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它包括熱交換器、進氣口與熱交換器的被加熱氣體出口相連通的第一風機、與第一風機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烘干裝置,該烘干裝置包括進氣口與第一風機的出氣口相連通的滾桶、進氣口與滾桶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二風機,熱交換器的熱源入口與鍋爐的尾氣排放口相連通。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鍋爐產生的余熱加熱空氣,烘干機所需的熱源應用了鍋爐尾氣的余熱,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并且節能減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烘干機。
技術介紹
如附圖3所示,現有技術中的烘干機包括依次相連接的一熱交換器9、滾桶6和一風機10,通過一熱交換器9 (熱源可為蒸汽、導熱油等)把空氣加熱到一定溫度,由一風機10引入滾桶6,滾桶6不停旋轉帶動桶內物體均勻受熱,使物體所帶的水份氣化,并通過一風機10排出帶有大量水氣的空氣,達到烘干物體的目的。圖中箭頭表示氣體流向。現有技術中的烘干機所用的蒸汽或高溫導熱油通過鍋爐產生,鍋爐在產生蒸汽或 高溫導熱油時會產生大量尾氣,并通過煙道直接排入大氣,該尾氣具有較高的溫度,直接排放掉使得這部分熱能被浪費了。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所述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浪費的熱能回收利用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它包括熱交換器、進氣口與熱交換器的被加熱氣體出口相連通的第一風機、與第一風機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烘干裝置,該烘干裝置包括進氣口與第一風機的出氣口相連通的滾桶、進氣口與滾桶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二風機,熱交換器的熱源入口與鍋爐的尾氣排放口相連通。進一步地,第一風機的出氣口與多個烘干裝置相連通,多個烘干裝置之間相并聯。進一步地,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滾桶的進氣口處的第一進氣閥門,烘干裝置具有烘干工作狀態和不工作狀態,當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處于開啟狀態,當烘干裝置在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進一步地,滾桶上設置有空氣入口,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該空氣入口處的第二進氣閥門,烘干裝置還具有冷卻工作狀態,當烘干裝置在冷卻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二進氣閥門處于開啟狀態,當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和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二進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進一步地,第二風機的出氣口處設有排氣閥門,當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排氣閥門處于開啟狀態,當烘干裝置在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排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進一步地,第二風機的出氣口處設有排氣閥門,當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和冷卻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排氣閥門處于開啟狀態,當烘干裝置在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排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進一步地,第一風機和烘干裝置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利用鍋爐產生的余熱加熱空氣,烘干機所需的熱源應用了鍋爐尾氣的余熱,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并且節能減排。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中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的結構示意 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中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的結構示意 附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烘干機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 I、熱交換器;2、第一風機;3、管道;4、第一進氣閥門;5、第二進氣閥門;6、滾桶;7、第二風機;8、排氣閥門;9、一熱交換器;10、一風機。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實施例一 如附圖I所示實施例中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它包括熱交換器I、進氣口與熱交換器I的被加熱氣體出口相連通的第一風機2、與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烘干裝置,熱交換器I的熱源入口與鍋爐的尾氣排放口相連通。烘干裝置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多個,本實施例中為一個。第一風機2與烘干裝置之間通過管道3相連通。烘干裝置包括進氣口與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的滾桶6、進氣口與滾桶6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二風機7、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滾桶6的進氣口處的第一進氣閥門4、設置在第二風機7的出氣口處的排氣閥門。滾桶6上還設置有空氣入口,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該空氣入口處的第二進氣閥門4。本實施例中的滾桶6為不銹鋼滾桶。烘干裝置具有烘干工作狀態、冷卻工作狀態和不工作狀態。附圖I中的實心箭頭表示空氣流向,空心箭頭表示鍋爐尾氣流向。當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和排氣閥門8處于開啟狀態,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二進氣閥門5處于關閉狀態。鍋爐產生的高溫尾氣作為熱源通入熱交換器I對空氣進行加熱,加熱后的空氣再第一風機2的作用下進入管道3,再經過第一進氣閥門4進如滾桶6,經過不斷旋轉的滾桶6,帶動桶內物體均勻受熱,使物體帶有的水分汽化,打開排氣閥門8,帶有大量水氣的空氣在第二風機7的作用下排入大氣。當烘干裝置在冷卻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處于關閉狀態,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二進氣閥門5和排氣閥門8處于開啟狀態。由于第一進氣閥門4關閉,熱空氣不會進入滾桶6,常溫空氣經由第二進氣閥門5直接進入滾桶6內,對桶內物體進行冷卻,再在第二風機7的作用下排入大氣。當烘干裝置在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第二進氣閥門5、排氣閥門8處于關閉狀態。實施例二 如附圖2所示實施例中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于,烘干裝置有多個,多個烘干裝置之間相并聯再與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由于是聯機工作,所以各個烘干裝置之間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當某一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和排氣閥門8處于開啟狀態,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二進氣閥門5處于關閉狀態;當某一烘干裝置在冷卻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處于關閉狀態,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二進氣閥門5和排氣閥門8處于開啟狀態;當某一烘干裝置在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第二進氣閥門5、排氣閥門8處于關閉狀態。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專利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熱交換器(1)、進氣口與所述熱交換器(1)的被加熱氣體出口相連通的第一風機(2)、與所述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烘干裝置,該烘干裝置包括進氣口與所述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的滾桶(6)、進氣口與所述滾桶(6)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二風機(7),所述的熱交換器(1)的熱源入口與鍋爐的尾氣排放口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熱交換器(I)、進氣口與所述熱交換器(I)的被加熱氣體出口相連通的第一風機(2)、與所述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烘干裝置,該烘干裝置包括進氣口與所述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相連通的滾桶(6)、進氣口與所述滾桶(6)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二風機(7),所述的熱交換器(I)的熱源入口與鍋爐的尾氣排放口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風機(2)的出氣口與多個烘干裝置相連通,所述的多個烘干裝置之間相并聯。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滾桶(6)的進氣口處的第一進氣閥門(4),所述的烘干裝置具有烘干工作狀態和不工作狀態,當烘干裝置在烘干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處于開啟狀態,當烘干裝置在不工作狀態時,該烘干裝置上的第一進氣閥門(4)處于關閉狀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鍋爐余熱的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桶(6)上設置有空氣入口,所述的烘干裝置還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建新,
申請(專利權)人:蔣建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