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它包括一由彈性導電材料制成的矩形筒體,所述筒體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中間部分朝外彎曲形成凸起,所述筒體的與第一延伸部分相對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朝外折彎90度構成一平臺,所述筒體的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分,所述兩個第三延伸部分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三延伸部分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筒體的另外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分,所述兩個第四延伸部分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四延伸部分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第三延伸部分的折彎角小于第四延伸部分的折彎角。(*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有線電視
,具體講是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技術背景現有技術的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沒有設計額外的接地部分,但是其芯片中的針腳卻需要接地,如果不接地的話,該針腳上的輻射會造成電子特性較差并且不穩定。因此需要將該針腳接地,即使該針腳與殼體良好接觸,形成屏蔽的效果。但是如果要把需要接地的針腳焊接在殼體上,由于殼體材料是鋁合金的,無法焊接,接地比較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使芯片中的針腳接地比較方便的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它包括一由彈性導電材料制成的矩形筒體,所述筒體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中間部分朝外彎曲形成凸起,所述筒體的與第一延伸部分相對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朝外折彎90度構成一平臺,所述筒體的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分,所述兩個第三延伸部分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三延伸部分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筒體的另外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分,所述兩個第四延伸部分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四延伸部分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第三延伸部分的折彎角小于第四延伸部分的折彎角。采用上述結構,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接地套筒,使用時,它可以通過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卡在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殼體上的槽中,通過第三延伸部分或第四延伸部分卡住芯片中的針腳,從而使芯片中的針腳可以方便地跟殼體接觸,接地比較方便。所述優選,所述筒體為鈹銅材料制成的筒體。鈹銅是銅合金中性能最好的高級有彈性材料,有很高的強度、彈性、硬度、疲勞強度、彈性滯后小、耐蝕、耐磨、耐寒、高導電、無磁性、沖擊不產生火花等一系列優良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用在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上性能較好。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的結構示意圖之一;附圖2為本技術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附圖3為本技術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1、筒體,2、第一延伸部分,3、第二延伸部分,4、第三延伸部分,5、第四延伸部分,6、殼體,6. I、凹槽,7、針腳。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詳細說明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它包括一由彈性導電材料制成的矩形筒體1,筒體I沒有上下底面,所述筒體I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分2,所述第一延伸部分2的中間部分朝外彎曲形成凸起,所述筒體I的與第一延伸部分2相對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分3,即第一延伸部分2和第二延伸部分3分別為筒體I相對兩側面分別朝上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二延伸部分3朝外折彎90度構成一平臺,所述筒體I的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分4,所述兩個第三延伸部分4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三延伸部分4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筒體I的另外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分5,所述兩個第四延伸部分5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四延伸部分5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第三延伸部分4的折彎角小于第四延伸部分5的折彎角,即是指第三延伸部分4的兩個端部離筒體I之間的距離比第四延伸部分5的兩個端部離筒體I之間的距離大,這樣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在使用時, 既可以采用第三延伸部分4夾住針腳7,又可以用第四延伸部分5夾住針腳7,這樣可以保證針腳7的四面都可以與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接觸,從而接地性能較好。本實施例中,第三延伸部分4和第四延伸部分5的端部的寬度均比其被延伸的側面的寬度小。這樣便于加工以及折彎時比較方便。圖3為本技術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的使用狀態示意圖,殼體6的外表面本身就設有凹槽6. 1,本技術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的尺寸可以根據凹槽6.I的尺寸進行設計,如圖所示,將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置于凹槽6. I中時,第二延伸面3由于彈性跟凹槽6. I的側面相抵,第一延伸面2所在的側面與凹槽6. I的另一個側面相抵,第一延伸面2構成的平臺用于確定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在凹槽6. I中的位置。芯片中的針腳7被第三延伸部分4和第四延伸部分5的的端部夾住,從而使芯片中的針腳可以方便地跟殼體接觸,接地比較方便。所述優選,所述筒體為鈹銅材料制成的筒體。鈹銅是銅合金中性能最好的高級有彈性材料,有很高的強度、彈性、硬度、疲勞強度、彈性滯后小、耐蝕、耐磨、耐寒、高導電、無磁性、沖擊不產生火花等一系列優良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用在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上性能較好。權利要求1.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由彈性導電材料制成的矩形筒體(1),所述筒體(I)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分(2),所述第一延伸部分(2)的中間部分朝外彎曲形成凸起,所述筒體(I)的與第一延伸部分(2)相對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分(3),所述第二延伸部分(3)朝外折彎90度構成一平臺,所述筒體(I)的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分(4),所述兩個第三延伸部分(4)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三延伸部分(4)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筒體(I)的另外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分(5),所述兩個第四延伸部分(5)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四延伸部分(5)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第三延伸部分(4)的折彎角小于第四延伸部分(5)的折彎角。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I)為鈹銅材料制成的筒體(I)。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它包括一由彈性導電材料制成的矩形筒體,所述筒體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中間部分朝外彎曲形成凸起,所述筒體的與第一延伸部分相對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朝外折彎90度構成一平臺,所述筒體的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分,所述兩個第三延伸部分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三延伸部分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筒體的另外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分,所述兩個第四延伸部分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四延伸部分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第三延伸部分的折彎角小于第四延伸部分的折彎角。文檔編號G02B6/42GK202710804SQ2012204520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專利技術者羅建洪, 洪琪淋, 章娟, 蔡昭宏 申請人:寧波環球廣電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纖三向光收發模塊接地套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由彈性導電材料制成的矩形筒體(1),所述筒體(1)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分(2),所述第一延伸部分(2)的中間部分朝外彎曲形成凸起,所述筒體(1)的與第一延伸部分(2)相對的一個側面朝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分(3),所述第二延伸部分(3)朝外折彎90度構成一平臺,所述筒體(1)的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三延伸部分(4),所述兩個第三延伸部分(4)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三延伸部分(4)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筒體(1)的另外相對的兩個側面分別朝下延伸形成第四延伸部分(5),所述兩個第四延伸部分(5)均朝內折彎而且兩個第四延伸部分(5)的端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第三延伸部分(4)的折彎角小于第四延伸部分(5)的折彎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建洪,洪琪淋,章娟,蔡昭宏,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環球廣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