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自動化儀表控制臺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雙套電源既獨立供電又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繼電器和斷路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設計了兩套供電電路,兩套供電電路在正常工作時,各自供電,當供電電路出現故障時,兩套電路互為備用,自動切換,延時性低、可靠性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自動化儀表控制臺
,具體地說是一種雙套電源既獨立供電又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控制線路。
技術介紹
目前,船舶上位于兩個不同控制臺的給同一電氣系統供電的電源往往單獨供電,一旦某個位置失電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可靠性低。為了改善上述問題,設計了手動切換的互為備用的兩套電源,但這種電路延時性高,且容易發生誤操作。因此,設計一種既能夠獨立供電又能夠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雙套電源控制線路是至關重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既能夠獨立供電又能夠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雙套電源控制線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設計了一種雙套電源既獨立供電又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繼電器和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相線LI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I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l的I號端口及I號供電線路的相線L3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l的2號端口及I號供電線路的相線N3連接,熔斷器FUl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l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l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l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l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l線圈的另一端連接;熔斷器FU2的I號端口與熔斷器FU2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3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2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2的線圈,熔斷器FU2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I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2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I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2的I號端口與相線L2連接,斷路器F2的3號端口與相線N2連接;熔斷器FU4的I號端口與熔斷器FU4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l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4的線圈,熔斷器FU4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2以及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4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2以及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斷路器Fl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l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l的I號端口與相線NI連接,斷路器Fl的3號端口與相線LI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相線L2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2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3的I號端口及2號供電線路相線L4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3的2號端口及2號供電線路相線N4連接,熔斷器FU3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2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2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3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2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3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2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3線圈的另一端連接。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設計了兩套供電電路,兩套供電電路在正常工作時,各自供電,當供電電路出現故障時,兩套電路互為備用,自動切換,延時性低、可靠性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 型的電路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本技術設計了一種雙套電源既獨立供電又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繼電器和斷路器。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相線LI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I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l的I號端口及I號供電線路的相線L3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l的2號端口及I號供電線路的相線N3連接,熔斷器FUl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l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l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l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l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l線圈的另一端連接;熔斷器FU2的I號端口與熔斷器FU2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3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2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2的線圈,熔斷器FU2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I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2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I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2的I號端口與相線L2連接,斷路器F2的3號端口與相線N2連接;熔斷器FU4的I號端口與熔斷器FU4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l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4的線圈,熔斷器FU4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2以及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4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2以及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斷路器Fl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l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l的I號端口與相線NI連接,斷路器Fl的3號端口與相線LI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相線L2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2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3的I號端口及2號供電線路相線L4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3的2號端口及2號供電線路相線N4連接,熔斷器FU3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2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2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3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2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3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2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3線圈的另一端連接。本技術設計了兩套供電電路的控制線路,第一套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FU1、熔斷器FU2、接觸器KMl、接觸器KM2、斷路器Fl、繼電器Kl ;第二套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FU3、熔斷器FU4、接觸器KM3、接觸器KM4、斷路器F2、繼電器K2。本技術即可適用于220V交流電源和又可適用于24V直流電源。本技術在正常工作時,第一套電路和第二套電路各自供電,互不影響;第一套電路和第二套電路不分優先級,互為備用。當其中一套電路出現故障時,另一套電路自動切 換為備用電路進行供電。維修工斷開互連線路中的斷路器進行維修。當故障電路恢復供電時,備用電路自動斷開,提高了供電的安全及可靠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套電源既獨立供電又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繼電器和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接觸器KM1常開觸點的1號端口與相線L1連接,接觸器KM1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1連接,接觸器KM1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1的1號端口及1號供電線路的相線L3連接,接觸器KM1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1的2號端口及1號供電線路的相線N3連接,熔斷器FU1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1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1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1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1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1線圈的另一端連接;熔斷器FU2的1號端口與熔斷器FU2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3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2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2的線圈,熔斷器FU2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1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2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1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1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2的1號端口與相線L2連接,斷路器F2的3號端口與相線N2連接;熔斷器FU4的1號端口與熔斷器FU4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1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1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4的線圈,熔斷器FU4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2以及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4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2以及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1號端口與斷路器F1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4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1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1的1號端口與相線N1連接,斷路器F1的3號端口與相線L1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1號端口與相線L2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2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3的1號端口及2號供電線路相線L4連接,接觸器KM3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3的2號端口及2號供電線路相線N4連接,熔斷器FU3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2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2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3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2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3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2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3線圈的另一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套電源既獨立供電又自動切換互為備用的控制線路,包括熔斷器、接觸器、繼電器和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相線LI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相線NI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與熔斷器FUl的I號端口及I號供電線路的相線L3連接,接觸器KMl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與熔斷器FUl的2號端口及I號供電線路的相線N3連接,熔斷器FUl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l線圈的一端以及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熔斷器FUl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繼電器Kl線圈的另一端以及接觸器KMl線圈的一端連接,接觸器KM4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接觸器KMl線圈的另一端連接;熔斷器FU2的I號端口與熔斷器FU2的2號端口之間依次串聯接觸器KM3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2的常閉觸點以及接觸器KM2的線圈,熔斷器FU2的3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LI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2號端口連接,熔斷器FU2的4號端口分兩路分別與相線NI以及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4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I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2號端口連接,接觸器KM2常開觸點的3號端口與斷路器F2的4號端口連接,斷路器F2的I號端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鵬,張寅嘯,
申請(專利權)人:康士伯控制系統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