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包括限深板、檢測圓弧和位移傳感器,所述限深板通過軸承座固定在扶禾器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通過搖臂與軸承座連接,所述限深板與搖臂通過軸承座固定相連;所述限深板與搖臂均可繞軸承座上的軸在一定范圍內轉動;所述位移傳感器位于扶禾器上檢測圓弧的后方。所述位移傳感器的前端與檢測圓弧的距離為1~20mm。所述限深板包括與地面接觸的平板和與軸承座相連的斜板,所述斜板與平板的夾角為115°。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了限深板、檢測圓弧和位移傳感器,將較大范圍的高低位置變化線性變換成為一個較小范圍內的位移變化,便于檢測;采用非接觸式感應測量,免除了機械摩擦和磨損,使用壽命長;與現有收獲機械的匹配度好,降低了經濟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收獲機械在行進過程中的收獲高度的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的發展,我國塊根莖類收獲機械的研究和應用也不斷增多。由于塊根莖類農作物深埋在土壤的內部,而隨著地形等收獲條件的變化,收獲深度也隨之變化,而不能自動限定,這主要是因為收獲機械上沒有設置可以檢測收獲高度的檢測裝置。而由于收獲深度忽深忽淺,當深度超過預定值時,阻力增加,容易導致柴油機熄火,而深度太淺時,挖掘鏟會從作物的中間或者上方滑過,從而造成農作物的機械損傷。因此,要求操作者要不斷的憑借手感調節挖掘鏟的上下位置進行控制,這不但對操作者的技巧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非接觸式的智能檢測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包括限深板、檢測圓弧和位移傳感器,所述限深板通過軸承座固定在扶禾器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通過搖臂與軸承座連接,所述限深板與搖臂通過軸承座固定相連;所述限深板與搖臂均可繞軸承座上的軸在一定范圍內轉動;所述位移傳感器位于扶禾器上檢測圓弧的后方。優選的是,所述位移傳感器的前端與檢測圓弧的距離為I 20mm。優選的是,所述限深板包括與地面接觸的平板和與軸承座相連的斜板,所述斜板與平板的夾角為115°。優選的是,所述限深板與搖臂繞軸承座轉動的角度為-16° 35°。優選的是,所述檢測圓弧為偏心弧形面,所述搖臂與檢測圓弧的連接點偏離檢測圓弧的中點。一種自動限深裝置,包括控制系統、液壓系統和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所述控制系統和液壓系統設置在收獲機械的后端,所述控制系統通過液壓系統與收獲架相連;所述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固定在收獲機械前端的扶禾器上,所述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包括限深板、檢測圓弧和位移傳感器,所述限深板通過軸承座固定在扶禾器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通過搖臂與軸承座連接,所述限深板與搖臂通過軸承座固定相連;所述限深板與搖臂均可繞軸承座上的軸在一定范圍內轉動;所述位移傳感器位于扶禾器上檢測圓弧的后方,并通過線路與控制系統相連。優選的是,所述收獲機械為塊根莖類收獲機械,所述快根莖類收獲機械包括收獲紅薯、大蒜、芋頭、土豆和蘿卜的收獲機械。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采用了限深板、檢測圓弧和位移傳感器,所述檢測圓弧通過搖臂與限深板在軸承座處固定相連;搖臂在限深板的帶動下上下運動,并帶動其尾端的檢測圓弧繞著軸承座做圓弧運動,線性位移傳感器根據檢測到其到檢測圓弧的距離變化而產生相應的電信號,從而將將較大范圍的高低位置變化線性變換成為一個較小范圍內的位移變化,便于檢測;而且機械結構緊湊,易調整;(2)本專利技術采用非接觸式感應測量,免除了機械摩擦和磨損,使用壽命長,大大降低了維護的工作量;(3)本專利技術與現有塊根莖類收獲機械的匹配度好,無需對原有的塊根莖類作物收獲機械做大規模的改裝,降低了經濟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收獲機械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包括限深板I、檢測圓弧2和位移傳感器3,所述限深板I通過軸承座9固定在扶禾器4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2通過搖臂10與軸承座9連接,所述限深板I與搖臂10通過軸承座9固定相連。所述限深板I包括與地面接觸的平板和與軸承座相連的斜板,所述斜板與平板的夾角為115°。所述限深板I與搖臂10均可繞軸承座9在-16° 35°內轉動。所述檢測圓弧2為偏心弧形面,所述搖臂10與檢測圓弧2的連接點偏離檢測圓弧2的中點。所述位移傳感器3位于扶禾器4上檢測圓弧2的后方,所述位移傳感器3的前端與檢測圓弧之間的距離為I 20mm。一種自動限深裝置,包括控制系統、液壓系統和位移測量結構,所述控制系統和液壓系統設置在收獲機械的后端。所述控制系統為單片機8,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液壓缸7,所述單片機8通過液壓缸7與收獲架6相連。所述收獲架6的前端設有挖掘鏟5和扶禾器4,所述挖掘鏟5位于扶禾器4的后方。所述位移測量機構固定在花生收獲機前端的扶禾器4上,所述位移測量機構包括限深板I、檢測圓弧2和位移傳感器3,所述限深板I通過軸承座9固定在扶禾器4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2通過搖臂10與軸承座9連接,所述限深板I與搖臂10通過軸承座9固定相連。所述限深板I包括與地面接觸的平板和與軸承座相連的斜板,所述斜板與平板的夾角為115°。所述限深板I與搖臂10均可繞軸承座9在-16° 35°內轉動。所述檢測圓弧2為偏心弧形面,所述搖臂10與檢測圓弧2的連接點偏離檢測圓弧2的中點。所述位移傳感器3位于扶禾器4上檢測圓弧2的后方,所述位移傳感器3的前端與檢測圓弧之間的距離為I 20mm,并通過線路與單片機8相連。花生收獲機工作時,隨著地面的高低起伏,搖臂10在限深板I的帶動下上下運動,并帶動其尾端的檢測圓弧2繞著軸承座9做圓弧運動,位移傳感器3根據檢測到其到檢測圓弧2的距離變化而產生相應的電信號,并將其傳輸到作為控制裝置的單片機8內,其預置程序根據電信號的不同做出判斷,通過液壓設備控制液壓缸7的伸縮量,從而控制收獲架6的升降,從而使挖掘鏟5工作時擁有合適的挖掘深度,實現自動限深的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深板(1)、檢測圓弧(2)和位移傳感器(3),所述限深板(1)通過軸承座(9)固定在扶禾器(4)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2)通過搖臂(10)與軸承座(9)連接,所述限深板(1)與搖臂(10)通過軸承座(9)固定相連;所述位移傳感器(3)位于扶禾器(4)上檢測圓弧(2)的后方。
【技術特征摘要】
1.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深板(I)、檢測圓弧(2)和位移傳感器(3),所述限深板(I)通過軸承座(9)固定在扶禾器(4)的前端,所述檢測圓弧(2)通過搖臂(10)與軸承座(9)連接,所述限深板⑴與搖臂(10)通過軸承座(9)固定相連;所述位移傳感器(3)位于扶禾器(4)上檢測圓弧(2)的后方。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非接觸式智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傳感器(3)的前端與檢測圓弧⑵的距離為I 20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然兵,張還,李新成,杜宏偉,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