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該滑移模板包括與下料槽口尺寸相同的蓋板,蓋板底部兩側分別固定有一組軌道槽,每組軌道槽由兩個間隔設置的板條組成,軌道槽內安裝有滾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在現澆箱梁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很方便的封閉箱梁頂板下料槽口,操作簡單,施工便捷;并且各部件所用材料價格便宜,加工方便,可重復利用無損耗,適于在大箱室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推廣應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大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下料槽口封閉施工不易操作的問題,提高了頂板下料槽口處混凝土質量,加快了箱梁混凝土澆筑的施工進度,更利于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的輔助施工工件,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輔助施工工件。
技術介紹
箱梁混凝土澆筑是箱梁施工的一道重要工序,箱梁混凝土澆筑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箱梁施工的總體質量,影響到箱梁的外觀、承載能力及耐久性等等。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已經發展成為一項較為成熟的施工技術。目前,針對小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來說,可以通過同箱室兩側腹板澆筑混凝土,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流動性完成箱梁底板混凝土全覆蓋。然而由于箱梁混凝土塌落度較小,對 于大箱室現澆箱梁施工,由腹板輸送下來的混凝土不能通過自身的流動性覆蓋整個箱室底板,因此逐漸出現了箱室頂板下料槽口的施工方法。但是在該種施工方法中,對于傳統箱梁頂板開單個天窗或沿箱梁開通長天窗的方法會導致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頂板封閉施工操作麻煩,造成接縫不嚴等現象,甚至由于混凝土過早澆筑到頂板天窗附近,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而影響箱梁頂板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是大箱室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箱梁頂板下料槽口封閉施工不易操作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其操作簡單,施工便捷,能夠達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后期結構表面美觀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該滑移模板包括與下料槽口尺寸相同的蓋板,所述蓋板底部兩側分別固定有一組軌道槽,每組軌道槽由兩個間隔設置的板條組成,所述軌道槽內安裝有滾珠。所述軌道槽的間距與所述滾珠的直徑均為6mm。所述板條的厚度為4m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滑移模板可以在現澆箱梁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很方便的封閉箱梁頂板下料槽口,操作簡單,施工便捷;并且各部件所用材料價格便宜,加工方便,可重復利用無損耗,適于在大箱室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推廣應用。本技術解決了大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下料槽口封閉施工不易操作的問題,提高了頂板下料槽口處混凝土質量,加快了箱梁混凝土澆筑的施工進度,更利于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質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提供的滑移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提供的滑移模板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是圖2的A-A剖面圖;圖4是圖2的B-B剖面圖。圖中1,箱梁頂板底模板;2,箱梁頂板鋼筋網片;3,下料槽口孔洞;4,移動式下料漏斗;5,限位釘子;6,蓋板;7,彩鋼板條;8,滾珠;9,木方。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內容、特點及效果,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如圖I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主要由蓋板6、彩鋼板條7、滾珠8和限位釘子5構成。蓋板6的尺寸與箱梁頂板下料槽口孔洞3的尺寸一致。蓋板6底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彩鋼板條7,一側設置有兩列,每列由四層寬度為Icm的彩鋼板條7重疊在一起,通過限位釘子5固定于蓋板6。每一側的兩列彩鋼板條7間距為6_,兩列彩鋼板條7間隔處放置有直徑為6mm的滾珠8。如圖2至圖4所示,箱梁頂板底模板I安裝時,結合工程項目施工需要對其箱室頂板每隔一段距離預留一個下料槽口孔洞3,在鋼筋綁扎前將本技術的滑移模板放置于下料槽口孔洞3 —側,并使用釘子將其進行固定。為了輔助下料,還可以加工一個適合尺寸的移動式下料漏斗4,移動式下料漏斗4比底口下料槽口孔洞3每邊小5cm。待箱梁頂板鋼筋綁扎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將事先預制好的移動式下料漏斗4對中放置于下料槽口孔洞3上方的箱梁頂板鋼筋網片2上,通過木方9對其進行平面限位,確?;炷翝仓┕r不發生移動。待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使用外力將其滑移模板上的釘子拆除,然后在背離下料槽口孔洞3 —側,借助外力將其平行滑移直至封堵下料槽口孔洞3,使其完成下料槽口封閉。將移動式下料漏斗4兩側進行的限位木方9解除,移動式下料漏斗4整體移動到下一下料槽口處安裝,使其循環利用。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體變換,這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其特征在于,該滑移模板包括與下料槽口尺寸相同的蓋板,所述蓋板底部兩側分別固定有一組軌道槽,每組軌道槽由兩個間隔設置的板條組成,所述軌道槽內安裝有滾珠。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槽的間距與所述滾珠的直徑均為6_。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條的寬度為4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該滑移模板包括與下料槽口尺寸相同的蓋板,蓋板底部兩側分別固定有一組軌道槽,每組軌道槽由兩個間隔設置的板條組成,軌道槽內安裝有滾珠。本技術可以在現澆箱梁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很方便的封閉箱梁頂板下料槽口,操作簡單,施工便捷;并且各部件所用材料價格便宜,加工方便,可重復利用無損耗,適于在大箱室箱梁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推廣應用。本技術解決了大箱室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下料槽口封閉施工不易操作的問題,提高了頂板下料槽口處混凝土質量,加快了箱梁混凝土澆筑的施工進度,更利于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質量。文檔編號E04G13/04GK202706548SQ201220389819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專利技術者田國印, 黎人亮, 馬亮, 于海力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箱室現澆箱梁頂板下料槽口的滑移模板,其特征在于,該滑移模板包括與下料槽口尺寸相同的蓋板,所述蓋板底部兩側分別固定有一組軌道槽,每組軌道槽由兩個間隔設置的板條組成,所述軌道槽內安裝有滾珠。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國印,黎人亮,馬亮,于海力,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