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其包括有絕緣本體、導電端子、焊接片及壓蓋。絕緣本體的兩側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兩彈性臂,且在彈性臂與絕緣本體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容置區。每一彈性臂均具有一朝向該容置區垂直彎折的鎖扣部,在該鎖扣部上形成有垂直于該絕緣本體側壁的扣持壁。壓蓋包括有操作桿、自該操作桿垂直延伸的肋條、位于肋條之間的退讓槽、位于退讓槽之間的旋轉軸、以及位于該旋轉軸兩側的凸塊。每一凸塊均具有一豎直壁,其面對著該彈性臂的扣持壁。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不但能夠提高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具有簡化結構設計、提高組裝效率、節省成本等優點,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將軟性電路板連接至電路基板上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
技術介紹
軟性電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配線空間限制較少、靈活度高等優點,完全符合電子產品輕薄短小的發展趨勢。因此,軟性電路板被廣泛應用于電腦及周邊產品、通訊產品、顯示器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上述軟性電路板通常是通過軟性電路板連接器連接至電路基板上。 請參照圖I所示,現有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大致包括有一絕緣本體90、若干個收容于該絕緣本體90內的導電端子91、安裝于絕緣本體90兩側的固定端子92、以及一可轉動的壓蓋93,在該絕緣本體90的前端形成有一扁形開口,用以供軟性電路板插入。導電端子91的前端用來與軟性電路板上的電路電性接觸,導電端子91的尾端則焊接至電路基板上,從而在電路基板與軟性電路板之間形成電性導通。固定端子92亦焊接至電路基板上,從而為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提供固定作用,同時固定端子92上還形成有一弧線型的鎖扣臂920,用來鎖扣壓蓋93,防止壓蓋93從絕緣本體上脫落。壓蓋93可轉動地安裝于該絕緣本體90的后端,在壓蓋93上形成有凸輪機構,用來與導電端子91的作動部相配合從而對軟性電路板提供夾緊力。此外,壓蓋93的兩端伸入固定端子92的鎖扣臂920中,從而確保壓蓋93不會自絕緣本體90脫落。基本的操作原理是當該壓蓋93在豎直位置時,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處于開啟狀態,此時軟性電路板可以很方便地插入絕緣本體90的開口中,而當該壓蓋93旋轉至水平位置時,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處于閉合狀態時,此時軟性電路板會受到導電端子91的夾持而被保持在絕緣本體90的開口中,從而與導電端子91形成電性接觸。但是,在上述現有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中,由于固定端子92要同時兼顧到其焊接固定的功能和限制壓蓋93的功能,因此必須設置有焊接部921與弧線型鎖扣臂920的結構,這種結構從產品設計或組裝工藝上來講較為繁瑣,同時亦帶來較大的成本。再者,上述現有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的壓蓋93與固定端子92的弧線型鎖扣臂920之間配合并不穩固,壓蓋93極易沿前后方向滑出鎖扣臂920,從而自絕緣本體90脫落。此外,由于上述現有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9的壓蓋93采用凸輪設計,在轉動壓蓋93時會出現不順暢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不但能夠提高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具有簡化結構設計、提高組裝效率、節省成本等優點,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包括有一絕緣本體、若干個并排插設于絕緣本體內的導電端子、兩個安裝于絕緣本體中的焊接片,以及一樞設于絕緣本體上的壓蓋,在該絕緣本體的前表面上形成有一插槽,用于供一軟性電路板插入。該絕緣本體的兩側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兩彈性臂,且在這兩個彈性臂與該絕緣本體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容置區,每一彈性臂均具有一位于其自由端、且朝向該容置區垂直彎折的鎖扣部,在該鎖扣部上形成有垂直于該絕緣本體側壁的扣持壁;該壓蓋容納于該絕緣本體的容置區中,其包括有一操作桿、若干個自該操作桿垂直延伸的肋條、若干個位于這些肋條之間的退讓槽、一個位于這些退讓槽之間的旋轉軸、以及位于該旋轉軸兩側的凸塊,其中該旋轉軸為一圓柱體且被這些退讓槽分隔成若干個水平段,該旋轉軸偏離該退讓槽的中心位置,每一凸塊均具有一豎直壁,其面對著該彈性臂的扣持壁。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通過在絕緣本體上直接設置彈性臂來鎖扣壓蓋,可以防止壓蓋沿前后方向脫落,而通過導電端子的作動部與壓蓋的旋轉軸相配合,可以防止壓蓋沿上下方向脫落,因此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具有較強的使用安全性。此外,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上的焊接片可以僅考慮其焊接固定作用即可,而無需考慮其固定壓蓋的功能,從而簡化結構設計、提高組裝效率、節省成本。另外,由于壓蓋的旋轉軸為圓柱狀而非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凸輪結構,因此在壓蓋的鎖緊操作中, 圓柱狀的旋轉軸能夠很順滑地在導電端子的呈凹槽狀的作動部中轉動,因此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組合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拆解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從另一視角觀看所得的組合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拆解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壓蓋處于關閉狀態的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壓蓋處于開啟狀態時,壓蓋與導電端子之間的配合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優點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再者,本技術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外」、「偵愐」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技術,而非用以限制本技術。請參照圖2至圖5所示的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1,用以將軟性電路板60連接至電路基板上,其中圖2是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I的組合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I的拆解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I的從另一視角觀看所得的組合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I的拆解示意圖。本技術軟性電路板連接器I包括有一絕緣本體10、若干個并排插設于絕緣本體10內的導電端子30、兩個安裝于絕緣本體10兩側端的焊接片40,以及一樞設于絕緣本體10上的壓蓋50。上述絕緣本體10大致呈矩形狀,其包括頂壁、底壁、前表面、后表面及兩側壁,且底壁沿前后方向上的寬度大于頂壁的寬度。在絕緣本體10的前表面上形成有插槽11,用于供一軟性電路板60 (如圖6所不)插入。在插槽11的內壁的上下表面上形成有若干個貫穿絕緣本體10前后表面的平行且間隔的端子收容槽12,用于容納導電端子30。在絕緣本體10的前表面上位于插槽11的兩側各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固定槽13,用于容納焊接片40。該固定槽13沿前后方向的長度基本上與焊接片40的長度相同,且該固定槽13的底面呈開放式。在其中一實施例中,絕緣本體10的兩側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兩彈性臂20,且在兩個彈性臂20與底壁之間形成一容置區14,用來供壓蓋50在此區間活動。每一彈性臂20均具有一位于其自由端、且朝向容置區14垂直彎折的鎖扣部21,在鎖扣部21上形成有垂直于絕緣本體10側壁的豎直的扣持壁22,用來防止壓蓋50沿前后方向脫落。在鎖扣部21上還形成有一倒角結構23,可有利于在安裝時壓蓋50能夠順利滑入容置區14內。此外,在容置區14還形成有位于扣持壁22前面的轉動槽15,用來供壓蓋50的兩端部在其中轉動。上述若干個導電端子30自絕緣本體10的后表面并排插入對應的端子收容槽12中,每一導電端子30均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一上臂31與一下臂32,以及連接上臂31中間位置與下臂32中間位置的一連接臂33,其中上臂3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包括有一絕緣本體、若干個并排插設于絕緣本體內的導電端子、兩個安裝于絕緣本體中的焊接片,以及一樞設于絕緣本體上的壓蓋,在該絕緣本體的前表面上形成有一插槽,用于供一軟性電路板插入,其特征在于:該絕緣本體的兩側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兩彈性臂,且在這兩個彈性臂與該絕緣本體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容置區,每一彈性臂均具有一位于其自由端、且朝向該容置區垂直彎折的鎖扣部,在該鎖扣部上形成有垂直于該絕緣本體側壁的扣持壁;該壓蓋容納于該絕緣本體的容置區中,其包括有一操作桿、若干個自該操作桿垂直延伸的肋條、若干個位于這些肋條之間的退讓槽、一個位于這些退讓槽之間的旋轉軸、以及位于該旋轉軸兩側的凸塊,其中該旋轉軸為一圓柱體且被這些退讓槽分隔成若干個水平段,該旋轉軸偏離該退讓槽的中心位置,每一凸塊均具有一豎直壁,其面對著該彈性臂的扣持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志金,張丙德,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樂深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