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油氣回收方法技術

    技術編號:8294376 閱讀: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59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氣回收方法,包括油氣吸收過程和富吸收劑再生過程,油氣吸收過程以商品柴油為吸收劑,進入吸收塔吸收劑的溫度為-20~20℃,油氣經過液環壓縮機壓縮至0.2~1MPa,經液環壓縮機增壓的油氣與吸收塔排出的富吸收劑換熱降溫,回收冷凝為液相的油氣,未凝油氣進入吸收塔,與吸收劑在吸收塔內逆流接觸,吸收了油氣的富吸收劑排出吸收塔經換熱升溫后進行解吸,然后進入商品柴油儲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具有流程合理、油氣回收率效率高、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提供,特別是以商品柴油為吸收劑的汽油或輕烴油氣回收方法
    技術介紹
    在原油開采、運輸、儲存、中轉、加工以及原油加工產品(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生產、儲存、運輸、中轉、銷售等過程中,都有大量的油蒸汽(本領域一般稱為油氣,其中一般還含有空氣等組分)逸散到大氣中,在一些化工溶劑如苯、甲苯、二甲苯生產車間、涂料等有機溶劑中,也具有性質類似的揮發性很大的輕烴類組分。這些逸散到空氣中的油氣一方面浪費了大量能源,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另一方 面也降低了油品的質量。并且,由于油氣的爆炸極限為1%飛%(體積),逸散油氣設施周圍的油氣濃度很容易達到爆炸極限,聚集在地面附近的高濃度油氣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災害風險,在接卸區、發油區容易發生爆炸事故。另外,地面附近的油氣造成了環境污染,對周圍的人體健康造成了危害,人體吸入不同濃度的油氣后,會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寒顫發熱、支氣管炎、肺炎甚至水腫等。油氣還會對神經中樞造成危害,輕度中毒癥狀有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等輕度麻醉癥狀和流淚、咳嗽、眼結膜充血等粘膜刺激癥狀。慢性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癥、多發性周圍神經炎。油氣中的不飽和烴、芳香烴更有使人體患上白血病等造血系統破壞的癥狀。空氣中的油氣在較低濃度時,經過紫外線照射就可以和氧發生反應生成臭氧等氧化物,引起光化學煙霧,這些氧化物可進一步促進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生成從而造成酸雨。油氣回收技術中,常用的技術方案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以及上述方法的組合技術。如黃維秋等在《中外能源》2006年第5期“油氣回收技術的應用研究”一文所述,一般認為常壓常溫吸收法回收技術宜作為目前首選方案。也可以是一些工藝的組合,如CN03135766. O公開的油氣回收方法中,先采用增壓去熱法回收掉大量的油氣后,再采用壓力吸收法、壓力吸附法、乳化吸附法進一步回收。吸收法回收油氣時,設備規模和操作費用是影響油氣回收裝置經濟性的兩個主要因素,最優化的工藝過程和操作條件是提高油氣回收裝置經濟性的重要因素。對于采用專用吸收劑的油氣吸收工藝來說,一般還存在吸收了油氣后吸收劑(吸收油氣后的吸收劑稱富吸收劑)的再生過程;對于采用粗柴油等為吸收劑時,吸收后的柴油可以不進行再生處理,進入下游處理工序進一步處理,如進行加氫處理或進入分餾塔,由于吸收的油氣也屬于烴類物質,不影響下游處理的正常操作,但一些場合不具有粗柴油來源,如汽油的運輸、銷售等企業,因此以粗柴油為吸收劑的適用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以商品柴油為吸收劑的吸收工藝來說,由于吸收的油氣屬于汽油中的低碳烴,富吸收劑揮發性較強,富吸收劑不進行再生處理時會造成柴油的閃點、餾程等指標不合格,但要將進入柴油中的油氣完全解吸,則要求再生過程有較高的真空度和較高的進料溫度,再生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本專利技術方法具有流程合理、油氣回收率效率高、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低等優點。本專利技術油氣回收方法包括油氣吸收過程和富吸收劑再生過程,油氣吸收過程以商品柴油為吸收劑,進入吸收塔吸收劑的溫度為-20 20°C,優選為-10 10°C,油氣經過液環壓縮機壓縮至O. 2 IMPa (表壓),經液環壓縮機增壓的油氣與吸收塔排出的富吸收劑換熱降溫,回收冷凝為液相的油氣,未凝油氣進入吸收塔,與吸收劑在吸收塔內逆流接觸,吸收了油氣的富吸收劑排出吸收塔經換熱升溫后進行適宜真空解吸,然后進入商品柴油儲罐,適宜真空解吸得到的純油氣進行冷凝回收液相產品,未冷凝部分循環回吸收塔。本專利技術方法中,液環壓縮機以水為工作液,工作液中可以添加適量防凍劑,防凍劑如乙二醇等。 本專利技術方法中,吸收塔一般采用填料塔,油氣從填料塔下部進入,吸收劑從填料塔上部進入,油氣和吸收劑在填料塔內逆流接觸完成吸收過程。填料塔內油氣的體積空速一般為ZiTlOOOtr1,吸收劑與油氣的噴淋比體積一般為O. 005、. 5,優選為O. θΓθ. 15。本專利技術方法中,從吸收塔排出的富吸收劑進行換熱升溫,然后在減壓條件下進行適宜解吸。富吸收劑的換熱升溫可以先與液環壓縮機增壓的油氣進行換熱,將增壓后的油氣部分冷凝為液相進行回收,未冷凝部分進入吸收塔吸收。富吸收劑經過與油氣換熱后,進一步與新鮮柴油吸收劑換熱,正常操作條件下,可以將柴油吸收劑的溫度降低4 10°C。經過換熱后的富吸收劑進行適宜真空解吸。真空解吸的絕對壓力為5 80KPa,富吸收劑的解吸率為109Γ85%。解吸后的富吸收劑與商品柴油混合,解吸后富吸收劑與商品柴油按商品柴油/解吸富吸收劑體積比為2 1以上的比例混合,一般混合比例為3 1到15 1時不影響商品柴油的指標要求。本專利技術油氣回收方法中,富吸收劑通過簡單的換熱真空解吸,不需嚴格的再生操作,經過適宜真空解吸后與適量的商品柴油混合,混合后的商品柴油各項指標仍符合柴油標準,不影響正常銷售。富吸收劑真空解吸過程中,絕對壓力優選為l(T60KPa,減壓再生過程的溫度優選為2(T50°C,富吸收劑的解吸率優選為209Γ70%。具體的解吸率可以根據商品柴油儲罐內的容量及商品柴油的周轉更新速度,以及油氣量等因素確定,基本原則是以不影響商品柴油質量為前提。富吸收劑解吸率按如下公式計算 解吸率=(解吸油氣質量/被吸收油氣質量)X 100% 其中解吸油氣質量為在再生時從富吸收劑中解吸出的油氣的質量,被吸收油氣質量為富吸收劑吸收的油氣的質量。本專利技術方法中,富吸收劑真空解吸的得到的純油氣在富吸收劑適宜真空解吸得到的純油氣在制冷裝置冷凝為液體;制冷裝置是冷卻吸收劑的制冷裝置,或者是單獨設置制冷裝置,制冷溫度可以為-40 -10°C,優選為-30 -20°C,未凝的油氣循環回吸收塔,循環位置可以在液環壓縮機之前與油氣混合進入液環壓縮機。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技術效果I、通過液環壓縮機將油氣壓縮至一定壓力并進一步降溫冷凝,可以回收大部分油氣,未冷凝的油氣進入吸收塔后,可以大大降低吸收塔的操作負荷,減小裝置規模并降低操作費用。冷凝回收的油氣為油氣中的較重組分,液環壓縮機出口油氣冷凝步驟一般可以回收油氣的30% 40% (體積),柴油吸收回收的油氣主要為油氣中的較輕組分,富吸收劑的解吸再生非常容易,操作費用低。富吸收劑中通過適宜真空再生得到的純油氣通過冷凝再得到液相產品,未凝氣循環,可以實現油氣的高效回收。2、經過研究表明,吸收了油氣的柴油對指標的影響主要在于閃點和餾程(特別是初餾點),該兩項指標相互關聯,產品質量標準一般只規定閃點高于某一數值,如國標規定O號柴油的閃點不低于55°C(GB252-2000)。目前來說,汽油和煤油產品的價值明顯高于柴油產品,生產企業在生產汽油、煤油和柴油產品時,盡可能多生產汽油和煤油產品,因此柴油產品的閃點和初餾點均明顯高于國家標準值,如某市售O號柴油的閃點實測值為74V,一些柴油產品的閃點實測值可以達到80°C以上。另一方面,在閃點較高的柴油中混合少量輕組分,如油氣,在含量較低時對閃點和初餾點影響很小,實驗表明,油氣占柴油產品體積的O. 1%以下時,實測柴油產品的閃點和初餾點變化小于3°C。并且,柴油儲罐中的商品柴油具 有一定的更新周期,因此,富吸收油經過適當再生后與商品柴油混合,不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氣回收方法,包括油氣吸收過程和富吸收劑再生過程,其特征在于:油氣吸收過程以商品柴油為吸收劑,進入吸收塔吸收劑的溫度為?20~20℃,優選為?10~10℃,油氣經過液環壓縮機壓縮至0.2~1MPa,經液環壓縮機增壓的油氣與吸收塔排出的富吸收劑換熱降溫,回收冷凝為液相的油氣,未凝油氣進入吸收塔,與吸收劑在吸收塔內逆流接觸,吸收了油氣的富吸收劑排出吸收塔經換熱升溫后進行適宜真空解吸,富吸收劑的解吸率為10%~85%,然后進入商品柴油儲罐,適宜真空解吸得到的純油氣進行冷凝回收液相產品,未冷凝部分循環回吸收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氣回收方法,包括油氣吸收過程和富吸收劑再生過程,其特征在于油氣吸收過程以商品柴油為吸收劑,進入吸收塔吸收劑的溫度為-20 20°C,優選為-10 10°C,油氣經過液環壓縮機壓縮至O. 2 IMPa,經液環壓縮機增壓的油氣與吸收塔排出的富吸收劑換熱降溫,回收冷凝為液相的油氣,未凝油氣進入吸收塔,與吸收劑在吸收塔內逆流接觸,吸收了油氣的富吸收劑排出吸收塔經換熱升溫后進行適宜真空解吸,富吸收劑的解吸率為109Γ85%,然后進入商品柴油儲罐,適宜真空解吸得到的純油氣進行冷凝回收液相產品,未冷凝部分循環回吸收塔。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環壓縮機以水為工作液,或者以添加防凍劑乙二醇的水溶液為工作液。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采用填料塔,油氣從填料塔下部進入,吸收劑從填料塔上部進入,油氣和吸收劑在填料塔內逆流接觸完成吸收過程。4.按照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內油氣的體積空速為SiTlOOOtr1,吸收劑與油氣的噴淋比體積為O. 005 O. 5,優選為O. θΓθ. 15。5.按照權利要求I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向晨劉忠生樸勇郭兵兵王海波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无码成A毛片免费|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