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機動絞磨尾繩的回收裝置,包括支架、鋼絲繩軸盤、動力裝置、傳動機構,所述動力裝置固定在支架上,通過傳動機構連接鋼絲繩軸盤,帶動鋼絲繩軸盤轉動,鋼絲繩軸盤和傳動機構之間為可拆卸的卡接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動力機械代替人工進行尾繩拉力調節和回收,杜絕了人工操作時的施工安全事故,鋼絲繩軸盤固定采用可拆卸卡接結構,可拆卸分體運輸,便于山區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力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動絞磨尾繩的回收裝置。
技術介紹
3噸和5噸機動絞磨在電力施工桿塔組立和緊線施工廣泛應用,多年來都是由人工進行尾繩拉力調節和回收。隨著我國電力傳輸電壓等級的提升,特高壓輸電已成為跨區輸電的主要通道。150-200米特高壓鐵塔的組立如繼續用人工拉尾繩和回收,由于長時間重復動作容易疲勞和麻木,而造成施工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代替工人配合機動絞磨使用,可拆卸分體 運輸,便于山區使用的機動絞磨尾繩回收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動絞磨尾繩的回收裝置,包括支架、鋼絲繩軸盤、設置在支架上的動力裝置、傳動機構,所述鋼絲繩軸盤通過中空的支撐軸支撐卡接在支架一端的卡接裝置中,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與鋼絲繩軸盤連接并帶動鋼絲繩軸盤轉動。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卡接裝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一側的帶有U形軸槽的軸座以及支架另一側的頂桿,所述頂桿位于傳動機構的一側與支撐軸的內孔插接,支撐軸的另一端架設在軸座的U形軸槽內。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軸座的U形軸槽的上部設置有軸座蓋,軸座蓋通過鉸軸鉸接在軸座的U形軸槽的一側,軸座蓋的另一側通過頂緊螺栓與軸座的側面頂接。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動力裝置輸出端通過皮帶連接的減速裝置、差速離合調整裝置以及連接鋼絲繩軸盤的撥架驅動裝置,差速離合調整裝置安裝在減速裝置輸出軸上,差速離合調整裝置通過鏈條帶動撥架驅動裝置轉動。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差速離合調整裝置采用三明治結構,由減速裝置輸出軸側依次為剎車片、鏈輪、剎車片、鎖緊片、調緊手柄,通過調緊手柄調整剎車片間隙來調整收放力矩。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撥架驅動裝置包括鏈輪、翻轉撥架、懸臂軸,其中懸臂軸固定在支架上,鏈輪安裝在懸臂軸上支架內側,翻轉撥架鉸接在鏈輪靠近鏈齒的邊上與鋼絲繩軸盤端面對應并插接配合;所述頂桿通過螺紋方式連接在懸臂軸的中心,頂桿的端部設置一手柄,其中鏈輪以及翻轉撥架為驅動鋼絲繩軸盤的驅動及卡接裝置。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對應鋼絲繩軸盤的一端的底角處設為弧形。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軸座的U形軸槽的“U”形開口朝向與支架底面呈30 60度角。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撐軸兩端各設置一托架,其中一個托架與支撐軸活動連接;托架內側設置有與鋼絲繩軸盤端面配合的卡銷。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底部的焊接有固定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取得的技術進步是本專利技術采用動力機械代替人工進行尾繩拉力調節和回收,杜絕了人工操作時的施工安全事故,鋼絲繩軸盤固定采用可拆卸卡接結構,可拆卸分體運輸,便于山區使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 圖2是本專利技術差速離合調整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專利技術撥架驅動裝置結構示意 圖4是本專利技術鋼絲繩盤軸主視結構示意 圖5是本專利技術鋼絲繩盤軸卡接裝置結構示意 其中,I、支架,2、動力裝置,3、鋼絲繩軸盤,4、固定塊,5、差速離合調整裝置,6、鏈條,7、撥架驅動裝置,8、剎車片,9、鏈輪,10、剎車片,11、鎖緊片,12、調緊手柄,13、翻轉撥架,14、鏈輪,15、懸臂軸,16、緊固頂桿,17、手柄,18、卡銷,19、托架,20、卡槽,21、軸座蓋,22、軸槽,23、鉸軸,24、軸座,25、支撐軸,26、頂緊螺栓。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支架I、鋼絲繩軸盤3、動力裝置2、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由減速裝置、差速離合調整裝置5、連接鋼絲繩軸盤的撥架驅動裝置7組成。動力裝置2固定在支架I中部,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連接鋼絲繩軸盤3,帶動鋼絲繩軸盤3轉動,鋼絲繩軸盤3通過中空的支撐軸25支撐卡接在支架I 一端的卡接裝置中.所述卡接裝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一側的帶有U形軸槽22的軸座24以及支架另一側的頂桿16,所述頂桿16位于傳動機構的一側與支撐軸25的內孔插接,支撐軸25的另一端架設在軸座24的U形軸槽22內。軸座24的U形軸槽22的上部設置有軸座蓋21,軸座蓋21通過鉸軸23鉸接在軸座24的U形軸槽22的一側,軸座蓋21的另一側通過頂緊螺栓26與軸座24的側面頂接。減速裝置與動力裝置輸出端通過皮帶連接,差速離合調整裝置5安裝在減速裝置輸出軸上,差速離合調整裝置5和撥架驅動裝置7之間通過鏈條6傳動。鏈條6用于動力傳遞,并可通過更換和鏈條連接的鏈輪來調整速差,配合不同機動絞磨使用。在鏈條6的外側上面裝有防護擋板,防止卷入。鋼絲繩軸盤3通過支撐軸25支撐架設在支架上。所述支撐軸25兩端各設置一托架19,其中一個托架與支撐軸活動連接;托架19內側設置有與鋼絲繩軸盤端面配合的卡銷18,如圖I和圖4所示,鋼絲繩軸盤3采用鋼管焊接,內圓環鋼管和焊接在內圓環鋼管上的平行直鋼管組成鋼絲繩軸盤內筒,同時在內圓環鋼管內側焊接卡槽20,用于卡接托架19,托架19上設置卡銷18,卡銷18卡接在鋼絲繩軸盤3的卡槽20內。內圓環鋼管上焊接輻射鋼管至外圓環鋼管,形成鋼絲繩軸盤兩側擋板。上述減速裝置采用輕巧型渦輪減速器,可防止反向力矩的傳導,損壞動力裝置,動力輸入端皮帶輪上設置散熱扇葉為差速離合器散熱。如圖2所示,上述差速離合調整裝置5采用三明治結構,由減速裝置輸出軸側依次為剎車片8、鏈輪9、剎車片10、鎖緊片11、調緊手柄12,通過調緊手柄12調整剎車片間隙來調整收放力矩。·如圖3所示,上述撥架驅動裝置包括鏈輪14、翻轉撥架13、懸臂軸15、緊固頂桿和手柄,其中懸臂軸15固定在支架I上,鏈輪14安裝在懸臂軸15上支架I內側。翻轉撥架13鉸接在鏈輪靠近鏈齒的邊上,并與鋼絲繩軸盤的端面對應,翻轉撥架13與鏈輪端面垂直時插接配合到鋼絲繩軸盤的端面內部,用于和鋼絲繩軸盤3的固定托架19卡接,鋼絲繩軸盤3就位后,打開翻轉撥架13卡爪卡住托架19。緊固頂桿16通過螺紋連接在懸臂軸15的中心,手柄17固定在緊固頂桿16的端部,旋轉手柄17,手柄帶動緊固頂桿旋轉,從而將鋼絲繩盤軸的軸頂緊,翻轉撥架卡住固定托架19,在鏈輪的帶動下,可實現旋轉。所述頂桿16通過螺紋方式連接在懸臂軸15的中心,頂桿16的端部設置一手柄17。為了拆卸鋼絲繩軸盤方便,鋼絲繩與支架上的軸座,傳動機構的鏈輪均已卡接的方式連接,通過講支架連接鋼絲繩軸盤的一端的底部的形狀制作成弧形,即支架對應鋼絲繩軸盤的一端的底角處設為弧形,當需要拆卸鋼絲繩軸盤時,將支架另一端抬起,在重力作用下,鋼絲繩軸盤端下沉,擱置在地上,方便拆卸。為了更進一步的方便拆卸,軸座的U形軸槽的U形開口朝向與支架底面呈30 60度角。支架抬起時,U形開口朝向與底面垂直或者朝向地面,利于鋼絲繩盤軸滾出。另外,為了穩固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在支架I底部的還可以焊接有固定塊4。固定塊上設置插簽子的孔,必要時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動力裝置采用帶減速的羅賓EY15汽油發動機,通過皮帶連接到減速裝置。EY15汽油發動機主要技術性能如下 發動機功率2. 7ps 發動機排量143cc 最大收線拉力1500N 最大收線速度20m/min 本專利技術配合機動絞磨工作,將該回收裝置放置于機動絞磨后部,鋼絲繩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動絞磨尾繩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鋼絲繩軸盤(3)、設置在支架(1)上的動力裝置(2)、傳動機構,所述鋼絲繩軸盤(3)通過中空的支撐軸(25)支撐卡接在支架(1)一端的卡接裝置中,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與鋼絲繩軸盤(3)連接并帶動鋼絲繩軸盤(3)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國棟,段冶強,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省送變電公司,河北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