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劃線裝置以及一種保持劃線裝置按壓壓力的方法。劃線裝置包括Z軸馬達、移動單元、按壓單元、壓力控制單元、相對位移感測單元和控制器。移動單元由Z軸馬達移動。缸體聯接到移動單元。按壓單元可豎直地移動并包括連接到缸體活塞桿的劃線頭和設置在劃線頭上的劃線輪。壓力控制單元控制缸體的內部壓力以允許按壓單元產生按壓壓力。相對位移感測單元測量按壓單元與移動單元之間的相對位移。控制器從相對位移感測單元接收相對位移信號并將驅動信號傳輸到Z軸馬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總體上涉及,并且更具體地涉及這樣ー種劃線裝置以及ー種保持劃線裝置按壓壓力的方法,所述劃線裝置甚至在對玻璃面板劃線時,即使玻璃面板的表面是彎曲的,也能保持施加到玻璃面板的按壓壓力均勻。
技術介紹
一般來說,IXD (液晶顯示器)、LED (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有機EL (電致發光)面板、無機EL面板、透明投影儀面板、反射投影儀面板等廣泛用作平板顯示器。生產這種平板顯示器包括將脆性的母玻璃面板(下文簡稱為‘玻璃面板’)切割成預定尺寸。切割玻璃面板包括在壓カ下沿在玻璃面板上形成的建議切割線移動由諸如金剛石的材料制成的劃線輪以在玻璃面板上形成劃線的劃線過程、和按壓玻璃面板并在其上施加彎矩或使用蒸汽并擴大劃線的裂紋的斷開過程。圖I示出用于進行劃線過程的劃線裝置的典型示例。以下將描述劃線裝置的構造。如圖I所示,劃線裝置1000包括基座100、Z軸馬達200、移動單元300和按壓單元400。Z軸馬達200設置在基座100上。移動單元300由Z軸馬達200豎直地移動。缸體310聯接到移動單元300。按壓單元400包括連接到缸體310的活塞桿311的劃線頭410和設置在劃線頭410下端部上的劃線輪422。按壓單元400配置為可相對于移動單元300豎直地移動。Z軸馬達200固定到基座100。傳送螺桿210聯接到Z軸馬達200,并且移動單元300連接到傳送螺桿210,使得移動單元300可通過Z軸馬達200的操作而豎直地移動。諸如包括導軌(未示出)的線性導引件110的導引構件設置在基座100上,以導引移動單元300。移動單元300包括連接到傳送螺桿210的移動塊320和固定到移動塊320的移動框架330。移動框架330連接到線性導引件110,使得移動框架330可沿基座100的導軌豎直地往復運動。缸體310固定到移動塊320,并且缸體310的桿311連接到按壓單元400。按壓單元400包括連接到活塞桿311的劃線頭410和聯接到劃線頭410下端部的輪單元420。輪單元420包括設置在劃線頭410下方以便可水平地轉動的輪保持件421和聯接到輪保持件421的劃線輪422。優選地,劃線頭410連接到基座100的線性導引件110或交叉輥導引組件120,使得劃線頭410可豎直地移動。諸如調節器等的壓カ控制單元500連接到缸體300。壓カ控制單元500的功能是保持施加到玻璃面板(P,參見圖2)的按壓壓力恒定。例如,如圖2所示,如果在玻璃面板中存在彎曲部分,在劃線過程中,活塞桿311突然向上移動。在此情況下,壓カ控制單元500操作并控制缸體310中的壓力,使得劃線輪422按壓玻璃面板P的壓カ保持恒定。但是,劃線裝置在劃線過程中移動的速度實際上是相當快的,使得調節器500難以快速地響應玻璃面板P的彎曲的變化并改變缸體310的內部壓力。結果,按壓壓力不能均勻地施加到玻璃面板P表面,導致有缺陷的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針對以上在現有技術中產生的問題,并且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劃線裝置以及ー種保持劃線裝置按壓壓力的方法,所述劃線裝置能在對玻璃面板劃線的同時保持施加到玻璃面板的按壓壓カ均勻,即使玻璃面板表面不平。為了實現以上目的,在一方面中,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劃線裝置,包括Z軸馬達;由Z軸馬達向上或向下移動的移動單元,缸體聯接到移動單元;配置為能夠相對于移動單元向上或向下移動的按壓單元,按壓單元包括劃線頭和劃線輪,劃線頭在其第一端部處連接到缸體的活塞桿,劃線輪設置在劃線頭的第二端部上;控制缸體的內部壓カ以允許按壓單元產生按壓壓カ的壓カ控制単元;測量按壓單元與移動單元之間的相對位移的相對位移感測単元;以及從相對位移感測單元接收相對位移信號并將驅動信號傳輸到Z軸馬達的控制器。相對位移感測單元可設置在移動單元和按壓單元上,或者可設置在移動單元或按壓單元上。在另一方面中,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劃線裝置,包括Z軸馬達;由Z軸馬達向上或向下移動的移動單元,缸體聯接到移動單元;配置為能夠相對于移動單元向上或向下移動的按壓單元,按壓單元包括劃線頭和劃線輪,劃線頭在其第一端部處連接到缸體的活塞桿,劃線輪設置在劃線頭的第二端部上;控制缸體的內部壓カ以允許按壓單元產生按壓壓力的壓カ控制單元;測量移動單元與玻璃面板表面之間的相對位移的相對位移感測單元;以及從相對位移感測單元接收相對位移信號并將驅動信號傳輸到Z軸馬達的控制器。相對位移感測單元可包括設置在移動單元上的間隙傳感器。 間隙傳感器可相對于劃線裝置移動的方向設置在前側。在另一方面中,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保持劃線裝置按壓壓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壓カ控制単元控制缸體的內部壓力,并對玻璃面板劃線;在對玻璃面板劃線的同時測量移動單元與按壓單元之間的相對位移;并且當測得的相對位移變化時將信號傳輸到Z軸馬達,并沿相對位移變化的方向補償移動單元的位移。在另一方面中,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保持劃線裝置按壓壓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壓カ控制単元控制缸體的內部壓力,并對玻璃面板劃線;在對玻璃面板劃線的同時使用固定到移動單元的傳感器測量移動單元與玻璃面板之間的間隙;并且當測得的間隙變化時將信號傳輸到Z軸馬達,并沿間隙變化的方向補償移動單元的位移。間隙的測量可相對于劃線裝置移動的方向在前側進行。此外,補償過程中的補償位移可通過Z軸馬達的轉數乘以連接到Z軸馬達的傳送螺桿的螺距來確定。另外,相對位移的變化率可對應活塞桿伸縮的速率。附圖說明由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可更加清晰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其中圖I是示出根據常規技術的劃線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沿玻璃面板的彎曲表面經過的常規劃線裝置的示意性側視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劃線裝置的立體圖;圖4是示出圖3的位移傳感器的安裝構造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可保持按壓壓カ恒定的劃線裝置的構造的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可保持按壓壓カ恒定的劃線裝置的構造的另ー實施例的不意圖;以及圖7是保持圖5的構造中的按壓壓力的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考圖3至圖7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現在應參考附圖,在不同的附圖中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如圖3和圖4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劃線裝置1000包括基座100、Z軸馬達200、移動單元300、按壓單元400和壓カ控制單元500。Z軸馬達200設置在基座100上。移動單元300由Z軸馬達200豎直地移動。缸體310聯接到移動單元300。按壓單元400包括劃線頭410和劃線輪422,劃線頭410在其第一端部處連接到缸體310的活塞桿311,劃線輪422設置在劃線頭410的第二端部上。按壓單元400設置為可相對于移動單元300豎直地移動。壓カ控制單元500控制缸體310的內部壓力。具體地,Z軸馬達200固定到基座100。傳送螺桿210聯接到Z軸馬達200,并且移動單元300連接到傳送螺桿210,使得移動單元300可通過Z軸馬達200的操作而豎直地移動。諸如包括導軌(未示出)的線性導引件110的導引構件設置在基座100上,以導引移動單元300。移動單元300包括連接到傳送螺桿210的移動塊320和固定到移動塊320的移動框架330。移動框架330連接到線性導引件110,使得移動框架330可沿基座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劃線裝置,包括:Z軸馬達;由所述Z軸馬達向上或向下移動的移動單元,缸體聯接到所述移動單元;配置為能夠相對于所述移動單元向上或向下移動的按壓單元,所述按壓單元包括劃線頭和劃線輪,所述劃線頭在其第一端部處連接到所述缸體的活塞桿,所述劃線輪設置在所述劃線頭的第二端部上;控制所述缸體的內部壓力以允許所述按壓單元產生按壓壓力的壓力控制單元;測量所述按壓單元與所述移動單元之間的相對位移的相對位移感測單元;以及從所述相對位移感測單元接收相對位移信號并將驅動信號傳輸到所述Z軸馬達的控制器。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漢鉉,盧光碩,文炫碩,
申請(專利權)人:塔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