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低壓帶隙電壓基準電路,包括:接收運放的輸出信號,提供電流給兩條雙極結型晶體管(BJT)支路的電流鏡;差分輸入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產生輸出信號給所述電流鏡,利用深度負反饋使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相等的運放,所述運放為NMOS輸入對結構;自適應調整兩條BJT支路中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的自適應調整電路;根據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控制自身支路的電流的兩條BJT支路;鏡像產生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出電壓的Bandgap輸出電路;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方案,能夠減使該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能夠在較低的輸入電壓下工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壓基準源技術,尤其涉及一種低壓帶隙(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
技術介紹
電壓基準源作為一個基本的單元電路,在數/模(D/A)、模/數(A/D)轉換器和SDRAM等電路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眾多類型的電壓基準源中,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應用最為廣泛。傳統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一般有圖I和圖2所示的兩種結構,圖I中,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MOS,P-Mental-Oxide-Semiconductor) Pl I、PM0SP12、PM0S P13 構成共源共柵的電流鏡,用于鏡像彼此電路上的電流,PM0SP14、PM0S P15、PM0S P16構成串疊式(cascode)電路,運算放大器(以下簡稱運放)OPl的正輸入端連接PMOS P15的漏極,電阻Rll的一端,負輸入端連接PMOS P16的漏極和PNP M2的發射極,輸出端連接PMOS P12和PMOSP13的柵極,電阻Rll的另一端連接PNP Ml的發射極,PNP Ml的基極與PNPM2的基極連接在一起,并接地,PNP Ml和PNP M2的集電極均接地,PMOS P14的漏極作為輸出端,輸出電壓為VBG,并連接電阻R12的一端,電阻R12的另一端連接PNP M3的發射極,PNP M3的基極和集電極均接地。圖I所示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運放OPl的正、負輸入端的電壓相同,所述PNP M2 一般為多個PNP并聯,所述運放OPl采用PMOS輸入對結構,運放OPl正常工作所需最小的輸入電壓VCC= I Vbe I+ I Vgs I+ I Vds |,其中,IVbeI為PNP M2的發射極-基極電壓,|Vgs|為運放OPl中PMOS輸入對的源極-柵極電壓,|Vds|為運放OPl中PMOS輸入對的源極-漏極電壓,由于IVgsI電壓較大,導致VCC電壓較大,一般最小也需要2V左右。圖2中,PMOS P2UPMOS P22、PM0S P23構成共源共柵的電流鏡,用于鏡像彼此電路上的電流,PMOS P24、PM0S P25、PM0S P26構成串疊式(cascode)電路,運算放大器(以下簡稱運放)0P2的正輸入端通過電阻R23連接PNP M4和PNP M5的基極,并通過電阻R21連接PMOS P25的漏極,負輸入端通過電阻R24連接PNP M4和PNP M5的基極,并通過電阻R22連接PMOS P26的漏極和PNP M5的發射極,輸出端連接PMOS P22和PMOS P23的柵極,電阻R25的一端連接PMOS P25的漏極,另一端連接PNP M4的發射極,PNP M4的基極與PNP M5的基極連接在一起,并接地,PNP M4和PNP M5的集電極均接地,PMOS P24的漏極作為輸出端,輸出電壓為VBG,并連接電阻R26的一端,電阻R26的另一端接地。圖2所示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運放0P2的正、負輸入端的電壓相同,電阻R21與電阻R23的阻值比等于電阻R22與電阻R24的阻值比,如電阻R21可以是兩個電阻R22串聯,電阻R23可以是兩個電阻R24串聯,等等;所述運放0P2采用PMOS輸入對結構,運放0P2正常工作所需最小的輸入電壓較小,但由于電阻R21與電阻R22的存在,放大了運放0P2的偏差(offset),不利于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壓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技術提供的一種低壓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該電路包括接收運放的輸出信號,提供電流給兩條雙極結型晶體管(BJT, 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支路的電流鏡;差分輸入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產生輸出信號給所述電流鏡,利用深度負反饋使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相等的運放,所述運放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MOS)輸入對結構; 根據運放中NMOS輸入對的工作情況自適應調整兩條BJT支路中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的自適應調整電路;根據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控制自身支路的電流,保證所述運放正常工作的兩條BJT支路;鏡像產生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出電壓的Bandgap輸出電路。上述方案中,所述運放、和/或電流鏡、和/或Bandgap輸出電路、和/或自適應調整電路中還包括串疊式(cascode)電路。本技術提供的低壓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將兩條BJT, Bipolar JunctionTransistor支路差分輸入到采用NMOS輸入對結構的運放,所述運放輸出端連接電流鏡,利用深度負反饋使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相等;根據運放中NMOS輸入對的工作情況自適應調整兩條BJT支路中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控制兩條BJT支路的電流,保證所述運放正常工作;鏡像產生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出電壓;如此,能夠減小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入電壓,使該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能夠在較低的輸入電壓下工作,并且避免了運放的offset被放大。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提供的一種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連接不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提供的另一種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連接不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連接不意圖;圖5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提供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連接不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實現方法流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出電壓隨溫度變化的測試結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將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差分輸入到采用NMOS輸入對結構的運放,所述運放輸出端連接電流鏡,利用深度負反饋使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相等;根據運放中NMOS輸入對的工作情況自適應調整兩條BJT支路中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控制兩條BJT支路的電流,保證所述運放正常工作。下面通過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實現一種低壓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如圖3所示,該電路包括電流鏡、采用NMOS輸入對結構的運放、Bandgap輸出電路、自適應調整電路、兩條BJT支路;其中,所述電流鏡,配置為接收運放的輸出信號,提供電流給兩條BJT支路;所述運放,配置為差分輸入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傳輸輸出信號給所述電流鏡,利用深度負反饋使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相等;所述自適應調整電路,配置為根據運放中NMOS輸入對的工作情況自適應調整兩條BJT支路中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所述兩條BJT支路,配置為根據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控制自身支路的電流,保證所述運放正常工作;所述Bandgap輸出電路,配置為鏡像產生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出電壓;所述共基極BJT —般為共基極的PNP ;如圖4所示的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在圖4中不示出自適應調整電路,其中,所述電流鏡由共源共柵的PMOS P42和PMOS P43構成;所述兩條BJT支路中左邊支路包括電阻R41和PNP M6,其中,電阻R41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壓帶隙(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其特征在于,該電路包括:接收運放的輸出信號,提供電流給兩條雙極結型晶體管(BJT)支路的電流鏡;差分輸入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產生輸出信號給所述電流鏡,利用深度負反饋使兩條BJT支路上端的電壓相等的運放,所述運放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MOS)輸入對結構;根據運放中NMOS輸入對的工作情況自適應調整兩條BJT支路中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的自適應調整電路;根據共基極BJT的基極電壓,控制自身支路的電流,保證所述運放正常工作的兩條BJT支路;鏡像產生Bandgap電壓基準電路的輸出電壓的Bandgap輸出電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雷,
申請(專利權)人:快捷半導體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