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包括對線束定位的定位裝置以及抱箍,所述抱箍固定在車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用于引導和固定電動車的線纜,可以快速將線束定位裝置固定在車架上,避免了其與車架、車筐相摩擦造成的損傷,從而引起的安全隱患。連接桿與抱箍連接采用齒輪牙連接結構,使得方向調節簡單方便。使用中便于快速的拆卸、安裝。(*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動車
,具體涉及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電動車的主要電纜線和剎車線要穿車筐支架孔過,由于沒有專門的固定點,這種走線方式太亂,影響整車的美觀度。有一種對電源線和剎車線進行固定的線束定位結構主要是由前蓋和后蓋組成,線纜卡設置在前蓋與后蓋之間的線孔中,然后將前蓋與后蓋固定在線纜上,沒有對定位結構進行固定,會造成線纜與車筐支架孔之間長期接觸會造成表皮磨損會并使整車短路和剎車線生銹,影響剎車效果。另外由于電纜線沒有固定點,騎行時易產生異響,易將儀表內的電源大線接頭拉脫,從而產生在騎行時儀表斷電或接觸不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目的是用于快速固定線束定位裝置并且拆裝方便。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包括對線束定位的定位裝置以及抱箍,所述抱箍固定在車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結構。通過本技術可以將電纜線以及剎車線的定位裝置快速固定在車架體上,使線束不與車體上的部件相互有移動,線纜與車架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保證它們之間沒有摩擦。進一步,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還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一端與定位裝置連接,另一端與抱箍以防滑形式配合連接。通過連接桿可以將定位裝置進行快速的連接并便于進行定位裝置與車體之間的調整。進一步,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前蓋以及后蓋,所述后蓋與連接桿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結構,本技術方案采用前后蓋對線束進行固定,固定方式簡單且使用可靠。進一步所述滑槽式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后蓋上的卡槽,以及設置在連接桿上與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片結構。通過本技術方案可以對線束定位結構進行很好快速安裝,并且安裝和拆卸很方便。進一步,所述滑槽式卡接結構是后蓋與連接桿之間設置的榫卯結構,采用本結構同樣可以實現定位結構與抱箍之間進行快速安裝及拆卸。進一步,所述防滑形式配合結構是相互以齒輪牙配合的結構,該結構簡單實用、調整方便。進一步所述前蓋上設置有前蓋裝飾件。用于裝飾前蓋,使商品性更好。有益效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結構后,可以使線束定位裝置快速的安裝在抱箍上,而抱箍又固定在車體上;使得線束定位裝置與車架無相對移動,從而保證線束與車架之間無摩擦,避免了其與車架、車筐相摩擦造成的損傷,引起安全隱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包括線束定位裝置,所述線束定位裝置包括前蓋2、后蓋3,抱箍5,所述抱箍固定在車體上,所述后蓋3與抱箍5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結構。在所述后蓋3與抱箍5之間還設置有連接桿4,所述連接桿4 一端與后蓋3連接, 另一端與抱箍5以齒輪牙形式配合連接,所述連接桿4與抱箍5相連接,所述后蓋3上設置有與連接桿相互對應的卡槽,前蓋2和后蓋3合攏后以卡槽卡扣的形式相配合與連接桿4上。所述前蓋2上設置有前蓋裝飾件I。所述連接桿4與抱箍5采用防滑式結構配合,本技術采用齒輪牙配合,然后用螺栓進行連接。所述前蓋2、后連接蓋3通過插槽與所述萬向連接桿4相連接。本實施例中卡接結構可以是后蓋與連接桿之間設置的榫卯結構,采用以上結構同樣可以實現線束定位裝置快速插接在固定抱箍上,從而實現快速安裝線束定位裝置并可以實現快速拆卸,本技術中所述的滑槽式卡接結構還包括其他形式的連接結構,在這里不列舉。后連接蓋采用ABS材料電鍍處理,與前蓋自動卡入固定,采用自攻螺絲裝配,裝配時將電源總線、前后剎車線卡入相應的卡槽中再固定;抱箍和連接桿采用的是轉向結構,可以根據兩部件上的齒輪牙進行角度調節。拆卸時只需將前蓋裝飾件、前蓋拆下后,就可以對車把、電源總線、前后剎車線三部件進行維修,不用拆掉線卡就可直接進行維修處理,節省大量維修時間。本技術結構不僅僅可用于引導和固定電動車車頭的電源線和剎車線,還可以運用于使用時與車體其他部分接觸摩擦的其他線纜的引導和固定。從而起到保護線纜不受到磨損的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包括對線束定位的定位裝置以及抱箍,所述抱箍固定在車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還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一端與定位裝置連接,另一端與抱箍以防滑形式配合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前蓋以及后蓋,所述后蓋與連接桿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式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后蓋上的卡槽,以及設置在連接桿上與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片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式卡接結構是后蓋與連接桿之間設置的榫卯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形式配合結構是相互以齒輪牙配合的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蓋上安裝有前蓋裝飾件。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了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包括對線束定位的定位裝置以及抱箍,所述抱箍固定在車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本技術用于引導和固定電動車的線纜,可以快速將線束定位裝置固定在車架上,避免了其與車架、車筐相摩擦造成的損傷,從而引起的安全隱患。連接桿與抱箍連接采用齒輪牙連接結構,使得方向調節簡單方便。使用中便于快速的拆卸、安裝。文檔編號H02G3/02GK202712755SQ20122032841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周勇, 向龍賢 申請人: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車線束固定結構,包括對線束定位的定位裝置以及抱箍,所述抱箍固定在車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與抱箍之間為滑槽式卡接連接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勇,向龍賢,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