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糧食儲藏倉及干燥儲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及晾糧干燥和儲存糧食的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經過深入的實際調查,農民收獲后的糧食通常先采用場地晾曬、公路晾曬,或干燥機干燥等方式降低糧食水分,而后裝袋儲存待售,或直接銷售的模式完成糧食產后處理的。,這種處理模式存在以下問題I)因晾曬場地有限和下雨,部分糧食生霉發熱,造成巨大的數量損失和嚴重的真菌毒素污染問題;2)公路晾曬糧食,有害物污染,危害極大;3)晾曬期間,糧食的拋灑十分嚴重,鼠鳥害損失較大,也很容易產生霉變、破碎和污染問題;4)晾曬期間,需要人工翻倒,費時費力,勞力費用高;5)糧食干燥機干燥,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環境,操作不當糧食質量無法保證。以20噸脫粒玉米為例,包裝支出1000元左右,人工翻倒、晾曬、苫蓋、灌包、堆碼等也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晾曬干燥良好四需要時間較長,遇雨淋濕糧食,以及糧食吸濕等因素會不利于安全儲存;缺少糧食簡便干燥和安全儲存技術設備,農民無法安全儲存糧食,只能盡快銷售,失去售價較高的商機,不能適時銷售,影響農民增收,或增產不增收。目前,公知的糧食儲藏分為兩類一類是房屋結構的大型儲藏倉(包括筒式大型鋼板倉),這類儲藏倉多用于儲藏或加工企業儲藏數量巨大的糧食(一般容量為千噸以上) ’另一類是小容量糧食儲藏裝置,如倉容I噸的科學儲糧倉和裝5噸左右玉米穗的鋼結構玉米樓,多用于農戶小規模的糧食儲藏。目前小容量儲藏裝置存在的缺陷有如下幾點1)小容量儲藏裝置的倉容量受到結構的影響,無法靈活的滿足不同農戶不同儲藏量的需求;2)小容量儲藏裝置多用于玉米棒的干燥和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1)、至少兩個晾糧儲存單元(2),晾糧儲存單元相互連接組合成晾糧儲存倉,晾糧儲存倉的上部設有頂蓋(5)和進糧口(52);所述晾糧儲存單元(2)側壁為網狀結構;晾糧儲存單元(2)之間設有通風道(3),晾糧儲存單元(2)的下部設有出糧口(21)。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8.22 CN 201210301735.91.一種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I)、至少兩個晾糧儲存單元(2),晾糧儲存單元相互連接組合成晾糧儲存倉,晾糧儲存倉的上部設有頂蓋(5)和進糧口(52);所述晾糧儲存單元(2)側壁為網狀結構;晾糧儲存單元(2)之間設有通風道(3),晾糧儲存單元(2)的下部設有出糧口(2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5)是拱形、斜坡、起脊屋頂或平頂形狀,所述頂蓋(5)是苫蓋在頂蓋構架上的可移動軟體材料,移動開后露出進糧口 ;優選地,所述可移動軟體材料為防水篷布。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晾糧儲存倉側壁外具有可拆卸的或可卷起放下的軟體材料覆蓋物;優選地,該軟體材料覆蓋物為防水篷布。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晾糧儲存單元(2)的長X寬X高=1 6X0. 2 I. 5X1 6米。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晾糧儲存單元(2)側壁的網狀結構可以是平板的或瓦楞板的或波紋板的結構,所述網狀結構采用單層鋼板網結構,或單層篩網結構,或雙層篩網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晾糧儲存單元底部為網狀結構或板狀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晾糧儲存單元底部為水平狀,或中部高兩側低,或底部一側高一側低,優選地,所述晾糧儲存單元中部高的和一側高一側低的底部與地面夾角為5 60度,更優選地,所述晾糧儲存單元中部高的和一側高一側低的底部與地面夾角為20 50度。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晾糧儲存倉的通風道可以是貫通的或不貫通;所述通風道的寬X高=0. I 1X0. 3 4米;不貫通部分的厚度大于O. 05m ;通風道底面與地面夾角為O 60度。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晾糧儲存單元(2)設有若干橫向貫通的或不貫通的通風道(4),通風道可以是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或多角形,其截面積=2. 25cm2 900cm2。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晾糧儲存單元(2)單側或雙側設有出糧門(22)和出糧口(21);所述每個晾糧儲存單元上的出糧門(22)為活動的整體卸下結構,出糧口(21)位于出糧門(22)上,該出糧口(21)通過閘板開啟和關閉。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其特征在于每個晾糧儲存單元(2)間采用鋼制或金屬合金制框架結構(6)。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鋼制框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制框架結構(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陽,于井智,李福君,于東,趙會義,張洪清,李燕羽,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于井智,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