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主要解決現有隔離開關的拉鉤存在結構復雜,使用不便以及使用性能差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閘上鉸接有拉鉤,所述拉鉤的一端向上伸出,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鎖緊,且位于拉鉤與刀閘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所述拉鉤轉動構成所述彈性件被壓縮或拉伸。該隔離開關的拉鉤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通過把拉鉤鉸接于刀閘上,使用時,通過轉動拉鉤便可實現開關的閉合或分斷,操作方便、簡單,而且結構緊湊,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隔離開關,尤其是指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
技術介紹
隔離開關是高壓開關電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種電器,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結構比較簡單,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對變電所、電廠的設計、建立和安全運行的影響均較大。刀閘的主要特點是無滅弧能力,只能在沒有負荷電流的情況下分、合電路。隔離開關通過刀閘閉合實現電路相通,并通過拉鉤進行鎖緊防止勿動,而在打開刀閘時,通過操作拉鉤實現電路斷開,現有隔離開關的拉鉤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從而造成產品的使用性能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與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解決現有隔離開關的拉鉤存在結構復雜,使用不便以及使用性能差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包括底座、進線絕緣支柱以及出線絕緣支柱,所述進線絕緣支柱和出線絕緣支柱分別固定于底座的兩側,所述進線絕緣支柱和出線絕緣支柱上分別設有進線接線座和出線接線座,所述進線接線座和出線接線座之間通過刀閘相連接,所述刀閘一端鉸接于出線接線座上,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相配合,所述刀閘上鉸接有拉鉤,所述拉鉤的一端為向上伸出刀閘上端面的操作部,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鎖緊,且位于拉鉤與刀閘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所述拉鉤轉動構成所述彈性件被壓縮或拉伸。所述拉鉤上設有限位槽,所述刀閘上設有穿過所述限位槽的限位軸,所述限位槽與限位軸相卡構成刀閘周向限位。所述彈性件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設于限位槽的底部,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軸的下端。所述拉鉤向上伸出的操作部上設有通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該隔離開關的拉鉤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通過把拉鉤鉸接于刀閘上,使用時,通過轉動拉鉤便可實現開關的閉合或分斷,操作方便、簡單,而且結構緊湊,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底座1,進線絕緣支柱2,出線絕緣支柱3,進線接線座4,出線接線座5,刀閘6,拉鉤7,限位槽8,限位軸9,扭簧10,通孔11。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針對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包括底座I、進線絕緣支柱2以及出線絕緣支柱3,所述進線絕緣支柱2和出線絕緣支柱3分別固定于底座I的兩側,所述進線絕緣支柱2和出線絕緣支柱3上分別設有進線接線座4和出線接線座5,所述進線接線座4和出線接線座5之間通過刀閘6相連接,所述刀閘6 —端鉸接于出線接線座5上,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4相配合,所述刀閘6上鉸接有拉鉤7,所述拉鉤7的一端為向上伸出刀閘6上端面的操作部,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4鎖緊,且位于拉鉤7與刀閘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所述拉鉤7轉動構成所述彈性件被壓縮或拉伸。根據上述方案,通過把拉鉤7鉸接于刀閘6上,使用時,通過轉動拉鉤7便可實現開關的閉合或分斷,操作方便、簡單,而且結構緊湊,使用性能好。 在本技術中,所述拉鉤7上設有限位槽8,所述刀閘6上設有穿過所述限位槽8的限位軸9,所述限位槽8與限位軸9相卡構成刀閘6周向限位。由于刀閘6的內側表面固定有穿過限位槽8的限位軸9,通過限位軸9與限位槽8限位配合實現對拉鉤7的周向限位,保證拉鉤7使用的穩定性,提高使用性能。在本技術中,所述彈性件為扭簧10,所述扭簧10的一端設于限位槽8的底部,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軸9的下端。扭簧10 —端卡在限位槽8上,一端卡在限位軸9的下端,拉鉤7沿著鉸接軸轉動時,帶動限位槽8轉動壓縮扭簧10的一端,而扭簧10的另一端卡在限位軸9的下端,因此,扭簧10被壓縮產生彈性為復位提供動力。在本技術中,所述拉鉤7向上伸出的操作部上設有通孔11,操作時,工具伸入該通孔11內,帶動拉鉤7轉動,實現開關的閉合或斷開,操作方便。實施例不應視為對技術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術的精神所作的改進,都應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包括底座(I)、進線絕緣支柱(2)以及出線絕緣支柱(3),所述進線絕緣支柱(2)和出線絕緣支柱(3)分別固定于底座(I)的兩側,所述進線絕緣支柱(2)和出線絕緣支柱(3)上分別設有進線接線座(4)和出線接線座(5),所述進線接線座(4)和出線接線座(5 )之間通過刀閘(6 )相連接,所述刀閘(6 ) —端鉸接于出線接線座(5 )上,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閘(6)上鉸接有拉鉤(7),所述拉鉤(7)的一端為向上伸出刀閘(6)上端面的操作部,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4)鎖緊,且位于拉鉤(7)與刀閘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所述拉鉤(7)轉動構成所述彈性件被壓縮或拉伸。2.根據權利I所述的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7)上設有限位槽(8),所述刀閘(6)上設有穿過所述限位槽(8)的限位軸(9),所述限位槽(8)與限位軸(9)相卡構成刀閘(6)周向限位。3.根據權利2所述的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扭簧(10),所述扭簧(10)的一端設于限位槽(8)的底部,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軸(9)的下端。4.根據權利I或2或3所述的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7)向上伸出的操作部上設有通孔(11)。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主要解決現有隔離開關的拉鉤存在結構復雜,使用不便以及使用性能差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閘上鉸接有拉鉤,所述拉鉤的一端向上伸出,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鎖緊,且位于拉鉤與刀閘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所述拉鉤轉動構成所述彈性件被壓縮或拉伸。該隔離開關的拉鉤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通過把拉鉤鉸接于刀閘上,使用時,通過轉動拉鉤便可實現開關的閉合或分斷,操作方便、簡單,而且結構緊湊,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能。文檔編號H01H31/02GK202712025SQ20122042811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專利技術者陳學良 申請人:浙江廣大電氣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操作方便的隔離開關,包括底座(1)、進線絕緣支柱(2)以及出線絕緣支柱(3),所述進線絕緣支柱(2)和出線絕緣支柱(3)分別固定于底座(1)的兩側,所述進線絕緣支柱(2)和出線絕緣支柱(3)上分別設有進線接線座(4)和出線接線座(5),所述進線接線座(4)和出線接線座(5)之間通過刀閘(6)相連接,所述刀閘(6)一端鉸接于出線接線座(5)上,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閘(6)上鉸接有拉鉤(7),所述拉鉤(7)的一端為向上伸出刀閘(6)上端面的操作部,另一端與進線接線座(4)鎖緊,且位于拉鉤(7)與刀閘之間通過彈性件相連接,所述拉鉤(7)轉動構成所述彈性件被壓縮或拉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學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廣大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