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在將壓力傳感器后來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上時,能夠使這些可靠且容易地相對應,并且即使安裝不適合的壓力傳感器時也能夠確保其安全性,通過比較設置在充氣式護舷材(3)和壓力傳感器(5)上的識別標簽(4)的第一識別信息和壓力傳感器(5)所具有的第二識別信息來使這些相對應,當識別信息互不相同時,停止壓力傳感器(5)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更加詳細地說,后來將壓力傳感器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上時,該管理系統能夠使這些可靠且容易地相對,同時即使安裝不適合的壓力傳感器時也能夠確保安全性。
技術介紹
以往,為了防止船舶的靠岸或者靠舷時船體和岸壁受損,將充氣 式護舷材設置在岸壁的壁面或者船側上。該充氣式護舷材是將壓縮空氣沖入到由橡膠等彈性材料構成的大致草袋狀的中空結構體內,通過空氣壓來緩沖船舶的靠岸或者靠舷時的碰撞。因此,有必要容易地確認充氣式護舷材內常保持適當的空氣壓。例如,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內壓檢測裝置,將通過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的內部的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空氣壓隨時用無線信號向外部發送,并顯示在信號接收裝置上。但是,近年來,主要從品質管理和安全方面考慮,要求在充氣式護舷材主體上具備識別系統,以便能夠容易地識別每個充氣式護舷材(參照非專利文獻I)。另外,由于能夠識別每個充氣式護舷材,因此通過在每個充氣式護舷材上安裝適于其規格的壓力傳感器來能夠更有效地管理空氣壓。但是,暫且不談制造充氣式護舷材時安裝壓力傳感器的情況,而將壓力傳感器后來安裝在已有的充氣式護舷材上或者更換壓力傳感器的情況,有可能安裝不適合的壓力傳感器。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由于壓力傳感器無法正常運行而向使用者無法反饋正確的信號,因此會發生充氣式護舷材的過度壓縮引起的船舶的損傷或者過度供氣引起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破裂等情況。因此,需要實現一種管理系統,使充氣式護舷材和壓力傳感器能夠可靠且容易地相對應的同時確保安全性。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特開昭60-46438號公報非專利文獻I :IS017357 “船舶和海洋技術-高壓浮動空氣填充橡膠護舷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在充氣式護舷材上后來安裝壓力傳感器時,使其能夠可靠且容易地相對應,并且即使安裝了不適合的壓力傳感器時也能夠確保安全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一種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使埋設記錄有第一識別信息的識別標簽的充氣式護舷材和檢測該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并發送其信號的壓力傳感器相對應,其中,所述壓力傳感器包括傳感器部,用于檢測所述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信號發送部,用于發送來自所述傳感器部的信號;讀取部,用于讀取所述識別標簽的信息;控制部,具有記錄有第二識別信息的存儲部,所述控制部對所述讀取部所讀取的所述第一識別信息和所述存儲部的第二識別信息進行比較,當這些信息相同時,將所述傳感器部檢測的氣壓信息從所述信號發送部發送,當這些信息不同時,使該傳感器部以及/或者信號發送部停止。另外,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二專利技術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使埋設記錄有第一識別信息的識別標簽的充氣式護舷材和檢測該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并發送其信號且通過無線啟動裝置來被啟動的壓力傳感器相對應,其中,所述壓力傳感器包括傳感器部,用于檢測所述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信號發送部,用于發送來自該傳感器部的信號,所述啟動裝置包括讀取部,用于讀取所述識別標簽的第一識別信息;控制部,具有記錄有第二識別信息的存儲部,所述控制部對所述讀取部所讀取的所述第一識別信息和所述存儲部的第二識別信息進行比較,只有當這些信息相同時發送啟動所述壓力傳感器的無線信號。根據第一專利技術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在將壓力傳感器后來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上時,通過比較設置在充氣式護舷材和壓力傳感器的識別標簽的識別信息來使充氣式護舷材和壓力傳感器相對應,且當識別信息互不相同時,由于使壓力傳感器的功能停止,因此能夠可靠且容易地使充氣式護舷材和壓力傳感器相對應,并且即使安裝不適合的壓力傳感器時也能夠確保其安全性。·根據第二專利技術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在上述效果的基礎上,還能減少壓力傳感器部件的數量,因此能夠降低成本。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專利技術中,優選的是,傳感器部和信號發送部由汽車用輪胎氣壓監測裝置構成。通過這樣使用市售品,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優選的是,在傳感器部上增加測量所述充氣式護舷材的內部溫度的溫度傳感器。通過這些能夠高精度地把握充氣式護舷材的穩固性。優選的是,將RFID標簽作為識別標簽使用。通過這樣使用市售品,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附圖說明圖I表示形成第一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的對象的充氣式護舷材的例子;圖2為圖I的充氣式護舷材的截面圖;圖3為表示圖I的壓力傳感器結構的模塊圖;圖4為表不第二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中的壓力傳感器結構的模塊圖;圖5為表示啟動裝置結構的模塊圖;圖6為表示壓力傳感器安裝位置的例子的部分截面圖。附圖標號說明I 岸壁2停泊繩索3充氣式護舷材4 標簽5壓力傳感器6 電波7信號接收裝置8護舷材主體9 管頭10傳感器部11信號發送天線 12信號發送部13讀取部14控制部15存儲部16 電源17啟動裝置18信號接收天線19信號接收部20信號發送天線21信號發送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圖I表示形成第一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的對象的充氣式護舷材的例子。該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為“管理系統”)包括識別標簽4,埋設在通過停泊繩索2停泊在岸壁I的充氣式護舷材3上;壓力傳感器5,后來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3的內部;陸地上的信號接收裝置7,接收和顯示以電波6形式發自壓力傳感器5的氣壓檢測信號。如圖2所示,充氣式護舷材3包括將橡膠部件和加強部件層壓而成形的大致草袋狀的中空結構的護舷材主體8,在其兩端部安裝有具有空氣閥等的管頭9。埋設在充氣式護舷材3的加強層內等的識別標簽4上記錄有每個充氣式護舷材3的識別信息(第一識別信息)。作為識別標簽4使用RFID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標簽,其種類沒有特別限制,但從不需要電源的情況下具有優良的通信性能和通信品質的方面考慮,優選使用的是被動式RFID標簽。另外,作為識別信息,規定有尺寸、制造企業以及制造編號等(參照非專利文獻I)。如圖3所示,后來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3內部的壓力傳感器5包括傳感器部10,用于檢測氣壓;信號發送部12,通過信號發送天線11向信號接收裝置7發送電波6 ;除此之外還包括讀取部13,用于讀取發送自識別標簽4的具有第一識別信息的識別信號;控制部14,用于控制這些傳感器部10、信號發送部12以及讀取部13的動作。另外,在控制部14上附屬有記錄著作為壓力傳感器5的安裝對象的充氣式護舷材3的識別信息(第二識別信息)的存儲部15。這些傳感器部10或者控制部14等是通過內藏的電源(電池)16驅動。另外,傳感器部10是通過測量氣壓或者檢測壓差來檢測氣壓。下面,通過這樣的管理系統,說明將壓力傳感器5后來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3的情況。首先,將壓力傳感器5安裝在充氣式護舷材3的內部。壓力傳感器5可以安裝多個,從便于維修和檢測精度的方面考慮,其安裝位置優選的是管頭9背面或者是其附近的內壁。例如,如圖6所示,安裝在距護舷材主體8和管頭9的嵌合部分的距離L為30(T350mm的位置上。接著,開啟壓力傳感器5的電源16,啟動各部。作為開啟電源16的方法,通常采用后述的無線啟動裝置17,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還可以是定時器或者利用充氣式護舷材的壓力變化的裝置。啟動的控制部14將從讀取部13讀取的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6.11 JP 2010-1341051.一種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使埋設記錄有第一識別信息的識別標簽的充氣式護舷材和檢測該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并發送其信號的壓力傳感器相對應,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力傳感器包括傳感器部,用于檢測所述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信號發送部,用于發送來自所述傳感器部的信號;讀取部,用于讀取所述識別標簽的信息;控制部,具有記錄有第二識別信息的存儲部, 所述控制部對所述讀取部所讀取的所述第一識別信息和所述存儲部的第二識別信息進行比較,當這些信息相同時,將所述傳感器部所檢測的氣壓信息從所述信號發送部發送,當這些信息不同時,使該傳感器部以及/或者信號發送部停止。2.一種充氣式護舷材的管理系統,使埋設記錄有第一識別信息的識別標簽的充氣式護舷材和檢測該充氣式護舷材的氣壓并發送其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谷興司,金子理人,榊原繁樹,山田周,
申請(專利權)人:橫濱橡膠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