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測試裝置,特征是包括底座、內、外圓柱筒和頂蓋;內、外圓柱筒同心設置,在內、外圓柱筒之間布置有偶數根立式彈簧,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固定在頂蓋上;在頂蓋上開設中心絲孔,立式絲杠穿過中心絲孔伸入內圓柱筒,絲杠的上端設置有手柄,下端固定有壓塊,在內圓柱筒的內底部上設置有底墊板;在底座上設置有排水管,在外圓柱筒的外側設置有垂直標尺,在內、外圓柱筒中上部筒壁開設一對應的豎向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原理明確、操作簡單,可方便快捷的測試出模板襯里在不同側壓力下的蓄水能力,可作為模板襯里廠家生產控制、客戶自檢以及第三方檢測的設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測試模板襯里蓄水能力的裝置。
技術介紹
模板襯里由于具有排水、排氣的功能,黏貼于鋼模板或木模板的內側,可顯著改善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及其他性能,已經在國內外很多工程尤其是服役環境惡劣的海洋工程中推廣應用。在使用過程中,人們又不斷發現該類材料還具備持續保濕養護的能力,可為混凝土提供自澆筑之后的持續保濕養護,尤其是其中的具備蓄水能力的一類產品。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市面類似產品也越來越多,都宣稱具備持續保濕養護功能,而目前常規的檢測方法是將模板襯里飽水常壓下靜置,直到不滴水為止,測定在這種狀態下的模板襯里的蓄水能力。其實,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襯里要承受一定的側壓力,隨著澆筑高度的不斷提·高,側壓力越來越大,受壓而變形的模板襯里的蓄水量能否滿足混凝土保濕養護所需是值得研究的。由此可見,需要開發一種能夠測定不同壓力下模板襯里蓄水量的裝置,以便為工程選擇合格的模板襯里提供依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檢測手段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測試裝置。其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測試裝置,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內圓柱筒、設置在底座上的外圓柱筒和能夠上下移動的頂蓋;上述內圓柱筒位于外圓柱筒內、并與外圓柱筒同心設置,在內圓柱筒與外圓柱筒之間的環形間隔內布置有偶數根立式彈簧,立式彈簧至少為一組,每一組中有兩根呈對稱布置的立式彈簧,各立式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固定在頂蓋上;在頂蓋上開設中心絲孔,一立式絲杠穿過中心絲孔伸入內圓柱筒,立式絲杠的上端設置有操作手柄,下端固定有壓塊,在內圓柱筒的內底部上設置有用于平放模板襯里的底墊板,底墊板位于壓塊的正下方;在底座上設置有用于向外界排水的橫向排水管,橫向排水管的一端接入內圓柱筒的內底部,在外圓柱筒的外側設置有垂直標尺,垂直標尺固定在頂蓋上,在內圓柱筒中上部筒壁和外圓柱筒中上部筒壁開設有用于取放模板襯里的豎向槽。上述立式彈簧的數量為2、4、6、8、10或12根。上述底墊板成倒圓臺狀,其與內圓柱筒的內筒壁之間形成楔形間隙,排水管接入楔形間隙。上述內、夕卜圓柱筒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各自的筒壁厚度為3 5mm。上述內圓柱筒的內直徑為100 120mm,環形間隔的寬度為50 75mm ;垂直標尺的主刻度線間距為1mm,次刻度線間距為O. 2mm ;上述豎向槽位于相鄰兩條彈簧之間,長為120 125mm,寬為 10 15mm。上述各立式彈簧的上端設置有一段螺紋段,通過螺紋段與位于頂蓋上部的調節螺帽連接在一起。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本技術原理明確、操作簡單,可方便快捷的測試出模板襯里在不同側壓力下的蓄水能力,可作為模板襯里廠家生產控制、客戶自檢以及 第三方檢測的設備。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更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2為圖I方式的局部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圖I與圖2,一種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測試裝置,包括底座I、設置在底座上的內圓柱筒2、設置在底座上的外圓柱筒3和能夠上下移動的頂蓋4。上述內圓柱筒位于外圓柱筒內、并與外圓柱筒同心設置。在內圓柱筒與外圓柱筒之間的環形間隔內布置有偶數根立式彈簧5,立式彈簧至少為一組,每一組中有兩根呈對稱布置的立式彈簧,各立式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固定在頂蓋上。優選地,上述立式彈簧的數量可為2、4、6、8、10或12根等等;上述各立式彈簧的上端可設置有一段螺紋段,通過螺紋段與位于頂蓋上部的調節螺帽6連接在一起,通過各調節螺帽的調整可使立式彈簧在與圓柱筒等高時恰好處于零伸長狀態。在頂蓋上開設中心絲孔,一立式絲杠7穿過中心絲孔伸入內圓柱筒,立式絲杠的上端設置有操作手柄8,下端固定有壓塊9,在內圓柱筒的內底部上設置有用于平放模板襯里15的底墊板10,底墊板位于壓塊的正下方;優選地,上述底墊板成倒圓臺狀,其與內圓柱筒的內筒壁之間形成楔形間隙11。在底座上設置有用于向外界排水的橫向排水管12,橫向排水管的一端接入內圓柱筒的內底部,即接入上述楔形間隙。在外圓柱筒的外側設置有垂直標尺13,垂直標尺固定在頂蓋上。在內圓柱筒中上部筒壁和外圓柱筒中上部筒壁開設有用于取放模板襯里的豎向槽14。優選地,上述內、夕卜圓柱筒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內圓柱筒的筒壁厚度為3 5mm,外圓柱筒的筒壁厚度也為3 5mm ;上述內圓柱筒的內直徑可為100 120mm,環形間隔的寬度可為50 75mm ;垂直標尺的主刻度線間距為1mm,次刻度線間距為O. 2mm ;上述豎向槽位于相鄰兩條彈簧之間,長為120 125mm,寬為10 15mm。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通過調整調節螺帽使得所有立式彈簧在頂蓋下緣恰好與內、外圓柱筒上緣密合時處于零伸長狀態,此謂標定。檢查垂直標尺、橫向排水管是否處于良好狀態,此謂檢查。通過操作手柄旋轉立式絲杠,帶動壓塊上升,并使壓塊的底部高于豎向槽的上緣,將已經泡水飽和的多片(數量計為η)模板襯里用鑷子夾取,通過豎向槽送入內圓柱筒內,并將模板襯里平鋪于底墊板上。根據現場混凝土的澆筑高度計算側壓力大小,根據每根立式彈簧的彈性系數以及彈簧數量計算達到該側壓力時的彈簧伸長量并在垂直標尺和/或外圓柱筒的外筒壁上標注出相應位置作為預定位置。然后通過操作手柄緩慢旋轉立式絲杠,帶動壓塊下降,壓持平鋪于底墊板上的模板襯里,使模板襯里的水分排出,此過程中頂蓋相應上移并拉伸立式彈簧,直到垂直標尺達到上述預定位置時停止旋進,靜置2分鐘后,反旋立式絲杠,使頂蓋回位后,并帶動壓塊上升,使壓塊的底部高于豎向槽的上緣,用鑷子從內圓柱筒夾出模板襯里,立即稱取模板襯里的質量U1)和量取單片模板襯里的面積A,然后將模板襯里置于烘箱中在45°C環境下烘干至恒重,再次稱取模板襯里的質量(Hltl),由此計算在某一側壓力下,單位面積模板襯里的蓄水量(計為W1), W1= (Hi1-IIici) /A*n,若單位面積的混凝土持續保濕養護所需水量(計為W。)WZW1,則表明該模板襯里符合混凝土持續保濕養護的要求,反之,則不符合。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關
技術實現思路
采取或借鑒已有技術即可實現。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作出這樣或那樣的容 易變化方式,諸如等同方式或明顯變形方式。上述的變化方式均應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內圓柱筒、設置在底座上的外圓柱筒和能夠上下移動的頂蓋;上述內圓柱筒位于外圓柱筒內、并與外圓柱筒同心設置,在內圓柱筒與外圓柱筒之間的環形間隔內布置有偶數根立式彈簧,立式彈簧至少為一組,每一組中有兩根呈對稱布置的立式彈簧,各立式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固定在頂蓋上;在頂蓋上開設中心絲孔,一立式絲杠穿過中心絲孔伸入內圓柱筒,立式絲杠的上端設置有操作手柄,下端固定有壓塊,在內圓柱筒的內底部上設置有用于平放模板襯里的底墊板,底墊板位于壓塊的正下方;在底座上設置有用于向外界排水的橫向排水管,橫向排水管的一端接入內圓柱筒的內底部,在外圓柱筒的外側設置有垂直標尺,垂直標尺固定在頂蓋上,在內圓柱筒中上部筒壁和外圓柱筒中上部筒壁開設有用于取放模板襯里的豎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板襯里蓄水能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內圓柱筒、設置在底座上的外圓柱筒和能夠上下移動的頂蓋;上述內圓柱筒位于外圓柱筒內、并與外圓柱筒同心設置,在內圓柱筒與外圓柱筒之間的環形間隔內布置有偶數根立式彈簧,立式彈簧至少為一組,每一組中有兩根呈對稱布置的立式彈簧,各立式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固定在頂蓋上;在頂蓋上開設中心絲孔,一立式絲杠穿過中心絲孔伸入內圓柱筒,立式絲杠的上端設置有操作手柄,下端固定有壓塊,在內圓柱筒的內底部上設置有用于平放模板襯里的底墊板,底墊板位于壓塊的正下方;在底座上設置有用于向外界排水的橫向排水管,橫向排水管的一端接入內圓柱筒的內底部,在外圓柱筒的外側設置有垂直標尺,垂直標尺固定在頂蓋上,在內圓柱筒中上部筒壁和外圓柱筒中上部筒壁開設有用于取放模板襯里的豎向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保林,邵新鵬,季輝,朱聚鵬,丁小杰,張長青,管學鵬,黃智德,韋曉霞,宋蘭平,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山東暢通路橋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力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