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包括豎向筒體和覆蓋于豎向筒體之上的輕質蓋板,筒體上設有橫向的用于支撐彈性支撐裝置和輕質蓋板的橫撐,彈性支撐裝置位于輕質蓋板和橫撐之間,且上下分別頂住;筒體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固定連接在屋蓋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該裝置在無風或小風情況下,室外的雨水亦不能進入室內。當風速超過某一設定風速時,室內的氣流將經過輕質蓋板與筒體之間的空隙流向屋蓋外面,從而使室內的氣壓降低,減小了屋蓋內外的氣壓差,大大減小了屋蓋承受的風荷載,從而提高了屋蓋結構的抗風能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特別涉及平屋頂和坡屋頂房屋屋蓋的抗風減壓裝置。
技術介紹
風災是一種主要的自然災害。我國是臺風災害的多發地區,在我國登錄的臺風約占整個西北太平洋臺風總數的35%。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沿海地區的人口和社會財富迅速增加,臺風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也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已有的調查和研究成果,我國沿海地區房屋的臺風破壞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為 屋面被強風吹走。在強/臺風作用下建筑物的屋蓋往往承受較大的負壓作用(向上的吸力),因屋蓋面積大、質量輕、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強度不夠,往往導致建筑物的屋蓋在較大的負壓作用下被吹走。在強/臺風多發地區,風荷載是建筑屋蓋結構的重要設計荷載,甚至對建筑結構的安全使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沿海等強/臺風多發地區存在著大量的未經科學設計的建筑屋蓋結構,其抗風能力較弱,一些經過抗風設計的建筑屋蓋結構也常常在強/臺風作用下被大面積的吹壞或損毀,給社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針對現行各類建筑物的屋蓋結構,在強/臺風作用下存在的難以解決的抗風設計難題而提出的一種以降低屋蓋結構的風荷載為目的的抗風屋蓋減壓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包括豎向筒體和覆蓋于豎向筒體之上的輕質蓋板,筒體上設有橫向的用于支撐彈性支撐裝置和輕質蓋板的橫撐,彈性支撐裝置位于輕質蓋板和橫撐之間,且上下分別頂住;筒體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固定連接在屋蓋上。輕質蓋板為透明材質。所述的支座為環形。支座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屋蓋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該裝置在無風或小風情況下,其上的輕質蓋板與筒體結構緊密結合,室內外無空氣對流,室外的雨水亦不能進入室內。當風速超過某一設定風速時,因氣流高速流過屋蓋表面,屋蓋表面為負壓,輕質蓋板被其上的負壓吸起,輕質蓋板與筒體結構分離;此時室內(輕質蓋板被負壓吸起前為正常大氣壓)的氣流將經過輕質蓋板與筒體之間的空隙流向屋蓋外面,從而使室內的氣壓降低,減小了屋蓋內外的氣壓差,大大減小了屋蓋承受的風荷載,從而提高了屋蓋結構的抗風能力。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風速較小時的結構圖;圖2、本技術風速超過某一設定風速時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包括豎向筒體I和覆蓋于豎向筒體I之上的輕質蓋板3,筒體I上設有橫向的用于支撐彈性支撐裝置4和輕質蓋板3的橫撐2,彈性支撐裝置4位于輕質蓋板3和橫撐2之間,且上下分別頂住;筒體I固定在支座5上,環形支座5固定連接在屋蓋上。輕質蓋板3為優先采用玻璃等透明材質。支座5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屋蓋上。如圖I所示,風速較小的時候,輕質蓋板3是蓋在筒體I上,彈性支撐裝置4在輕質蓋板重力的作用下處于最短長度。如圖2所示,當風速達到某一設定風速后,輕質蓋板上的負壓產生的吸力超過了輕質蓋板3的重量,彈性支撐裝置4向上伸長,此時輕質蓋板脫離豎向筒體結構,室內的空氣61將從豎向筒體結構中流出(輕質蓋板被負壓吸起前室內為正常大氣壓,氣流6將從室內高壓區向室外低壓區流動)。風速越大,輕質蓋板上的負壓也越大,彈性支撐裝置向上伸長越多,輕質蓋板開啟越多,空氣將從豎向筒體結構中流出越多。本裝置是安裝在屋蓋的鏤空部位,且筒體內與屋內氣流相通。權利要求1.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豎向筒體(I)和覆蓋于豎向筒體(I)之上的輕質蓋板(3 ),筒體(I)上設有橫向的用于支撐彈性支撐裝置(4)和輕質蓋板(3 )的橫撐(2),彈性支撐裝置(4)位于輕質蓋板(3)和橫撐(2)之間,且上下分別頂住;筒體(I)固定在支座(5)上,支座(5)固定連接在屋蓋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輕質蓋板(3)為透明材質。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5)為環形。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支座(5)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屋蓋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包括豎向筒體和覆蓋于豎向筒體之上的輕質蓋板,筒體上設有橫向的用于支撐彈性支撐裝置和輕質蓋板的橫撐,彈性支撐裝置位于輕質蓋板和橫撐之間,且上下分別頂住;筒體固定在支座上,支座固定連接在屋蓋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該裝置在無風或小風情況下,室外的雨水亦不能進入室內。當風速超過某一設定風速時,室內的氣流將經過輕質蓋板與筒體之間的空隙流向屋蓋外面,從而使室內的氣壓降低,減小了屋蓋內外的氣壓差,大大減小了屋蓋承受的風荷載,從而提高了屋蓋結構的抗風能力。文檔編號E04D13/17GK202706361SQ20122041409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專利技術者史文海, 董大治 申請人:溫州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屋蓋抗風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豎向筒體(1)和覆蓋于豎向筒體(1)之上的輕質蓋板(3),筒體(1)上設有橫向的用于支撐彈性支撐裝置(4)和輕質蓋板(3)的橫撐(2),彈性支撐裝置(4)位于輕質蓋板(3)和橫撐(2)之間,且上下分別頂住;筒體(1)固定在支座(5)上,支座(5)固定連接在屋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文海,董大治,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