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具有箱體、試樣架和試樣架座,箱體內設有由上板、下板、側板和后板構成的測試室,試樣架具有上盤、下盤和支柱,試樣架的掛鉤與上盤活動連接;箱內的擱板上設有上機械手,上機械手包括固定在擱板上由第一氣缸控制的升降器、由升降器帶動升降的第二氣缸以及與第二氣缸活塞桿連接的托桿,側板上設有導向槽,托桿通過側板上的導向槽伸入測試室;在升降器和第二氣缸之間設有測力傳感器;在擱板和下板之間設有滾珠絲桿,滾珠絲桿上設有下機械手,下機械手包括壓桿,壓桿通過側板上的導向槽伸入測試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負荷的加載精確,有利提高收縮率測試精度。還可以自動變負荷、自動加負荷,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全自動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
技術介紹
化學長絲的收縮率是衡量化學長絲收縮性能以及穩定性的重要指標,與后整理工藝、產品的染色性能有著密切關系,直接影響織物的外觀效果。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620068216. 2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化學長絲熱收縮率測試裝置,它是測定化纖長絲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熱水(包括沸水)收縮率。化學長絲的收縮率包括沸水收縮試驗和干熱收縮試驗,此外化學長絲還需要檢測卷縮性能,所以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要適宜沸水收縮率、干熱收縮率和卷縮率三項檢測。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具有試樣架,試樣架置于電子天平上,試樣架邊緣一周固定有二、三十個掛鉤,將試驗絲束懸掛在試樣架的掛鉤上,試驗絲束的下端掛上規定的標準砝碼,挨個對試驗絲束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需要對試驗絲束施加張力,采取對砝碼施加規定的載負,儀器讀取加載后的長度。加載的負荷大小通過·試樣架傳遞給電子天平,電子天平所測得的負荷數值包括試樣架的重量,由于試驗絲束處于試樣架的邊緣,試樣架所受到的加載力并不是在試樣架的中心而是偏向一側,所以電子天平測得的負荷值會有偏差,會影響測試的精確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負荷加載精確且操作方便的全自動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箱體、試樣架和支撐試樣架的抽屜式試樣架座,試樣架座內安裝有帶動試樣架旋轉的第一伺服電機和減速器,箱體內設有由上板、下板、側板和后板構成的測試室,所述試樣架具有上盤、下盤和固定在上、下盤之間的支柱,上盤的邊緣一周設有掛鉤,所述試樣架的掛鉤與上盤之間活動連接;測試室的外側設有擱板,擱板上設有上機械手,上機械手包括固定在擱板上由第一氣缸控制升降的升降器、由升降器帶動升降的第二氣缸以及與第二氣缸活塞桿連接的托桿,側板上設有導向槽,托桿通過側板上的導向槽伸入測試室內用于上托掛鉤;在升降器和第二氣缸之間設有測力傳感器;在擱板和下板之間連接有滾珠絲桿,滾珠絲桿上設有下機械手,下機械手包括螺紋連接在滾珠絲桿上的滑塊、固定在滑塊上的第三氣缸以及與第三氣缸活塞桿連接的壓桿,壓桿通過側板上的導向槽伸入測試室內,用于對砝碼加載負荷,滾珠絲桿由第二伺服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旋轉。所述上板上設有第四氣缸,第四氣缸上連接定位桿,定位桿向下伸入測試室。所述試樣架座底部的左、右側各設有導軌,下板上對應每側導軌設有一對直線軸承座,導軌與對應直線軸承座滑動連接。所述試樣架座由設置在其下方的第五氣缸帶動開啟和關閉。由于本測試儀試樣架的掛鉤不是固定在試樣架的上盤上,是利用托桿托住掛鉤,使掛鉤懸掛在托桿上,再利用壓桿通過對砝碼加載負荷實現對試驗絲束施加張力,采用測力傳感器接受加載負荷的信號,所以負荷的加載精確,有利提高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精度。本技術可以自動變負荷、自動加負荷,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正面示意圖。圖2是卸掉箱體前壁的示意圖。圖3是卸掉箱體側壁的示意圖。圖4是試樣架座示意圖。圖5是圖4的B-B剖視圖。圖6是圖2的I剖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見圖I至圖3,本實施例具有箱體2、試樣架I和支撐試樣架I的抽屜式試樣架座3。箱體2內設有由上板2-1、下板2-2、側板2-3和后板2_4構成的測試室2a。試樣架I和試樣架座3設置在測試室2a內。所述試樣架I具有上盤1-1、下盤1-3和固定在上、下盤之間的支柱1-2。上盤1-1的邊緣一周設有掛鉤孔,每掛鉤孔中設有一掛鉤1-4,掛鉤1-4和上盤1-1的活動連接采取掛鉤1-4的桿部插入掛鉤孔中用螺母限位,掛鉤1-4可在掛鉤孔中上下滑動。對應每一掛鉤1-4設有一規定的標準砝碼1-5,為方便使用和防止砝碼遺失,在上、下盤1-1、1-3之間每一掛鉤1-4的兩側各連接一細絲1-6,砝碼1-5通過兩側的小孔穿在兩細絲上(見圖6),砝碼1-5沿兩細絲上下移動。見圖2、圖4和圖5,試樣架座3由框架3-1和面板3-2組成,試樣架座3內安裝有第一伺服電機4和減速器5,減速器5的輸出軸向上伸入試樣架I內和下盤1-3連接,由第一伺服電機4通過減速器5帶動試樣架I旋轉。試樣架座3底部的左、右側各設有導軌20,下板2-2上對應每側導軌20設有一對直線軸承座21,導軌20與對應直線軸承座21滑動連接。試樣架座3的下部設有第五氣缸19,第五氣缸19的一端固定在試樣架座3上,另一端固定在后板2-4上,第五氣缸19帶動試樣架座3開啟和關閉,試樣架I由試樣架座3帶動進出測試室2a。見圖I至圖3,測試室2a的外側固定有擱板2_5,擱板2_5上設有上機械手,上機械手包括第一氣缸12、升降器11、第二氣缸9和托桿8。第一氣缸12和升降器11固定在擱板2-5上,升降器11的升降由第一氣缸12控制,第二氣缸9由升降器11帶動升降,托桿8連接在第二氣缸9的活塞桿上,側板2-3上設有導向槽2-3-1,托桿8通過側板2-3上的導向槽2-3-1伸入測試室2a內,托桿8用于上托掛鉤1_4。在升降器11頂部和第二氣缸9之間設置測力傳感器10。在擱板2-5和下板2-2之間連接有滾珠絲桿15,滾珠絲桿15上設有下機械手,下機械手包括螺紋連接在滾珠絲桿15上的滑塊16,固定在滑塊16上的第三氣缸14以及與第三氣缸14活塞桿連接的壓桿13,壓桿13通過側板2-3上的導向槽2_3_1伸入測試室2a,用于對砝碼加載負荷。滾珠絲桿15由第二伺服電機17通過皮帶傳動18帶動旋轉,上述第二伺服電機17固定在下板2-2上,滾珠絲桿15的下端和第二伺服電機17的輸出軸均向下穿過下板2-2,皮帶傳動18處于下板2-2下方的空間中。上板2-1上固定有第四氣缸6,第四氣缸6上連接定位桿7,定位桿7對著試樣架I的中心向下伸入測試室2a,用于對試樣架I定位。本技術使用時,第五氣缸19帶動試樣架座3從測試室2a中移出,依次將試樣懸掛在試樣架的掛鉤上,在試樣下端掛上砝碼,第五氣缸19帶動試樣架座3復位,啟動第四氣缸6,定位桿7向下抵緊試樣架1,試樣架固定,啟動第二氣缸9,托桿8伸向掛鉤1-4,托桿8托住掛鉤1-4,第一氣缸12帶動升降器11上升,使掛鉤1-4懸掛在托桿8上,啟動第三氣缸14,壓桿13伸向砝碼1-5并壓在砝碼1-5上,啟動第二伺服電機17,帶動壓桿13下移,向砝碼1-5施加負荷,測力傳感器10將接受到的信號輸送到計算機,當所施加負荷達到規定數值,第二伺服電機17停運。當完成試樣的測試后,松開砝碼和掛鉤,第二伺服電機17 運行,帶動試樣架I旋轉一角度,進入下一試樣的測試程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具有箱體(2)、試樣架(1)和支撐試樣架(1)的抽屜式試樣架座(3),試樣架座(3)內安裝有帶動試樣架(1)旋轉的第一伺服電機(4)和減速器(5),箱體(2)內設有由上板(2?1)、下板(2?2)、側板(2?3)和后板(2?4)構成的測試室(2a),所述試樣架(1)具有上盤(1?1)、下盤(1?3)和固定在上、下盤之間的支柱(1?2),上盤(1?1)的邊緣一周設有掛鉤(1?4),其特征在于:所述試樣架(1)的掛鉤(1?4)與上盤(1?1)之間活動連接;測試室(2a)的外側設有擱板(2?5),擱板(2?5)上設有上機械手,上機械手包括固定在擱板(2?5)上由第一氣缸(12)控制升降的升降器(11)、由升降器(11)帶動升降的第二氣缸(9)以及與第二氣缸(9)活塞桿連接的托桿(8),側板(2?3)上設有導向槽(2?3?1),托桿(8)通過側板(2?3)上的導向槽(2?3?1)伸入測試室(2a)內用于上托掛鉤(1?4);在升降器(11)和第二氣缸(9)之間設有測力傳感器(10);在擱板(2?5)和下板(2?2)之間連接有滾珠絲桿(15),滾珠絲桿(15)上設有下機械手,下機械手包括螺紋連接在滾珠絲桿(15)上的滑塊(16)、固定在滑塊(16)上的第三氣缸(14)以及與第三氣缸(14)活塞桿連接的壓桿(13),壓桿(13)通過側板(2?3)上的導向槽(2?3?1)伸入測試室(2a)內,用于對砝碼加載負荷,滾珠絲桿(15)由第二伺服電機(17)通過皮帶傳動(18)帶動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全自動化學長絲收縮率測試儀,具有箱體(2)、試樣架(I)和支撐試樣架(I)的抽屜式試樣架座(3 ),試樣架座(3 )內安裝有帶動試樣架(I)旋轉的第一伺服電機(4 )和減速器(5),箱體(2)內設有由上板(2-1)、下板(2-2)、側板(2-3)和后板(2-4)構成的測試室(2a),所述試樣架(I)具有上盤(1-1)、下盤(1-3)和固定在上、下盤之間的支柱(1-2),上盤(1-1)的邊緣一周設有掛鉤(1-4),其特征在于所述試樣架(I)的掛鉤(1-4)與上盤(1-1)之間活動連接;測試室(2a)的外側設有擱板(2-5),擱板(2-5)上設有上機械手,上機械手包括固定在擱板(2-5)上由第一氣缸(12)控制升降的升降器(11)、由升降器(11)帶動升降的第二氣缸(9 )以及與第二氣缸(9 )活塞桿連接的托桿(8 ),側板(2-3 )上設有導向槽(2-3-1),托桿(8)通過側板(2-3)上的導向槽(2-3-1)伸入測試室(2a)內用于上托掛鉤(1-4);在升降器(11)和第二氣缸(9)之間設有測力傳感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偉平,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華紡紡織儀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