔,11.固定樁。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技術(shù)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shù)的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是由袋體⑴、牽引繩⑵、前控制桿⑶、進水口(5)、出水口(6)、后控制桿(7)、固定繩(9)、排氣孔(10)、固定樁(11)九部分構(gòu)成,其中前控制桿(3)上裝有前控制桿手抓桿(4),后控制桿(7)上裝有后控制桿手抓桿(8);牽引繩⑵裝在進水口(5)上;前控制桿(3)裝在袋體⑴的進水口(5)上,后控制桿(7)裝在出水口(6)上;固定繩(9)分別裝在袋體(I)的一側(cè)面;排氣孔(10)在袋體(I)上面;固定樁(11)固定在堤壩上,牽引繩(2)、固定繩(9)連接固定樁(11)。使用的時候,將袋體(I)拉到堤壩的洪水沖擊點上,在沖擊點前20米左右的地方,打一個深的固定樁(11),作為牽引繩(2)的固定點;再在河堤上每隔8米左右打固定樁(11),作為固定繩(9)的固定點;先把進水口(5)的牽引繩(2)系在固定 樁(11)上,之后將進水口(5)控制點慢慢下水,直到全部進水,最后將袋子上的固定繩(9)固定到河堤上的固定樁(11)上,最后將出水口控制點方向搞好就行,這樣就把一道防沖刷和防垮塌的一道水堤布置完成了。權(quán)利要求1.一種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袋體(I)、牽引繩(2)、前控制桿(3)、進水口(5)、出水口 (6)、后控制桿(7)、固定繩(9)、排氣孔(10)、固定樁(11)九部分構(gòu)成,牽引繩⑵裝在進水口(5)上;前控制桿(3)裝在袋體⑴的進水口(5)上,后控制桿(7)裝在出水口(6)上;固定繩(9)分別裝在袋體(I)的一側(cè)面;排氣孔(10)在袋體(I)上面;固定樁(11)固定在堤壩上,牽引繩(2)、固定繩(9)連接固定樁(1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控制桿(3)上裝有前控制桿手抓桿(4)。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控制桿(7)上裝有后控制桿手抓桿(8)。專利摘要本技術(shù)的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是由袋體(1)、牽引繩(2)、前控制桿(3)、進水口(5)、出水口(6)、后控制桿(7)、固定繩(9)、排氣孔(10)、固定樁(11)九部分構(gòu)成,牽引繩(2)裝在進水口(5)上;前控制桿(3)裝在袋體(1)的進水口(5)上,后控制桿(7)裝在出水口(6)上;固定繩(9)分別裝在袋體(1)的一側(cè)面;排氣孔(10)在袋體(1)上面;固定樁(11)固定在堤壩上,牽引繩(2)、固定繩(9)連接固定樁(11)。在高速流動的水中,筑起一道水堤,這道水堤隨水位的變化而變化,水升袋體升,水落袋體落,而且和堤壩相互依存的,這道水堤以堤壩為支撐點,給水堤起到了支撐作用,反過來,水堤以自身的結(jié)構(gòu),起到把水流和堤壩阻斷隔離作用,因而起到了防沖刷和防垮塌作用。文檔編號E02B3/10GK202705987SQ20122040755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8月16日專利技術(shù)者曹根順 申請人:曹根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以水治水堤壩防垮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袋體(1)、牽引繩(2)、前控制桿(3)、進水口(5)、出水口(6)、后控制桿(7)、固定繩(9)、排氣孔(10)、固定樁(11)九部分構(gòu)成,牽引繩(2)裝在進水口(5)上;前控制桿(3)裝在袋體(1)的進水口(5)上,后控制桿(7)裝在出水口(6)上;固定繩(9)分別裝在袋體(1)的一側(cè)面;排氣孔(10)在袋體(1)上面;固定樁(11)固定在堤壩上,牽引繩(2)、固定繩(9)連接固定樁(11)。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曹根順,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曹根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