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纜,尤其是涉及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包括多根主線芯導體和多根動力線導體,多根主線芯導體經控制線絕緣繞包后構成控制線芯組,動力線導體外套設有動力線絕緣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線芯組與動力線絕緣層之間空隙處設有加強元件,所述的控制線芯組與動力線絕緣層外層套設有橡膠護套,所述的橡膠護套外套設有包帶層,所述的包帶層外套設有編織防濺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能夠有效耐高溫、抗拖拽、防鋼水飛濺、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纜,尤其是涉及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對鋼鐵等金屬材料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在煉鋼廠,鋼包車屬于一個非常關鍵的設備,它的連續穩定的運行是鋼鐵廠正常生產的保證。鋼廠高溫使用的電纜一般情況下要求可移動,耐高溫等。普通橡套軟電纜在鋼包車運行環境中,由于普通橡套軟電纜的耐高溫性能和抗拉拽性能差,一旦電纜出現短路或斷路,將給鋼廠的正常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針對抗拉強度不好的問題一般采用兩種方式1、導體內加入鋼絲繩。2、導體內加入高強度纖維。針對耐高溫性不好的問題,一般采用電纜外繞包一層石棉帶作為臨時的防護。但是傳統結構仍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對于導體中采用鋼絲繩加強的電纜,在運行時由于鋼和銅的硬度不同,常常使銅導體磨損而使導體電阻局部增大,導致絕緣線芯局部過熱而擊穿,再者,鋼絲的抗拉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也極有可能在絕緣線芯局部過熱處導體被拉斷。對于導體中采用高強度纖維紡綸絲或其它類似的高強度有機纖維絲做加強的,常常由于無法單獨對高強度纖維進行固定使電纜的整體抗拉強度無法充分發揮。對于防止在電纜外繞包一層石棉帶作為臨時的防護,也無法滿足鋼包車正常運行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耐高溫、抗拖拽、防鋼水飛濺的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包括多根主線芯導體和多根動力線導體,多根主線芯導體經控制線絕緣繞包后構成控制線芯組,動力線導體外套設有動力線絕緣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線芯組與動力線絕緣層之間空隙處設有加強元件,所述的控制線芯組與動力線絕緣層外層套設有橡膠護套,所述的橡膠護套外套設有包帶層,所述的包帶層外套設有編織防濺層。本技術克服傳統技術的不足,在使用材料和結構上進行創新,在導體束絞時加入鍍銅鋼絲,并采用正規結構的復絞,使加強元件更均勻的分布在導體中,同時避免了鋼絲直接與銅絲接觸磨損,又避免了高強度纖維抗拉力性能無法充分發揮的弊病,而且,在使用時還不用對加強元件單獨固定,有效的提高了用戶更換電纜時的用工時間,為用戶提高其生產效率提供保障。在電纜橡膠護套外加繞無機包帶,并在包帶外編織一層鍍鎳鋼絲發提高電纜的耐高溫性能和防止鋼水等高溫物質對電纜的灼傷。作為優選,所述的加強元件外套設有加強元件護層,所述的加強元件護層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膠制造。動力線芯與控制線芯組成纜時在纜芯中間加芳綸纖維做抗拉元件,其抗拉強度為同等大小的鋼絲繩的5-8倍,而本身柔軟,這樣可以保證電纜承受足夠的抗徑向拉力和柔軟性,進一步提高電纜的整體抗拉拽性能。作為優選,所述的多根主線芯導體和多根動力線導體內均架設有鍍銅鋼絲,所述的控制線芯組與動力線導體相互對稱分布。采用5類無氧銅導體,為提高電纜的抗拉拽性能,導體束絞時加入鍍銅鋼絲,鍍銅鋼絲的直徑與無氧銅絲的直徑一致,鍍銅鋼絲的根數可按電纜運行時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確定,復絞時采用正規絞合。這樣在不影響導體的柔軟性前提下,既不改變導體正常生產工藝,又有效的提高了導體的抗拉強度。作為優選,所述的加強元件采用芳綸纖維制造,所述的編織防濺層采用鍍鎳鋼絲編織制成。防濺層采用包帶層外編織一層鍍鎳鋼絲,鍍鎳鋼絲本身為熱的良導體,當有鋼水、爐渣等高溫物質落在電纜表面,鍍鎳鋼絲編織層可將熱量分散,同時編織層內又有隔熱的無機物包帶,可進一步防止鋼水、爐渣等高溫物質對電纜橡膠護套層的灼傷。作為優選,所述的包帶層采用重疊繞包耐高溫的云母帶和玻纖帶制造。為進一步提高電纜的耐高溫性能和防止鋼水等高溫物質直接接觸電纜橡膠護套而灼傷電纜,在電纜橡膠護套外重疊繞包耐高溫的無機物帶(云母帶和玻纖帶)作為優選,所述的主線芯導體的截面面積為lmm2 10mm2,所述的主線芯導體數量為Γ20。電纜結構采用完全對稱的結構形式,提高電纜線芯的穩定性。作為優選,所述的動力線導體的截面面積為16mm2 185mm2,所述動力線導體的數量為2 4。電纜結構采用完全對稱的結構形式,提高電纜線芯的穩定性。因此,本技術具有能夠有效耐高溫、抗拖拽、防鋼水飛濺、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I :如說明書附圖I所示,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包括多根主線芯導體I和多根動力線導體3,多根主線芯導體I經控制線絕緣2繞包后構成控制線芯組10,動力線導體3外套設有動力線絕緣層4,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絕緣層4之間空隙處設有加強元件9,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絕緣層4外層套設有橡膠護套5,橡膠護套5外套設有包帶層6,包帶層外套設有編織防濺層7。加強元件9外套設有加強元件護層8,加強元件護層8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膠制造。多根主線芯導體I和多根動力線導體3內均架設有鍍銅鋼絲,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導體3相互對稱分布。加強元件9采用芳綸纖維制造,編織防濺層7采用鍍鎳鋼絲編織制成。包帶層6采用重疊繞包耐高溫的云母帶和玻纖帶制造。主線芯導體I的截面面積為lmm2 10mm2,主線芯導體I數量為6。動力線導體3的截面面積為16mm2l85mm2,動力線導體3的數量為2。采用鍍銅鋼絲做為電纜導體的加強材料,導體束絞時加入鍍銅鋼絲,鍍銅鋼絲的直徑與無氧銅絲的直徑一致,鍍銅鋼絲的根數可按電纜運行時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確定,復絞時采用正規絞合。這樣在不影響導體的柔軟性前提下,既不改變導體正常生產工藝,又有效的提高了導體的抗拉強度。電纜結構采用完全對稱的結構形式,提高電纜線芯的穩定4性。控制線芯成纜后與動力線芯絞合成纜。動力線芯與控制線芯組成纜中間間隙處放置芳綸纖維做承受移動、彎曲、拖拽等過程中的徑向拉伸力。防濺層采用重疊繞包耐高溫的無機物帶(云母帶和玻纖帶),均為隔熱材料,可有效降低鋼水、爐渣等高溫物質對電纜橡膠護套層的灼傷。防濺層采用包帶層外編織一層鍍鎳鋼絲,鍍鎳鋼絲本身為熱的良導體,當有鋼水、爐渣等高溫物質落在電纜表面,鍍鎳鋼絲編織層可將熱量分散,同時編織層內又有隔熱的無機物包帶,可進一步防止鋼水、爐渣等高溫物質對電纜橡膠護套層的灼傷。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包括多根主線芯導體(1)和多根動力線導體(3),多根主線芯導體(1)經控制線絕緣(2)繞包后構成控制線芯組(10),動力線導體(3)外套設有動力線絕緣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絕緣層(4)之間空隙處設有加強元件(9),所述的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絕緣層(4)外層套設有橡膠護套(5),所述的橡膠護套(5)外套設有包帶層(6),所述的包帶層外套設有編織防濺層(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包括多根主線芯導體(I)和多根動力線導體(3),多根主線芯導體(I)經控制線絕緣(2)繞包后構成控制線芯組(10),動力線導體(3)外套設有動力線絕緣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絕緣層(4)之間空隙處設有加強元件(9),所述的控制線芯組(10)與動力線絕緣層(4)外層套設有橡膠護套(5),所述的橡膠護套(5)外套設有包帶層(6),所述的包帶層外套設有編織防濺層(7)。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元件(9)外套設有加強元件護層(8),所述的加強元件護層(8)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膠制造。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組合軟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主線芯導體(I)和多根動力線導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婁永超,劉鳳華,閔濟云,王少平,陳長磊,李金堂,楊娟,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萬馬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