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包括:一機座,機座內至少設有一開口,供一膠膜輸入;至少一垂直驅動器設于機座中;至少一第一刀件設于機座的開口上方,且受垂直驅動器驅動而作上、下垂直運動,第一刀件下端設有數個第一齒件,第一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一縫隙;至少一第二刀件,結合固定于機座的開口底面,第二刀件一端設有數個第二齒件,第二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二縫隙,第二齒件、第二縫隙與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第一齒件間形成垂直九十度的配置位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完全消除膠膜在套入機進行套入操作時的膠膜撕裂或撕斷的缺點,消除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間的碰撞磨耗,提升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特別是一種應用于產品包裝膠膜,及具有垂直齒件與縫隙對應的兩刀件,以于膠膜兩面形成橫向環型撕裂線的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包裝膠膜廣泛應用于各種瓶、罐飲料產品的容器外部包裝場合,特別是在于瓶、罐外部的瓶蓋或罐蓋部位需開設以撕裂線,以利使用者沿撕裂線撕開膠膜,而方便將瓶蓋或罐蓋打開,如臺灣專利公報第428761號「瓶裝容器膠套易撕裂的雷射防偽卷標結構」,則揭示典型現有的瓶、罐容器的瓶蓋部位包裝標簽,但此種縱向撕裂線模式,僅只能適用于瓶、罐等容器的局部包裝,無法適用于瓶身、罐身整體的整張膠膜包裝,而需分成二段膠膜或二張膠膜的包裝模式,使該膠膜的包裝材積與成本增加,不符經濟成本效益。 另外,現有技術有因此萌生改良,如在圖I所示,揭示在一墊板A上方通過一膠膜B,由位于膠膜B上方的裂線刀件C予以下壓于膠膜B上,使膠膜B的上、下兩面形成撕裂線Dl及D2,但由于該裂線刀件C下壓于膠膜B時,對于膠膜B兩面的穿透力不同,膠膜B上面可完全被裂線刀件C穿透,但膠膜B下面則由于裂線刀件C受到墊板A阻擋,則無法完全穿透,致使該撕裂線Dl與D2的孔徑與密度不同(如圖2所示),而讓該膠膜B上、下兩面的撕裂強度與張力不同,并使膠膜B在通過套入機套入瓶、罐表面時會有單一面遭撕裂或撕破的問題與缺點,大幅影響膠膜的包裝質量,且上述的裂線刀件C長期與墊板A間的碰撞,亦造成裂線刀件C的快速磨耗,而需經常更換裂線刀件C,造成該膠膜B的撕裂線形成裝置設備成本因而大幅增加。此外,在相關的先前專利文獻方面,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報第M284625號「套卷標機的撕裂裝置」新型專利案,則揭示于套標簽機中設以滾輪及撕裂輪,以于包裝膠膜表面形成縱向或橫向撕裂線,但其加諸于膠膜上形成撕裂線的方式,一如上述圖I及圖2所示方式,會導致膠膜上、下兩而的撕裂線穿透孔徑與密度不同,而致使膠膜易在套入機進行套入操作時,易受套入機構拉扯時,又因膠膜上、下兩面的撕裂線張力或應力不同,而有膠膜單一面遭撕裂或斷裂的問題及缺點。上述現有或專利前案所示的膠膜撕裂線的形成裝置,無論是縱向或橫向撕裂線形成裝置,皆使該膠膜產生無法整張套入瓶、罐容器,或于套入時因膠膜兩面的撕裂線穿透孔徑與密度不同所形成的張力或應力不同的不利因素,致使膠膜在套入機進行套入操作時,產生單一面撕裂或撕斷的問題與缺點,并且,導致快速磨耗裂線刀件與經常需更換裂線刀件的設備成本大幅增加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可完全消除膠膜在套入機進行套入操作時的膠膜撕裂或撕斷的問題與缺點,并且,可以同時消除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間的碰撞磨耗問題,以提升該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的使用壽命。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座,該機座內至少設有一開口,供一膠膜輸入;至少一垂直驅動器,設于機座中;至少一第一刀件,設于機座的開口上方,且受垂直驅動器驅動而作上、下垂直運動,該第一刀件下端設有數個第一齒件,該第一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一縫隙;至少一第二刀件,結合固定于該機座的開口底面,該第二刀件一端設有數個第二齒件,該第二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二縫隙,該第二齒件、第二縫隙與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第一齒件間形成垂直九十度的配置位置,以令該第一刀件垂直向下運動時,借該第一齒件穿透膠膜上、下兩面,并再對應吻合于該第二刀件的第二縫隙,并使該第二刀件的第二齒件與該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對應吻合,而使該膠膜上、下兩面均形成一孔徑一致的撕裂線。所述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中,該機座上方設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向下設有數條垂直軌道,各垂直軌道向下分別穿過一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 二活動座可沿該垂直軌道作上、下垂直運動。所述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中,該機座上方兩側并分別設有一導軌,該第一活動座兩側分別連結至少一導引塊,且該導引塊另一側面則對應嵌入該導軌中,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可穩定及限制其垂直上、下運動行程。所述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中,該垂直驅動器由氣壓缸構成。所述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中,該垂直驅動器為電磁鐵。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座,該機座內至少設有一開口,供一膠膜輸入,該機座上方設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向下設有數條垂直軌道,各垂直軌道向下分別穿過一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可沿該垂直軌道作上、下垂直運動;至少一垂直驅動器,設于機座中;至少一第一刀件,設于機座的開口上方,且受垂直驅動器驅動而作上、下垂直運動,該第一刀件下端設有數個第一齒件,該第一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一縫隙;至少一第二刀件,結合固定于該機座的開口底面,該第二刀件一端設有數個第二齒件,該第二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二縫隙,該第二齒件、第二縫隙與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第一齒件間形成垂直九十度的配置位置,以令該第一刀件垂直向下運動時,借該第一齒件穿透膠膜上、下兩面,并再對應吻合于該第二刀件的第二縫隙,并使該第二刀件的第二齒件與該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對應吻合,而使該膠膜上、下兩面均形成一孔徑一致的撕裂線。所述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中,該機座上方兩側并分別設有一導軌,該第一活動座兩側分別連結至少一導引塊,且該導引塊另一側面則對應嵌入該導軌中,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可穩定及限制其垂直上、下運動行程。所述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中,該垂直驅動器包含一驅動馬達,設于機座底面后方;一對皮帶輪,設于該機座一側,其中一皮帶輪連結該驅動馬達的轉軸;一皮帶,連結于各皮帶輪間,使該皮帶輪受該驅動馬達帶動旋轉;一轉軸,兩端樞接于該機座底部兩側,且該轉軸一端并連結一皮帶輪,使該轉軸受皮帶輪帶動旋轉,該轉軸兩端內側并分別設有一鍵;一對凸輪,下端設有一孔,該孔上方形成有一嵌口,以借由該孔穿入該轉軸兩端,并由該嵌口供該轉軸的鍵對應嵌入,使該凸輪連結于轉軸兩端內側,該凸軸上方并設有一樞接部;一對具有回復彈力的彈性連桿,一端連結于機座的第一活動座底部,另一端形成一連結部,該連結部樞接該凸輪上端的樞接部,以使該凸輪可借旋轉一角度而帶動該彈性連桿作上或下直線垂直運動,并使該機座的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亦作對應連動的上或下垂直運動。本技術的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的功效,在于借由該第一刀件的第一齒件與第一縫隙,與該第二刀件的第二縫隙與第二齒件間的相互吻合對應,并使該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間呈垂直九十度的配置關系,讓膠膜在通過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之間,可借由該第一齒件吻合對應第二刀件的第二縫隙,讓膠膜的上、下兩面均被第一齒件完全穿透,使膠膜兩面的撕裂線的孔徑、密度、張力與應力一致,可完全消除膠膜在套入機進行套入操作時的膠膜撕裂或撕斷的問題與缺點,并且,可以同時消除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間的碰撞磨耗問題,以提升該第一刀件與第二刀件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為一側視圖,顯示現有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的刀件穿刺膠膜與墊板阻擋的狀態;圖2為圖I所示現有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形成張力、應力不均勻與孔徑不一致的膠膜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的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的立體外觀結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座,該機座內至少設有一開口,供一膠膜輸入;至少一垂直驅動器,設于機座中;至少一第一刀件,設于機座的開口上方,且受垂直驅動器驅動而作上、下垂直運動,該第一刀件下端設有數個第一齒件,該第一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一縫隙;至少一第二刀件,結合固定于該機座的開口底面,該第二刀件一端設有數個第二齒件,該第二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二縫隙,該第二齒件、第二縫隙與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第一齒件間形成垂直九十度的配置位置,以令該第一刀件垂直向下運動時,借該第一齒件穿透膠膜上、下兩面,并再對應吻合于該第二刀件的第二縫隙,并使該第二刀件的第二齒件與該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對應吻合,而使該膠膜上、下兩面均形成一孔徑一致的撕裂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機座,該機座內至少設有一開口,供一膠膜輸入; 至少一垂直驅動器,設于機座中; 至少一第一刀件,設于機座的開口上方,且受垂直驅動器驅動而作上、下垂直運動,該第一刀件下端設有數個第一齒件,該第一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一縫隙; 至少一第二刀件,結合固定于該機座的開口底面,該第二刀件一端設有數個第二齒件,該第二齒件間形成數條第二縫隙,該第二齒件、第二縫隙與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第一齒件間形成垂直九十度的配置位置,以令該第一刀件垂直向下運動時,借該第一齒件穿透膠膜上、下兩面,并再對應吻合于該第二刀件的第二縫隙,并使該第二刀件的第二齒件與該第一刀件的第一縫隙對應吻合,而使該膠膜上、下兩面均形成一孔徑一致的撕裂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上方設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向下設有數條垂直軌道,各垂直軌道向下分別穿過一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可沿該垂直軌道作上、下垂直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上方兩側并分別設有一導軌,該第一活動座兩側分別連結至少一導引塊,且該導引塊另一側面則對應嵌入該導軌中,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可穩定及限制其垂直上、下運動行程。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驅動器由氣壓缸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驅動器為電磁鐵。6.一種膠膜撕裂線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機座,該機座內至少設有一開口,供一膠膜輸入,該機座上方設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向下設有數條垂直軌道,各垂直軌道向下分別穿過一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使該第一活動座及第二活動座可沿該垂直軌道作上、下垂直運動; 至少一垂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子欽,
申請(專利權)人:洪子欽,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