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體,刀柄體端頭配裝有刀片組件,刀片組件由成型刀本體、定位壓塊和緊固件配裝組成;刀柄體制有柄體孔和退刀槽,定位壓塊制有壓塊孔,成型刀本體制有刀本體孔,緊固件依序經各對應安裝孔將定位壓塊、成型刀本體、刀柄體定位安裝在所述刀柄體退刀槽內;成型刀本體具有至少一個副后刀面和至少一個前刀面;成型刀本體具有至少一個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主切削刃,還制有通過該主切削刃相鄰的曲線面的主后刀面。其結構精巧、加工裝配方便,能根據實際加工工件快速換刀對刀,僅更換刀片而不更換或報廢成型刀具,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成型刀具,尤其涉及一種安裝在條形車刀柄體上、用于在工件表面上基于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成型刀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成型刀具的成型刀片和刀柄體通常是連體的,對制造加工的工藝要求非常高,因其制造的成本較高,其多應用在精度要求很高情況下,成型刀片是易磨損件,當成型刀片磨損后影響切削精度,勢必導致整個成型刀具的報廢,造成較大的浪費。對于不同工件,相應不同的技術參數的成型刀具,給工作帶來較多的麻煩。類似的成型刀具如公告號CN2644062Y;披露了一種《加工刀具》,在方形或圓形刀體的中部開有一個用于切削用的切削孔,該切削孔具有前刃角,采用本技術提供的刀具,可實現在通用機械加工設備上加工長徑比較大、截面形狀較復雜的桿類零件;該刀具結構簡單,加工出的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可代替拉伸工藝加工長桿類零件;但其無法克服上述提出的問題。美國專利US6102630披露了一種銑削刀片,在其底側具有一個脊背狀的連接面,該連接面用于與工具上的一個類似連接面配合,但是其刀片的主刀刃部分是直線狀的。其無法安裝在條形車刀柄體上,不能用在工件表面上加工任意成型曲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精巧、加工裝配方便,能快速換刀對刀的基于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成型刀具。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體,采取的技術措施包括刀柄體端頭配裝有刀片組件,刀片組件由成型刀本體、定位壓塊和緊固件配裝組成;刀柄體制有柄體孔和退刀槽,定位壓塊制有壓塊孔,成型刀本體制有刀本體孔,緊固件依序經各對應安裝孔將定位壓塊、成型刀本體、刀柄體定位安裝在所述刀柄體退刀槽內;成型刀本體具有至少一個副后刀面和至少一個前刀面;成型刀本體具有至少一個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主切削刃,還制有通過該主切削刃相鄰的曲線面的主后刀面。優化的技術措施還包括上述的成型刀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副后刀面和兩個前刀面;其中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前刀面的面上均分有對應的一個任意成型曲線的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并且兩者相互之間以成型刀本體的刀本體孔的軸心線軸對稱;成型刀本體上還均制有對應通過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相鄰的曲線面的第一主后刀面和第二主后刀面。上述的刀柄體端頭還分別制有側定位面、底定位面和斜側定位面;斜壓緊槽中的斜壓緊面與通過柄體孔中心平面成壓力角K;成型刀本體的第一副后刀面或第二副后刀面與刀柄體的側定位面相抵接觸;成型刀本體第二前刀面或第一前刀面與刀柄體的底定位面相抵接觸;成型刀本體第二主后刀面或第一主后刀面對應與刀柄體的斜側定位面相抵接觸。上述的定位壓塊還制有斜壓緊面、圓柱定位面、半圓壓緊面、圓錐定位面;該定位壓塊的圓柱定位面套在成型刀本體的刀本體孔上,并經過定位壓塊的斜壓緊面與刀柄體上的斜壓緊槽中的斜壓緊面抵接接觸;定位壓塊的圓錐定位面與緊固件的圓錐定位面抵接接觸,定位壓塊的半圓壓緊面與成型刀本體的第二副后成面之間緊密抵接接觸。上述的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切線的法線與分別對應的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前刀面之間的夾角為主后角Y,主后角Y取值范圍為正10度到負30度。上述的定位壓塊中心面與通過成型刀本體的刀本體孔軸線的第一前刀面或第二前刀面的法平面成傾角R,傾角R取值范圍為正0度到負60度。上述的刀柄體上的斜壓緊槽中的斜壓緊面與通過刀本體孔中心平面成壓力角K,壓力角K取值范圍為正5度到負85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刀柄體端頭配裝有刀片組件,刀片組件由成型刀本體、定位壓塊和緊固件配裝組成;刀柄體制有柄體孔和退刀槽,定位壓塊制有壓塊孔,成型刀本體制有刀本體孔,緊固件依序經各對應安裝孔將定位壓塊、成型刀本體、刀柄體定位安裝在所述刀柄體退刀槽內;成型刀本體具有至少一個副后刀面和至少一個前刀面;成型刀本體具有至少一個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主切削刃,還制有通過該主切削刃相鄰的曲線面的主后刀面。其結構精巧、加工裝配方便,能根據實際加工工件快速換刀對刀,僅更換刀片而不更換或報廢成型刀具,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立體分解正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組裝示意圖;圖3是圖1的刀柄體旋轉示意圖;圖4是圖2的旋轉為正面示意圖;圖5是圖1的成型刀本體旋轉示意圖;圖6是圖1的定位壓塊轉向示意圖;圖7是圖4的俯視示意圖;圖8是圖7的A-A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見圖1至圖8所示。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體1,刀柄體1端頭配裝有刀片組件,刀片組件由成型刀本體2、定位壓塊3和緊固件4配裝組成;刀柄體1制有柄體孔11和退刀槽12,定位壓塊3制有壓塊孔3d,成型刀本體2制有刀本體孔2f,緊固件4依序經各對應安裝孔將定位壓塊3、成型刀本體2、刀柄體1定位安裝在所述刀柄體1退刀槽12內;成型刀本體2具有至少一個副后刀面和至少一個前刀面;成型刀本體2具有至少一個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主切削刃,還制有通過該主切削刃相鄰的曲線面的主后刀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成型刀本體2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副后刀面和兩個前刀面;其中第一前刀面21b和第二前刀面22b的面上均分有對應的一個任意成型曲線的第一主切削刃211和第二主切削刃221,并且兩者相互之間以成型刀本體2的刀本體孔2f的軸心線軸對稱;成型刀本體2上還均制有對應通過第一主切削刃211和第二主切削刃221相鄰的曲線面的第一主后刀面21c和第二主后刀面22c。刀柄體1端頭還分別制有側定位面1a、底定位面1b和斜側定位面1c;斜壓緊槽12中的斜壓緊面1e與通過柄體孔11中心平面成壓力角K;成型刀本體2的第一副后刀面2a或第二副后刀面2g與刀柄體1的側定位面1a相抵接觸;成型刀本體2的第二前刀面22b或第一前刀面21b與刀柄體1的底定位面1b相抵接觸;成型刀本體2的第二主后刀面22c或第一主后刀面21c對應與刀柄體1的斜側定位面1c相抵接觸。定位壓塊3還制有斜壓緊面3e、圓柱定位面3f、半圓壓緊面3g、圓錐定位面3h;該定位壓塊3的圓柱定位面3f套在成型刀本體2的刀本體孔2f上,并經過定位壓塊3的斜壓緊面3e與刀柄體1上的斜壓緊槽12中的斜壓緊面1e抵接接觸;安裝刀柄體1的柄體孔11接著轉動緊固件4,最后將緊固件4順時針方向鎖緊,定位壓塊3的圓錐定位面3h與緊固件4的圓錐定位面4h抵接接觸,定位壓塊3的半圓壓緊面3g與成型刀本體2的第二副后成面2g之間緊密抵接接觸。第一主切削刃211和第二主切削刃221切線的法線與分別對應的第一前刀面21b和第二前刀面22b之間的夾角為主后角Y,主后角Y取值范圍為正10度到負30度。定位壓塊3中心面與通過成型刀本體2的刀本體孔2f軸線的第一前刀面21b或第二前刀面22b的法平面成傾角R,傾角R取值范圍為正0度到負60度。刀柄體1上的斜壓緊槽12中的斜壓緊面1e與通過柄體孔11中心平面成壓力角K,壓力角K取值范圍為正5度到負85度。通過緊固件4順時針方向鎖緊的作用力下,使成型刀本體2的第二主后刀面22c或第一主后刀面21c對應與刀柄體1的斜側定位面1c緊密接觸、成型刀本體2的第一副后刀面2a與刀柄體1的側定位面1a緊密接觸,成型刀本體2的第二前刀面22b或第一前刀面21b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體(1),其特征是:所述的刀柄體(1)端頭配裝有刀片組件,所述的刀片組件由成型刀本體(2)、定位壓塊(3)和緊固件(4)配裝組成;所述的刀柄體(1)制有柄體孔(11)和退刀槽(12),定位壓塊(3)制有壓塊孔(3d),成型刀本體(2)制有刀本體孔(2f),所述的緊固件(4)依序經各對應安裝孔將定位壓塊(3)、成型刀本體(2)、刀柄體(1)定位安裝在所述刀柄體(1)退刀槽(12)內;所述的成型刀本體(2)具有至少一個副后刀面和至少一個前刀面;所述的成型刀本體(2)具有至少一個加工任意成型曲線的主切削刃,還制有通過該主切削刃相鄰的曲線面的主后刀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亦富,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柏德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97[中國|寧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