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球分裝機,包括一機架,一漏斗,設置于機架上,一上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第一支撐板,第一支撐板上設有第一驅動機構,第一驅動機構上連有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一推動機構,第一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上閥門,一下閥門封閉機構,一分裝筒,一上滑槽,一出料筒,該出料筒設置于第二支撐板底面,該出料筒內設有出料孔,所述存料腔與出料孔相通,所述下閥門能夠同時封閉存料腔出口及出料孔入口,一下滑槽,該下滑槽設置于出料筒上,所述下閥門位于該下滑槽內,所述出料孔入口位于下滑槽底面上,一出料管,該出料管與出料筒連接,一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與第一驅動機構及第二驅動機構電性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球分裝設備,特別是一種鋼球分裝機。
技術介紹
精密精密鋼球在工業上應用廣泛,包括航空、航天、軸承、電機、高精密儀器、閥門、石油、電池等領域都會用到。但是精密鋼球的分裝通常采用人工進行,按精密鋼球的種類及規格分裝成一定重量的小袋,便于儲存、運輸及銷售,但是完全的人工分裝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因而,本專利技術人針對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自動分裝精密鋼球的設備,不僅分裝準確、安全,而且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分裝精密鋼球的設備,從而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球分裝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架,一漏斗,設置于機架上,一上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第一支撐板,第一支撐板上設有第一驅動機構,第一驅動機構上連有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一推動機構,第一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上閥門,一下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第二支撐板,第二支撐板上設有第二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上連有第二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二推動機構,第二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下閥門,一分裝筒,該分裝筒設置于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間,內部設有存料腔,該存料腔能夠與漏斗連通,所述上閥門能夠封閉分裝筒的存料腔入口,一上滑槽,該上滑槽設置于分裝筒上,所述上閥門位于該上滑槽內,所述存料腔入口位于上滑槽底面上,一出料筒,該出料筒設置于第二支撐板底面,該出料筒內設有出料孔,所述存料腔與出料孔相通,所述下閥門能夠同時封閉存料腔出口及出料孔入口,一下滑槽,該下滑槽設置于出料筒上,所述下閥門位于該下滑槽內,所述出料孔入口位于下滑槽底面上,一出料管,該出料管與出料筒連接,一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與第一驅動機構及第二驅動機構電性連接。所述存料腔包括一方孔腔及一圓孔腔,所述方孔腔與圓孔腔連接處通過斜面過渡,且該方孔腔入口位于滑槽底面上。所述分裝筒包括筒主體、安裝于筒主體上的儲料管、轉接座及安裝于轉接座上的轉接塊,所述筒主體內設有第一圓孔,轉接座上設有與第一圓孔直徑相同的第二圓孔,所述圓孔腔由儲料管內腔、第一圓孔及第二圓孔構成,所述方孔腔設置于轉接座上,且與第二圓孔通過斜面過渡連接,轉接塊設有與方孔腔截面大小相同的缺口,所述上滑槽設置于轉接塊上。所述第一支撐板上設有轉接筒,該轉接筒的一端與漏斗連通,且另一端通過第一支撐板與分裝筒連通。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為齒輪傳動機構。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驅動齒輪及與該驅動齒輪嚙合的齒條,所述驅動機構與驅動齒輪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機構包括相對設置于第一支撐板上的底座,底座間固定有滑軸,滑軸上設有與該滑軸滑動配合的滑塊,所述第一傳動機構與該滑塊固定連接,所述上閥門固定于滑塊上,所述第一支撐板設有避讓滑塊的避讓孔。所述滑塊通過直線軸承與滑軸配合。所述上滑槽的端部及下滑槽的端部分別設有緩沖塊。所述上閥門的端部及下閥門的端部分別設有倒角。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控制系統控制上閥門封閉機構開啟及下閥門封閉機構對存料腔的封閉或開啟,從而將漏斗漏入存料腔中的所有鋼珠通過出料筒及出料管裝入分裝袋中,上述工作過程循環進行,而實現鋼珠的自動分裝,不僅分裝準確、安全,而且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可以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立體視圖2是本專利技術另一方向的立體視圖3是本專利技術正視圖。圖4是上閥門封閉機構的爆炸圖5是上閥門封閉機構另一方向的爆炸圖6是上閥門封閉機構的結構視圖7是上閥門封閉機構另一方向的結構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I至圖7,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球分裝機,包括一機架1,用于支撐作用,一漏斗3,設置于機架I上,該漏斗3用于存放待分選的鋼珠,一上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I上的第一支撐板2,第一支撐板2上設有第一驅動機構5,第一驅動機構5采用了普通電機做動力源,第一驅動機構5上連有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一推動機構,第一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上閥門6,一下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I上的第二支撐板25,第二支撐板25上設有第二驅動機構26,第二驅動機構26上連有第二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二推動機構,第二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下閥門27,一分裝筒4,該分裝筒4設置于第一支撐板2及第二支撐板25間,內部設有存料腔,存料腔的容量為標準設置,且存料腔內的鋼珠容量與分裝袋的鋼珠容量相同,因而當存料腔內封閉的鋼珠全部漏出時,剛好裝滿一預定規格的分裝袋,該存料腔能夠與漏斗3連通,上閥門6能夠封閉分裝筒的存料腔入口,一上滑槽11,該上滑槽11設置于分裝筒上,上閥門6位于該上滑槽11內,存料腔入口位于上滑槽11底面上,一出料筒28,該出料筒28設置于第二支撐板25底面,該出料筒28內設有出料孔(圖中未示出),存料腔與出料孔相通,下閥門27能夠同時封閉存料腔出口及出料孔入口,一下滑槽(圖中未示出),該下滑槽設置于出料筒28上,所述下閥門27位于該下滑槽內,所述出料孔入口位于下滑槽底面上,一出料管29,該出料管29與出料筒28連接,從存料腔漏出的鋼珠最后通過出料筒28與出料管29裝入分裝袋,一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與第一驅動機構及第二驅動機構電性連接,操作者能夠通過控制系統控制設備運作。于本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板2上設有轉接筒7,該轉接筒7的一端與漏斗3連通,且另一端通過第一支撐板2與分裝筒4連通,而且該轉接筒7的與漏斗3連接的端部設有圓形凹槽8,從而能夠與漏斗3底部很好配合,轉接筒7內設有與漏斗3下料口相應的轉接筒方孔9,該轉接筒方孔9能夠通過第一支撐板2上的大小對應的第一支撐板2方孔與存料腔相通,存料腔包括一方孔腔10及一圓孔腔,方孔腔10用于與轉接筒方孔9相配,其實質也是與漏斗3的出料口配合,而圓孔腔則是為了與后續的出料管29相配合,所述方孔腔10與圓孔腔連接處通過斜面12過渡,而且該斜面12可以是平斜面,也可以是圓弧斜面,且該方孔腔入口位于上滑槽11底面上,且通過第一支撐板2方孔與轉接筒7方孔相通。通過上述結構,鋼珠不會藏在方孔腔10與圓孔腔的連接處,因為方孔腔10的截面是大于圓孔腔的截面,如果沒有斜面12的過渡,方孔腔10與圓孔腔連接處截面僅部分重疊,重疊部分外會形成平面,當需要更換鋼珠的規格時,需要先把所有上閥門6退出,清空所有前一規格的鋼珠,而前一規格的鋼珠漏下時有可能被彈到該平面上不能漏下,而藏在機內與后裝入的后一規格的鋼珠混在一起,從而導致后一規格的鋼珠裝入分裝袋時會混入了前一規格的鋼珠,產生不合格分裝袋。如圖所示,為了便于加工制造,分裝筒4包括筒主體13、安裝于筒主體上的儲料管30、安裝于筒主體13上的轉接座14及安裝于轉接座14上的轉接塊15,所述筒主體13內設有第一圓孔16,轉接座14上設有與第一圓孔16直徑相同的第二圓孔17,所述圓孔腔由儲料管內腔、第一圓孔16及第二圓孔17構成,儲料管內腔內徑也與第一圓孔16直徑相同,所述方孔腔10與第二圓孔17通過斜面12過渡連接,且轉接塊15設有與方孔腔10截面大小相同的缺口,所述上滑槽11設置于轉接塊15上。如圖所示,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球分裝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架,一漏斗,設置于機架上,一上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第一支撐板,第一支撐板上設有第一驅動機構,第一驅動機構上連有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一推動機構,第一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上閥門,一下閥門封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第二支撐板,第二支撐板上設有第二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上連有第二傳動機構,第二傳動機構上連有第二推動機構,第二推動機構上連接有下閥門,一分裝筒,該分裝筒設置于第一支撐板及第二支撐板間,內部設有存料腔,該存料腔能夠與漏斗連通,所述上閥門能夠封閉分裝筒的存料腔入口,一上滑槽,該上滑槽設置于分裝筒上,所述上閥門位于該上滑槽內,所述存料腔入口位于上滑槽底面上,一出料筒,該出料筒設置于第二支撐板底面,該出料筒內設有出料孔,所述存料腔與出料孔相通,所述下閥門能夠同時封閉存料腔出口及出料孔入口,一下滑槽,該下滑槽設置于出料筒上,所述下閥門位于該下滑槽內,所述出料孔入口位于下滑槽底面上,一出料管,該出料管與出料筒連接,一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與第一驅動機構及第二驅動機構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軍,梁萬江,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乾潤精密鋼球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