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風能發電
,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機動車運動中產生的主動風能轉化成電能的車載風能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由蒸汽機的應用以來而衍生的汽車,由于自然能源的方便利用,近百年來一直采用主動力驅動的前進方式,對機動車行駛運動中產生的各種有用功都采用了忽略不計的處置方法,可是隨著自然能源的逐漸枯竭和能源危機的出現,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勢在必行。但是新能源汽車又因為電力供應的局限而出現了動力的不足,產生了制約發展的瓶頸。事實上,機動車在運行中是克服了許多有用功在完成目的的,如何使這些有用功轉化為可用功,應該是新能源汽車研究發展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針對機動車在運動中的風能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機動車運動中產生的主動風能轉化成電能的車載風能發電裝置。本專利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車載風能發電裝置,包括機動車,在機動車的頂部安裝有I號進風通道,I號進風通道的I號進風口設在機動車的頂部的前端,I號進風通道的后端與一個風能轉換裝置相連接,在機動車的底部安裝有II號進風通道,II號進風通道有兩個進風口,一個前進風口設在機動車的最前端,另一個后進風口設在機動車的底部,II號進風通道的后端也與一個風能轉換裝置相連接;其中所述的風能轉換裝置由發電機、安裝在發電機主軸上的葉輪組成。本專利技術遵循自然界能量互相轉換的規律,為得到將機動車運動中所產生的主動風能轉化為電能,在機動車的高速運動中,由進風口捕捉所產生的氣流,這個氣流是隨著汽車的速度而發生變化的,這個風的能量隨著進風通道進入推動葉輪旋轉做功,從而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載風能發電裝置,包括機動車(1),其特征是:在機動車(1)的頂部安裝有Ⅰ號進風通道(2),Ⅰ號進風通道(2)的Ⅰ號進風口(3)設在機動車(1)的頂部的前端,Ⅰ號進風通道(2)的后端與一個風能轉換裝置(4)相連接,在機動車(1)的底部安裝有Ⅱ號進風通道(5),Ⅱ號進風通道(5)有兩個進風口,一個前進風口(7)設在機動車(1)的最前端,另一個后進風口(6)設在機動車(1)的底部,Ⅱ號進風通道(5)的后端也與一個風能轉換裝置(4)相連接;其中所述的風能轉換裝置(4)由發電機(10)、安裝在發電機(10)主軸(8)上的葉輪(9)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志昌,
申請(專利權)人:沁源縣博翔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