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包括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的機架、執行單元和用于控制執行單元的控制電路,所述機架包括上罩、下罩、擋板和機架框體,所述執行單元包括電機、減速機、法蘭盤、內筒、旋轉外筒、離合器和上掛架軸,這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結構簡單,部件連接緊湊,機架框體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利用了普通碳鋼優良的延展性和焊接性,配以焊接工裝,達到所需的安裝精度,機械強度高,生產成本低廉,穩定性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開關門裝置,尤其設計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公共服務的建設,智能擺閘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已經廣泛的運用在小區、車站和辦公樓中,當行人走近或者離開時,擺閘能夠實現自動開關或者通過遙控對閘門的控制,目前這類裝置結構比較復雜,生產成本高、穩定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智能擺閘結構復雜、生產成本 高、穩定性差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包括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的機架、執行單元和用于控制執行單元的控制電路,所述機架包括上罩、下罩、擋板和機架框體,所述擋板設置在上罩和下罩之間,所述執行單元包括電機、減速機、法蘭盤、內筒、旋轉外筒、離合器和上掛架軸,所述旋轉外筒安裝在機架中,所述旋轉外筒位于擋板處具有露出機架部分,所述露出機架部分焊接有門翼夾板,所述旋轉外筒與上掛架軸通過軸承座進行徑向定位,上掛架軸與內筒上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內筒下端與電機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減速機輸出端通過平鍵與法蘭盤扭矩傳送連接,所述法蘭盤軸向通過軸用卡圈定位于減速器輸出端上,所述法蘭盤與旋轉外筒通過法蘭止口邊傳遞扭矩,所述離合器包括磁軛體和銜鐵,所述磁軛體與旋轉外筒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銜鐵與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執行單元還包括編碼器,所述編碼器與旋轉外筒的輸出軸通過緊定螺釘固定連接。為了保證電機與旋轉外筒的同軸度,增加旋轉外筒的旋轉穩定性,所述法蘭盤具有用于與旋轉外筒周向定位的4個圓柱凸臺和與旋轉外筒徑向定位的圓錐凸臺。為了記錄旋轉外筒旋轉位置并進行開關門控制,所述編碼器的數據輸出端與控制電路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結構簡單,部件之間連接緊湊,并且機架框體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利用了普通碳鋼優良的延展性和焊接性,配以焊接工裝,達到所需的安裝精度,機械強度高,生產成本低廉,穩定性高。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的機架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的背面組成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A-A的剖視放大圖。圖4是法蘭盤的構造示意圖。圖中I、上罩,2、下罩,3、擋板,4、電機,5、法蘭盤,6、內筒,7旋轉外筒,8、離合器,9、上掛架軸,10、軸承座,11、門翼夾板,12、編碼器,13、圓柱凸臺,14、圓錐凸臺。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附圖說明圖1-4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包括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的機架、執行單元和用于控制執行單元的控制電路,機架包括上罩I、下罩2、擋板3和機架框體,擋板3設置在上罩I和下罩2之間,執行單元包括電機4、減速機、法蘭盤5、內筒6、旋轉外筒7、離合器8和上掛架軸9,旋轉外筒7安裝在機架中,旋轉外筒7位于擋板3處具有露出機架部分,露出機架部分焊接有門翼夾板10,門翼夾板10的擺動范圍會受到擋板3的限制,旋轉外筒7與上掛架軸9通過軸承座11進行徑向定位,上掛架軸9與內筒6上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內筒6下端與電機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減速機輸出端通過平鍵與 法蘭盤5扭矩傳送連接,法蘭盤5軸向通過軸用卡圈定位于減速器輸出端上,法蘭盤5與旋轉外筒7通過法蘭止口邊傳遞扭矩,旋轉外筒7轉動的同時也保證了內筒6和電機4的穩定度;離合器8包括磁軛體和銜鐵,磁軛體與旋轉外筒7通過螺釘固定連接,銜鐵與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離合器8通過接受控制電路的信號,進行離與合的動作,對旋轉外筒7和閘門的轉動位置進行控制和定位;執行單元還包括編碼器12,編碼器12與旋轉外筒7的輸出軸通過緊定螺釘固定連接,編碼器12的數據輸出端與控制電路連接,編碼器12記錄旋轉外筒7的轉動位置并信息傳輸給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再向執行單元發出動作指令;法蘭盤5具有用于與旋轉外筒7周向定位的4個圓柱凸臺13和與旋轉外筒7徑向定位的圓錐凸臺14,使用法蘭盤5作為減速機與旋轉外筒6之間的連接件,不僅提高了電機4與旋轉外筒7的同軸度,也增加了旋轉外筒7的旋轉穩定性。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的機架、執行單元和用于控制執行單元的控制電路,所述機架包括上罩(I)、下罩(2)、擋板(3)和機架框體,所述擋板(3)設置在上罩(I)和下罩(2)之間,所述執行單元包括電機(4)、減速機、法蘭盤(5)、內筒(6)、旋轉外筒(7)、離合器(8)和上掛架軸(9),所述旋轉外筒(7)安裝在機架中,所述旋轉外筒(7)位于擋板(3)處具有露出機架部分,所述露出機架部分焊接有門翼夾板(10),所述旋轉外筒(7)與上掛架軸(9)通過軸承座(11)進行徑向定位,上掛架軸(9)與內筒(6)上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內筒(6)下端與電機(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減速機輸出端通過平鍵與法蘭盤(5)扭矩傳送連接,所述法蘭盤(5)軸向通過軸用卡圈定位于減速器輸出端上,所述法蘭盤(5 )與旋轉外筒(7 )通過法蘭止口邊傳遞扭矩,所述離合器(8)包括磁軛體和銜鐵,所述磁軛體與旋轉外筒(7)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銜鐵與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執行單元還包括編碼器(12),所述編碼器(12)與旋轉外筒(7)的輸出軸通過緊定螺釘固定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盤(5)具有用于與旋轉外筒(7)周向定位的4個圓柱凸臺(13)和與旋轉外筒(7)徑向定位的圓錐凸臺(14)。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12)的數據輸出端與控制電路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包括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的機架、執行單元和用于控制執行單元的控制電路,所述機架包括上罩、下罩、擋板和機架框體,所述執行單元包括電機、減速機、法蘭盤、內筒、旋轉外筒、離合器和上掛架軸,這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結構簡單,部件連接緊湊,機架框體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利用了普通碳鋼優良的延展性和焊接性,配以焊接工裝,達到所需的安裝精度,機械強度高,生產成本低廉,穩定性高。文檔編號E01F13/04GK202718048SQ201220360800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專利技術者王承志, 黃光明, 李佳林 申請人:江蘇漢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自動化擺閘機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普通碳鋼折彎焊接的機架、執行單元和用于控制執行單元的控制電路,所述機架包括上罩(1)、下罩(2)、擋板(3)和機架框體,所述擋板(3)設置在上罩(1)和下罩(2)之間,所述執行單元包括電機(4)、減速機、法蘭盤(5)、內筒(6)、旋轉外筒(7)、離合器(8)和上掛架軸(9),所述旋轉外筒(7)安裝在機架中,所述旋轉外筒(7)位于擋板(3)處具有露出機架部分,所述露出機架部分焊接有門翼夾板(10),所述旋轉外筒(7)與上掛架軸(9)通過軸承座(11)進行徑向定位,上掛架軸(9)與內筒(6)上端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內筒(6)下端與電機(4)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減速機輸出端通過平鍵與法蘭盤(5)扭矩傳送連接,所述法蘭盤(5)軸向通過軸用卡圈定位于減速器輸出端上,所述法蘭盤(5)與旋轉外筒(7)通過法蘭止口邊傳遞扭矩,所述離合器(8)包括磁軛體和銜鐵,所述磁軛體與旋轉外筒(7)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銜鐵與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執行單元還包括編碼器(12),所述編碼器(12)與旋轉外筒(7)的輸出軸通過緊定螺釘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承志,黃光明,李佳林,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漢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