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鎖控門碰裝置,包括門體和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可在門體后側面上下翻轉的扣體;所述扣體與墻體接觸對應處的墻體上對應設置有與扣體相扣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前側端設有以利于扣體滑入卡槽的斜面或斜邊;所述扣體內側端與門體相鉸接,外側可上下翻轉的活動端聯接一條控制線以使扣體向上脫出卡槽,所述控制線的控制端連接在門鎖轉軸上,該裝置在控制線的作用下,通過轉動門鎖使設在門體上的扣體脫出墻體的卡槽,關上門;而且在室內吹來大風時,在扣體與卡槽相互扣合作用下保證了開啟狀態下的門碰不脫扣,門體不會發生碰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鎖控門碰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門吸和門碰,靠的是磁鐵和彈性來固定開啟狀態下的門體不被風吹動,避免門體發生碰撞。但是磁鐵的吸力和彈性的彈力都有限,而且使用時間長了,磁鐵的氧化,彈簧的變形使的磁力和彈力會越來越小,一旦室內吹來大一點的風,門吸或門碰經常會產生脫扣,固定不住門體發生門體碰撞,特別在一些沿海地區室內常常吹來大風,導致門吸或門碰脫扣發生門體碰撞,門體經常碰撞會損壞門體,門鎖,門框,墻體表面,影響了美觀也縮短了門體使用壽命,而且碰撞產生的聲音極易嚇人,非常容易刺激到人們的神經,特別對小孩驚嚇很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鎖控門碰裝置,該裝置不僅可以使門體在開啟的狀態下,不會發生因被風吹動而產生碰撞;而且使用門鎖控制該裝置,便于操作,生產成本低。本技術的特征在于一種鎖控門碰裝置,包括門體和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可在門體后側面上下翻轉的扣體;所述扣體與墻體接觸對應處的墻體上對應設置有與扣體相扣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前側端設有以利于扣體滑入卡槽的斜面或斜邊;所述扣體內側端與門體相鉸接,外側可上下翻轉的活動端聯接一條控制線以使扣體向上脫出卡槽,所述控制線的控制端連接在門鎖轉軸上。進一步地,上述墻體前側設置有一卡片,所述卡片底部經一螺絲固定在墻體上,所述卡片、螺絲與墻體所形成的空腔為卡槽。進一步地,上述扣體與斜面或斜邊接觸的活動端上設有以利扣體脫出卡槽的套管。更進一步地,上述扣體為一 U形扣環。進一步地,上述U形扣環開口兩側端與門體后側面凸出的定位塊相鉸接。本技術的優點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極低,安裝后使用起來操作方便,功能可靠,轉動門鎖就可使門體上的扣體脫出墻體上卡片的卡槽,關上門;而且開啟狀態下的門體在扣體與卡槽相互扣合作用下,吹來大風也不會發生碰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的構造后視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構造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中扣體與卡片扣合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扣體與卡片分離狀態示意圖。圖中1為墻體;2為門體;3為扣體;4為卡槽;5為斜面或斜邊;6為控制線;7為門鎖轉軸;8為卡片;9為套管;10為螺絲;11為定位塊。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參考圖例,一種鎖控門碰裝置,包括門體2和設于門體2上的門鎖轉軸7,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2后側面設置有可在門體2后側面上下翻轉的扣體3 ;所述扣體3與墻體I接觸對應處的墻體I上對應設置有與扣體3相扣合的卡槽4,所述卡槽4前側端設有以利于扣體3滑入卡槽4的斜面或斜邊5 ;所述扣體3內側端與門體2相鉸接,外側可上下翻轉的活動端聯接一條控制線6以使扣體3向上脫出卡槽4,所述控制線6的控制端連接在門鎖轉軸7上。 上述墻體I前側設置有一卡片8,所述卡片8底部經一螺絲10固定在墻體I上,所述卡片8、螺絲10與墻體I所形成的空腔為卡槽4.上述扣體3與斜面或斜邊5接觸的活動端上設有以利扣體3脫出卡槽4的套管9。上述扣體3為一 U形扣環。上述U形扣環開口兩側端與門體后側面凸出的定位塊11相鉸接。該鎖控門碰在一般狀態下,所述U形扣環與斜面或斜邊底端相平或略高于底邊;要固定門體時,打開門并將門體往墻體方向推,在U形扣環的自重力作用下,U形扣環會順著斜邊滑入到卡槽內并與其相互扣合,這即完成了對門體的固定;在需要解除門體被門碰束縛時,轉動門鎖,門鎖上的轉軸拉動控制線,使與控制線相聯接的U形扣環向上脫出卡槽,解除扣合的關系,這時就可以將門關起來;套在U形扣環的套管通過滾動,使U形扣環更加方便的脫出卡槽。除了在需要解除門體束縛的情況下,其余情況,控制線一端的U形扣環都是處于水平的狀態。以上實施例中,門鎖轉軸均為可以復位的轉軸。本專利技術一較佳實施例中,門體上裝有一條控制線,控制線一端固定在扣體的U形扣環上,另一端固定在門鎖的轉軸上,通過轉動門鎖拉動了控制線使控制線一端的扣體脫出卡槽,關上門體,開門時,扣環在自重力作用下,扣環沿著斜邊滑入卡槽內并與其相互扣合,防止了門體在風大情況下不發生碰撞。本鎖控門碰裝置在使用安裝中,可選擇安裝在門體后側面的底部,也可安裝于門體后側面的頂部,控制線可選擇安裝于門體后側面的表面上也可安裝于門體的夾層里。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專利技術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鎖控門碰裝置,包括門體和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可在門體后側面上下翻轉的扣體;所述扣體與墻體接觸對應處的墻體上對應設置有與扣體相扣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前側端設有以利于扣體滑入卡槽的斜面或斜邊;所述扣體內側端與門體相鉸接,外側可上下翻轉的活動端聯接一條控制線以使扣體向上脫出卡槽,所述控制線的控制端連接在門鎖轉軸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控門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前側設置有一卡片,所述卡片底部經一螺絲固定在墻體上,所述卡片、螺絲與墻體所形成的空腔為卡槽。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控門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體與斜面或斜邊接觸的活動端上設有以利扣體脫出卡槽的套管。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控門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體為一U形扣環。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鎖控門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扣環開口兩側端與門體后側面凸出的定位塊相鉸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鎖控門碰裝置,包括門體和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可在門體后側面上下翻轉的扣體;所述扣體與墻體接觸對應處的墻體上對應設置有與扣體相扣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前側端設有以利于扣體滑入卡槽的斜面或斜邊;所述扣體內側端與門體相鉸接,外側可上下翻轉的活動端聯接一條控制線以使扣體向上脫出卡槽,所述控制線的控制端連接在門鎖轉軸上,該裝置在控制線的作用下,通過轉動門鎖使設在門體上的扣體脫出墻體的卡槽,關上門;而且在室內吹來大風時,在扣體與卡槽相互扣合作用下保證了開啟狀態下的門碰不脫扣,門體不會發生碰撞。文檔編號E05C17/46GK202706726SQ20122021123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專利技術者鄭龍鳳 申請人:鄭龍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鎖控門碰裝置,包括門體和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可在門體后側面上下翻轉的扣體;所述扣體與墻體接觸對應處的墻體上對應設置有與扣體相扣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前側端設有以利于扣體滑入卡槽的斜面或斜邊;所述扣體內側端與門體相鉸接,外側可上下翻轉的活動端聯接一條控制線以使扣體向上脫出卡槽,所述控制線的控制端連接在門鎖轉軸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龍鳳,
申請(專利權)人:鄭龍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