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觸頭(1)、觸頭杯(2)、杯托(3)和連接件(4),杯托(3)中心開有固定孔(7),觸頭杯(2)中心開有中心孔(5),連接件(4)一端與杯托(3)的固定孔(7)連接,連接件(4)另一端設有凸緣(9),凸緣(9)置于觸頭杯(2)的中心孔(5)內,凸緣(9)與中心孔(5)之間留有間隙,觸頭杯(2)與杯托(3)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一種新的結構來解決觸頭之間剛性碰撞生產回彈大的問題,合閘時加大了觸頭內部的接觸面積使得回路電阻變小,并且分閘時也可以通過給予觸頭一個輔助的回拉力使得觸頭的工作更加穩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真空滅弧室的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屬于真空滅弧室
技術介紹
現有的真空滅弧室中,縱磁觸頭由于線圈的加工導致觸頭系統強度降低,為保證觸頭系統在其生命周期內不失效,通常在觸頭與杯座底部間焊接一加強筋,以增加觸頭工作時抵抗沖擊的能力。但是隨著觸頭系統剛性的增加,在真空斷路器合閘時會彈跳,這是由于觸頭系統間的剛性碰撞產生的,而且在高電壓等級的系統中會尤為明顯,并且因為加入了加強筋,間接使得觸頭內部電阻增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既能增加觸頭系統抵抗沖擊的能力,又能降低真空斷路器合閘時產生的彈跳,而且還可以減小滅弧室的回路電阻,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目的。本技術是這樣構成的包括觸頭、觸頭杯、杯托和連接件,杯托中心開有固定孔,觸頭杯中心開有中心孔,連接件一端與杯托的固定孔連接,連接件另一端設有凸緣,凸緣置于觸頭杯的中心孔內,凸緣與中心孔之間留有間隙,觸頭杯與杯托連接。上述連接件有凸緣的一端與觸頭連接,觸頭杯與觸頭連接,觸頭杯中心孔下方設有凸臺一,杯托的固定孔外設有凸臺二,觸頭杯和杯托連接時凸臺一和凸臺二之間留有空隙。上述連接件與杯托固定的一端與觸頭連接,觸頭杯和杯托連接時凸臺一和凸臺二之間留有空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內部沒有加強筋,而是用另一種內部結構代替,使用內部的活動減小觸頭合閘時的剛性碰撞,從而減小觸頭之間彈跳,并且通過連接件上圓臺和觸頭杯的圓環配合加強了觸頭在合閘分閘時的強度,使得觸頭更加耐用。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另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I中標記為1-觸頭,2-觸頭杯,3-杯托,4-連接件,5-中心孔,6-凸臺一,7-固定孔,8-凸臺二,9-凸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如圖I所示觸頭I和觸頭杯2有中心孔5的一端釬焊連接,觸頭杯2和杯托3通過釬焊連接,觸頭杯2上的凸臺一 6和杯托3的凸臺二 8有空隙,杯托3上的固定孔7與連接件4釬焊連接,連接件4上的凸緣9與觸頭杯2的中心孔5組成連接結構,凸緣9和觸頭杯2底部有空隙。在合閘時,在合閘力的作用下,觸頭杯2中心凸臺一 6和杯托3中心的凸臺二 8的端面接觸,連接件4上的凸緣9和觸頭杯2底部接觸,增大了導電面積從而減小了回路的電阻;由于凸臺一 6和凸臺二 8中間的間隙,凸緣9和觸頭杯2底部間隙,使得整個機構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從而使得剛性碰撞所產生的彈跳減?。辉诜珠l時凸緣9施加給觸頭杯2 —個回拉的輔助力,使得觸頭之間分離更加可靠,減小觸頭因為回拉力不均勻所產生的變形。實施例2 :如圖2所示觸頭I和杯托3通過釬焊連接,杯托3上與連接件4連接的一端與觸頭I連接,觸頭杯2和杯托3通過連接,觸頭杯2上的凸臺一 6杯托3的凸臺二 8有空隙,杯托3上固定孔7與連接件4釬焊連接,連接件4上的凸緣9與觸頭杯2的中心孔5組成連接結構,凸緣9和觸頭杯2底部有空隙。在合閘時,在合閘力的作用下,觸頭杯2中心凸臺一 6和杯托3中心凸臺二 8的端面接觸,連接件4上的凸緣9和觸頭杯2底部接觸,增大了導電面積從而減小了回路的電阻;由于凸臺一 6和凸臺二 8中間的間隙,凸緣9和觸頭杯2底部間隙,使得整個機構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從而使得剛性碰撞所產生的彈跳減小;在分閘時凸緣9施加給觸頭杯2 —個回拉的輔助力,使得觸頭之間分離更加可靠,·減小觸頭因為回拉力不均勻所產生的變形。權利要求1.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觸頭(I)、觸頭杯(2)、杯托(3)和連接件(4),杯托(3)中心開有固定孔(7),觸頭杯(2)中心開有中心孔(5),連接件(4)一端與杯托(3)的固定孔(7)連接,連接件(4)另一端設有凸緣(9),凸緣(9)置于觸頭杯(2)的中心孔(5)內,凸緣(9)與中心孔(5)之間留有間隙,觸頭杯(2)與杯托(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4)有凸緣(9 )的一端與觸頭(I)連接,觸頭杯(2 )與觸頭連接,觸頭杯(2 )中心孔(5 )下方設有凸臺一(6),杯托(3)的固定孔(7)外設有凸臺二(8),觸頭杯(2)和杯托(3)連接時凸臺一(6)和凸臺二(8)之間留有空隙。3.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4)與杯托(3)固定的一端與觸頭(I)連接,觸頭杯(2)和杯托(3)連接時凸臺一(6)和凸臺二(8)之間留有空隙。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觸頭(1)、觸頭杯(2)、杯托(3)和連接件(4),杯托(3)中心開有固定孔(7),觸頭杯(2)中心開有中心孔(5),連接件(4)一端與杯托(3)的固定孔(7)連接,連接件(4)另一端設有凸緣(9),凸緣(9)置于觸頭杯(2)的中心孔(5)內,凸緣(9)與中心孔(5)之間留有間隙,觸頭杯(2)與杯托(3)連接。本技術通過一種新的結構來解決觸頭之間剛性碰撞生產回彈大的問題,合閘時加大了觸頭內部的接觸面積使得回路電阻變小,并且分閘時也可以通過給予觸頭一個輔助的回拉力使得觸頭的工作更加穩定。文檔編號H01H33/664GK202712044SQ20122036119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專利技術者康一 申請人:中國振華電子集團宇光電工有限公司(國營第七七一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彈跳及低回路電阻觸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觸頭(1)、觸頭杯(2)、杯托(3)和連接件(4),杯托(3)中心開有固定孔(7),觸頭杯(2)中心開有中心孔(5),連接件(4)一端與杯托(3)的固定孔(7)連接,連接件(4)另一端設有凸緣(9),凸緣(9)置于觸頭杯(2)的中心孔(5)內,凸緣(9)與中心孔(5)之間留有間隙,觸頭杯(2)與杯托(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一,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振華電子集團宇光電工有限公司國營第七七一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