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屬于脫管機裝配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絲桿、驗錐、推力軸承和絲母扳手,驗錐套在絲桿上與絲桿間隙配合,絲桿底部設有托盤,驗錐頂部設有推力軸承,絲母板手設于推力軸承頂部與絲桿的頂端螺紋連接。所述驗錐的外圓上沿周向均勻設有三個鍥棱,鍥棱斜度α為7.5-8.5°。其方法是將驗錐設置在三個軋輥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通過施加給驗錐一個向下的力,使軋輥受到向軋制力方向的分力,當此分力達到額定軋制力時,測量軋輥徑向移動量是否超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方法操作簡便,徹底杜絕了精度不合格的脫管機架上線使用;避免了因脫管機架裝配精度不合格而產(chǎn)生廢品。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脫管機裝配領域,特別涉及。
技術介紹
脫管機是熱軋無縫鋼管連續(xù)式六架三輥軋機的附屬設備,它由三個軋輥機架組成,該裝置的作用有一是將連軋機軋出的鋼管與芯棒脫開;二是將鋼管外徑減徑到規(guī)定尺寸以滿足張減機的軋制要求。脫管機機架是由三組軋輥裝配組成,三個軋輥封閉成鋼管軋制孔型。根據(jù)軋制鋼管規(guī)格不同,孔型規(guī)格見下表鋼管規(guī)格(mm)Φ J_y4Φ 160 孔型尺寸(臟)Φ187. 2 Φ185 Φ152.6 ~Φ150— _____上線數(shù)量1212見圖1,脫管機架是由箱體(7)、三組軋輥裝配(8)、六組安全臼裝置(9)等部分組成。三組軋輥裝配安裝在箱體的可做徑向移動的鏜孔內(nèi),相對每組軋輥裝配而言,他們的方向不同,是按120°分布的。機架箱體上還裝有六組安全白裝置,分別安裝在軋輥裝配兩個軸承盒(10)的側(cè)面。見圖2,六組安全臼裝置的作用一是調(diào)整軋輥徑向位置以得到合格的軋制孔型;二是當軋制力過大時軋制力作用到軋輥上通過軸承、軸承盒、頂桿(11)作用到安全臼(12)上。安全白(12)就會從環(huán)形的薄弱部位(13)拉斷,從而對脫管機架和傳動系統(tǒng)起到保護作用。安裝合格的脫管機架三組軋輥裝配的軸線到機架中心距離要求是盡可能相等,其允差δ ^ O. 1mm。見圖3,脫管機軋輥機架裝配質(zhì)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鋼管的質(zhì)量。在脫管機裝配后裝配鉗工采用一人用撬棍(14)撬,另一人用百分表(15)測量軋輥的徑向移動量,觀察百分表的讀數(shù)的方法檢查軋輥裝配后的徑向移動量是否超差。如果超差就要進行調(diào)整,直至合格才能上線使用。但用這種方法有一下缺點I、撬棍撬力量不夠,比軋制力(15000N)小很多。2、百分表的指針波動太快,讀數(shù)很難讀準。由于上述原因軋輥徑向移動量大(間隙超差)很難檢查出來,軋輥裝配存在徑向間隙,軋鋼時軋輥就產(chǎn)生移動,三個軋輥封閉的孔型產(chǎn)生偏移或扭曲,軋鋼時就產(chǎn)生彎管或管體表面出青線(鋼管的一種軋制缺陷),產(chǎn)生廢品。因此必須尋求一種可靠的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方法來保證裝配合格的脫管機架上線使用,提高鋼管產(chǎn)品質(zhì)量,避免產(chǎn)生廢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杜絕精度不合格的脫管機架上線使用;避免因脫管機架裝配精度不合格而產(chǎn)生廢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包括絲桿、驗錐、推力軸承和絲母扳手,驗錐套在絲桿上與絲桿間隙配合,絲桿底部設有托盤,驗錐頂部設有推力軸承,絲母板手設于推力軸承頂部與絲桿的頂端螺紋連接。 所述驗錐的外圓上沿周向均勻設有三個鍥棱,鍥棱斜度α為7. 5-8. 5°。所述推力軸承的規(guī)格為推力球軸承50211。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方法,將驗錐設置在三個軋輥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通過施加給驗錐一個向下的力,使軋輥受到向軋制力方向的分力,當此分力達到額定軋制力時,測量軋輥徑向移動量是否超差,其具體操作步驟是I)在安裝完軋輥但未合箱之前,將裝配在機架上的軋輥用百分表測量表針定在零位;2)將絲桿從機架下面穿入,托盤位于機架下方,驗錐從軋輥上方套在絲桿上,驗錐位于三個軋輥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將驗錐上的三個鍥棱分別對應三個軋輥的弧面最深占.3)將推力軸承套在驗錐頂部,在絲桿的頂部安裝絲母扳手,向下旋轉(zhuǎn)絲母扳手,直至絲母扳手壓在推力軸承上;4)絲母板手繼續(xù)向下,驗錐上的鍥棱同時向外擠壓三個軋輥,使三個軋輥受到的力達到生產(chǎn)時脫管機軋輥所受軋制力15000Ν時,絲母板手停止旋轉(zhuǎn);5)觀察軋輥用百分表指針顯示數(shù)據(jù),即為軋輥徑向間隙變化量,此變化量應不超過O. Imm視為合格,否則要重新檢修裝配。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可靠,方法操作簡便,效果穩(wěn)定,徹底杜絕了精度不合格的脫管機架上線使用;避免了因脫管機架裝配精度不合格而廣生廢品。附圖說明圖I是脫管機架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安全臼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是改進前脫管機架軋輥徑向檢測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裝置實施例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狀態(tài)立體示意圖。圖中I-驗錐2-絲桿3-托盤4-推力軸承5-絲母板手6_鍥棱7_箱體8-軋輥 9-安全臼裝置 10-軸承盒 11-頂桿 12-安全臼 13-薄弱部位14-撬棍 15-百分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見圖4,是本專利技術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實施例結(jié)構(gòu)示意圖,驗錐I套在絲桿2上并與絲桿2間隙配合,驗錐內(nèi)孔與絲桿之間設計留有較大間隙,這樣能使驗錐與三個軋輥之間受力均衡,即軋輥在各力的作用下可以在水平方向浮動最終達到平衡。 絲桿2底部設有托盤3,驗錐I頂部設有推力軸承4,絲母板手5設于推力軸承4頂部與絲桿2的頂端螺紋連接。驗錐I的外圓上沿周向均勻設有三個鍥棱6,鍥棱6斜度α為7. 5-8. 5°。推力軸承4的規(guī)格為推力球軸承50211。見圖5,本專利技術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方法,將驗錐設置在三個軋輥8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通過施加給驗錐I 一個向下的力,使軋輥8受到向軋制力方向的分力,當此分力達到額定軋制力時,測量軋輥徑向移動量是否超差,其具體操作步驟是I)在安裝完軋輥但未合箱之前,將裝配在箱體7上的軋輥用百分表15測量表針定在零位;2)將絲桿從箱體7下面穿入,將絲桿與脫管箱體相對絲桿軸線方向固定,托盤3位于箱體下方,驗錐從軋輥上方套在絲桿2上,驗錐I位于三個軋輥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 將驗錐上的三個鍥棱6分別對應三個軋輥的弧面最深點;3)將推力軸承套在驗錐I頂部,在絲桿的頂部安裝絲母扳手5,向下旋轉(zhuǎn)絲母扳手5,直至絲母扳手壓在推力軸承上;4)用扭矩板手操作絲母板手繼續(xù)向下,驗錐上的鍥棱6同時向外擠壓三個軋輥,旋轉(zhuǎn)絲母扳手施加給驗錐一個向下的力,(優(yōu)選驗錐斜度為7. 5° )這樣驗錐施加給軋輥的分力很大,使軋輥具備向軋制力方向移動的力,當達到生產(chǎn)時脫管機軋輥所受軋制力15000Ν時,絲母板手5停止旋轉(zhuǎn);5)觀察軋輥用百分表15指針顯示數(shù)據(jù),即為軋輥8徑向間隙變化量,此變化量應不超過O. Imm視為合格,否則要重新檢修裝配。權(quán)利要求1.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絲桿、驗錐、推力軸承和絲母扳手,驗錐套在絲桿上與絲桿間隙配合,絲桿底部設有托盤,驗錐頂部設有推力軸承,絲母板手設于推力軸承頂部與絲桿的頂端螺紋連接。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驗錐的外圓上沿周向均勻設有三個鍥棱,鍥棱斜度α為7. 5-8. 5°。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軸承的規(guī)格為推力球軸承50211。4.采用權(quán)利要求I所述裝置的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驗錐設置在三個軋輥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通過施加給驗錐一個向下的力,使軋輥受到向軋制力方向的分力,當此分力達到額定軋制力時,測量軋輥徑向移動量是否超差,其具體操作步驟是 1)在安裝完軋輥但未合箱之前,將裝配在機架上的軋輥用百分表測量表針定在零位; 2)將絲桿從機架下面穿入,托盤位于機架下方,驗錐從軋輥上方套在絲桿上,驗錐位于三個軋輥構(gòu)成的鋼管軋制孔型中,將驗錐上的三個鍥棱分別對應三個軋輥的弧面最深點; 3)將推力軸承套在驗錐頂部,在絲桿的頂部安裝絲母扳手,向下旋轉(zhuǎn)絲母扳手,直至絲母扳手壓在推力軸承上; 4)絲母板手繼續(xù)向下,驗錐上的鍥棱同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軋輥徑向移動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絲桿、驗錐、推力軸承和絲母扳手,驗錐套在絲桿上與絲桿間隙配合,絲桿底部設有托盤,驗錐頂部設有推力軸承,絲母板手設于推力軸承頂部與絲桿的頂端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勇,張衛(wèi)東,陳明,花曉多,宋亮,王宏宇,王震宇,時大朋,趙翔,
申請(專利權(quán))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